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五常学经济(神州增订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细说了张五常在海外的经济学道路上坎坷的求学过程。无论在加州大学还是芝加哥大学,张五常屡遇名师,包括“产权理论之父” 阿尔钦,第一位启蒙老师赫舒拉发以及诺贝尔奖得主科斯等知名经济学家,从他们身上,张五常学到了很多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和奇思妙想,并在求学道路上大有所成。本书还细致解说了张五常轰动一时的博士论文《佃农理论》诞生的前因后果,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恩师们对他的谆谆教诲。

内容推荐

张五常,一个书法家创立了合约理论,从而促成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一个摄影家重视基础,仰慕前人,但不守常规,对光与物的看法皆与众不同。一个散文家影响了神州大地对产权及交易费用的认识,也开辟了整个中国经济学散文的新天地。

张教授在经济学上的兴趣只限于解释世事。他少用数学,喜欢赤手空拳,凭自己改进了的基础价格理论,纵横天下。

本书细说作者的求学历程,解释他选走的路,也澄清了这条路要怎样走才对。

目录

第一章: 求学奇遇记

 (发表于二○○五年六月十六日至二○○五年八月二十五日)

第二章: 老师的启发——艾智仁

 (发表于一九九○年四月六日至一九九○年五月十一日)

第三章: 老师的启发——赫舒拉发

 (发表于一九九○年六月十五日至一九九○年七月六日)

第四章: 老师布鲁纳

 (发表于一九九一年三月一日)

第五章: 《佃农理论》的前因后果

 (发表于二○○○年四月十三日至二○○○年六月十五日)

第六章: 七十自述:

 我是怎样研究经济的?

 (发表于二○○五年十二月一日至二○○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第七章: 经济学要怎样学才对

 (发表于二○○六年十一月二日至二○○六年十一月三十日)

附录:米尔顿·佛利民

 他是还会站在那里的——悼佛利民

(发表于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佛利民的学术贡献

(发表于二○○六年十二月七日)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求学奇遇记

《张五常英语论文选》的序言

先说的话  就是在华英的最后一年中,小六的吕老师给我指出一线生机。一天他带我到校园静寂之处,坐下来,说:“我不管你的行为,不知怎样管才对,因为我没有遇到过像你这样的学生。你脑中想的脱离了同学,也脱离了老师,层面不同,有谁可以教你呢?我教不来,只希望你不要管他人怎样说,好自为之,将来在学问上你会走得很远,远过所有我认识的人。”  自己的英语论文结集的编辑与校对工作做得七七八八了。消息传来,科斯(R. H. Coase)已为这结集写好了“前言”的初稿。本来是要写“导言”(introduction)的,但他对助手说我的好些文章不容易一下子消化,改为写“前言”(foreword)。我搞不清楚导言﹑前言﹑序言(preface)与序词(prologue)有什么分别——这种古怪学问友侪中可能只有张滔才知道。科斯是我认识的最传统的英国绅士,当然知道,但我不便提问。我的意识是导言长一点,前言短一点,只此而已。  九十四岁的科斯还在细读我昔日的文章,几番与助手研讨,对我来说,无论他为我写什么都是一字千金,感激无限,于愿已足矣!这结集的正文长达八百页。少写英语文章被朋友骂了数十年,竟然那样洋洋大观,应该气杀巴泽尔(Yoram Barzel)!是《佃农理论》一书之外的可以拿出来表演一下的英语论著。有两篇太短,科斯建议拿开。有两篇发表过的因为包括在一篇没有发表过的长文之内,取后一者而弃前二者。  有两篇题材一样,长短不同,都发表过,舍短留长。除此之外,一篇内文重复前文的一部分,删除一节。这样处理,不同文章的思维还有不少重复的地方。不精简删改,因为看似重复,其实每次重复都加了一点变化,读者按脚注说明的日期分先后,可以跟踪作者的思维发展。除了这些,原文一律保留,就是今天认为应该修改的也保留不改。一篇写于一九八八年,介绍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学说的,找不到文稿,成为漏网之鱼,沧海遗珠也。最可惜是二十多年前替石油公司做顾问时写下的两英寸厚的研究报告,阿尔钦(Armen A. Alchian)认为是我的平生代表作,是雇主之物,不能发表。  学问这回事,一个人穷毕生之力,所得甚少。但少少的新意,只要有重量,大可勒碑志之。是的,思想可以比万里长城有更顽固的存在性。我是个讲究说明影响我的思想来源的人,有些朋友说我“感谢”得太过分了。但我总是觉得有少许关联还是大方一点为上。可惜四十七岁后,文章写好我懒得自己引经据典,只请同事或助手替我填补有关的文章脚注,到后来索性天马行空,连脚注也懒得下了。  这本文章结集的英文名目是 Economic Explanation: Selected Papers of Steven N. S. Cheung。中文附题不敢再用“经济解释”,只是《张五常英语论文选》。有个中文附题是因为举世  选修经济的中国同学多,赚不赚钱也希望多卖几本。目前的计划,是先在香港出本地版,继而出神州简体版,以后有机会才杀到西方去。  二○○○年六月我在香港重印《佃农理论》的英语原作时,在《壹周刊》一连写了十期(二万多字)的一个题为《佃农理论的前因后果》的中文长序,回顾该论著创作时的前前后后的思维。据说这篇长序在网上转载无数次。英文中序无疑是个新发明,但反应实在好,后来华中的张培刚大哥重印他的获奖博士论文,也仿效了我,以中文写一个“来龙去脉”的长序。是的,学术思想的回顾,总有好些夸夸其谈的话要说。科斯﹑施蒂格勒(G.J. Stigler)﹑巴泽尔等朋友也如此这般地写下他们的回顾文字。这可见搞思想创作的人珍惜自己的思想,不在珍惜自己亲生子女之下。

P21-24

序言

《五常学经济》这本书有机会在神州大地以简体字面市,我当然高兴。教育工作近半个世纪,老了,说说个人的求学经历,为的是要对同学们说“这是一个老人家曾经走过的求学的路,走到尽头了,你们来日方长,要怎样走不妨参考一下吧。”不要仿效,要考虑与衡量。

整理自己的平生论著,数量多,两间出版社与几位朋友拔刀相助还是搞得手忙脚乱,只起步几个月就计划有变。《五常学经济》这本书原来是《经济解释》的“卷四”,计划中分析货币及宏观的会是“卷五”。但最近编好的题为《货币战略论》的那本厚厚的文章结集,自觉满意,性质与格局却跟《经济解释》的前三卷很不相同。于是决定把《货币战略论》独立,不论卷数。这样一来,卷四的《五常学经济》变得像离群之马。我于是决定把这后者也独立起来,分而拆之,再不是《经济解释》的卷四。《五常学经济》的“神州增订版”补加了一章《老师布鲁纳》,对我的求学历程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回顾。

《经济解释》这个名目,一些同学被弄得天旋地转。三卷本的《经济解释》是:卷一﹑《科学说需求》;卷二﹑《供应的行为》;卷三﹑《制度的选择》。这三卷本我会在明年开始大兴土木地全面修改。另一方面,我的英语论文结集用上的书名是Economic Explanation,又是“经济解释”。这名目起自一九八八年我在《香港经济日报》动笔写上述三卷本时用的,因为母亲的病停了下来,二○○○年在《苹果日报》再写。不久前听说一位旧学生又用《经济解释》为名写专栏,功力有别(一笑),不会引起混淆。一些朋友几次建议用《经济解释》作为刊物之名,也有建议以之为名搞一个学会。老人家没有魄力再大搞什么,但认为约束于心平气和的“解释”,愈多愈好。

做学生时读过密尔(J. S. Mill)的自传,写他的求学过程,对我有深远的影响。也曾经读过 J.Watson写他和 F. Crick发现 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故事,频呼精彩,认为是一本非读不可的书。

我这本《五常学经济》无意仿效,但今天回顾觉得性质与上述的前辈之作类同。可能因为“现身说法”有较大的感染力,作者自述的求学或追求真理的文字可以发挥很大的教育作用。前辈无疑可以,作为后辈我也有机会吧。张五常

二○○九年十一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五常学经济(神州增订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五常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18364
开本 32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9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0-53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