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情变化与侨务政策》基于国情和世情的大背景,分别选取地区华侨华人、华侨群体、华人群体、难民(难侨)为研究对象,主要以国际移民法律政策为视角,重点分析侨情,论证不同领域侨务政策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完善的意见、建议和未来的政策方案。本书对于有效地保护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妥善地解决一些热点侨务问题,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本书由刘国福著。
图书 | 侨情变化与侨务政策/世界华侨华人研究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侨情变化与侨务政策》基于国情和世情的大背景,分别选取地区华侨华人、华侨群体、华人群体、难民(难侨)为研究对象,主要以国际移民法律政策为视角,重点分析侨情,论证不同领域侨务政策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完善的意见、建议和未来的政策方案。本书对于有效地保护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妥善地解决一些热点侨务问题,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本书由刘国福著。 目录 总序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结构 第五节 研究内容 第六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七节 研究不足 第八节 研究结论 第一编 侨务政策辨析 第一章 公共政策辨析 引 言 第一节 政策的概念 第二节 公共的概念 第三节 中国和西方对公共政策概念的探索和认识 第四节 公共政策的概念、特性和分类 第五节 公共政策与法律 第六节 公共政策的动态过程 第二章 侨、侨居、侨民、侨务和侨情辨析 引 言 第一节 侨辨析 第二节 侨居辨析 第三节 侨民辨析 第四节 侨务辨析 第五节 侨情辨析 第六节 结论 第三章 侨务政策辨析 引 言 第一节 侨务政策概念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侨务政策的概念 第三节 侨务政策的公共政策方面的特性 第四节 侨务政策的侨务方面的特性 第五节 侨务政策的分类 第六节 结论 第二编 国外侨务政策 第四章 亚洲侨情变化与亚洲华侨华人政策展望 引 言 第一节 亚洲侨情变化 第二节 东南亚侨情变化 第三节 东南亚侨情变化的主要内因 第四节 日本、韩国侨情变化 第五节 日本、韩国侨情变化的主要内因 第六节 亚洲华侨华人政策的展望 第七节 日本华侨华人政策的展望 第八节 结论 第五章 传统移民国家华侨华人数量变化与传统移民国家华侨华人政策展望 引 言 第一节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四国华侨华人 第二节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四国华人对中国、所在国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影响 第三节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新华人对中国、所在国和世界华侨华人的重要影响 第四节 美国华侨华人数量变化和美国华侨华人政策展望 第五节 澳大利亚华侨华人数量变化和澳大利亚华侨华人政策展望 第六节 加拿大华侨华人数量变化和加拿大华侨华人政策展望 第七节 结论 第六章 欧洲侨情变化与欧洲华侨华人政策展望 引 言 第一节 中国人移民欧洲的历史及其对欧洲华侨华人政策的启示 第二节 欧洲华侨华人人口总量和所占比例及相关欧洲华侨华^政策展望 第三节 欧洲华侨华人人口增速及相关欧洲华侨华人政策展望 第四节 欧洲中国留学生及相关欧洲华侨华人政策展望 第五节 中国欧洲非法移民及相关欧洲华侨华人政策展望 第六节 欧洲华侨华人经济发展及相关欧洲华侨华人政策展望 第七节 欧洲华人参政及相关欧洲华侨华人政策展望 第八节 结论 第七章 非洲侨情变化与非洲华侨华人政策展望 引 言 第一节 非洲发展与中非关系 第二节 中国人移民非洲史 第三节 非洲侨情变化 第四节 非洲中国侨民安全报告 第五节 我国非洲华侨华人政策展望 第六节 结论 第三编 华侨的身份、回国定居和国籍政策的完善 第八章 华侨身份证件政策的展望 引 言 第一节 华侨身份证件政策的现状 第二节 华侨身份证件政策的不足 第三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公民身份证件制度的实践 第四节 华侨身份证件政策的展望 第五节 结论 第九章 华侨回国定居政策的完善 引 言 第一节 华侨回国定居政策的现状 第二节 华侨回国定居政策的不足 第三节 华侨回国定居政策不足的原因 第四节 华侨回国定居政策的完善 第五节 结论 第十章 华侨华人与中国国籍政策 引 言 第一节 出生取得国籍政策的现状和不足 第二节 申请取得外国国籍政策的现状和不足 第三节 居留转国籍制度的缺失 第四节 解决由于国籍政策不足而产生问题的努力 第五节 中国国籍政策的完善 第六节 结论 第四编 华人的身份、出入境和在中国定居政策的完善 第十一章 华人身份证件政策的展望 引 言 第一节 华人、华人政策与华人身份证件政策 第二节 华人证思路剖析 第三节 印度的印度裔卡和印度海外公民卡 第四节 降低制定和实施华人身份证件政策的风险 第五节 结论 第十二章 华人出入境政策的完善 引 言 第一节 华人出入境政策的国际移民背景 第二节 华人出入境政策的现状 第三节 华人出入境政策的不足 第四节 华人出入境政策的完善 第五节 结论 第十三章 华人在中国定居政策的完善 引 言 第一节 华人在中国定居政策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华人在中国定居政策总的思考 第三节 技能类外国人(华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制度的不足 第四节 投资类外国人(华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制度的不足 第五节 亲属团聚类外国人(华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制度的不足 第六节 华人在中国定居政策的完善 第七节 结论 第十四章 华人在中国定居相关待遇政策的完善 引 言 第一节 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相关待遇政策主要面向华人 第二节 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享有相关待遇政策的内容 第三节 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享有相关待遇政策的不足 第四节 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享有相关待遇政策的完善 第五节 结论 第五编 国内侨情变化与归侨侨眷政策完善 第十五章 归侨侨眷群体的变化 引 言 第一节 归侨占归侨侨眷比例非常低 第二节 归侨侨眷特殊性减弱,归侨侨眷范围扩大 第三节 老归侨锐减,新归侨猛增 第四节 归侨老龄化和侨眷留守无依现象突出 第五节 经审批和领取归侨证件的归侨增长缓慢 第六节 回国定居华侨很多未经审批、没有领取归侨证件、以留学生移民和技术移民为主 第七节 结论 第十六章 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政策法律环境的变化 引 言 第一节 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政策宏观法律环境的变化 第二节 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政策具体法律环境的变化 第三节 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政策实施效果方面的变化 第四节 结论 第十七章 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政策理论基础的再思考 引 言 第一节 “海外关系” 第二节 “作出重大贡献” 第三节 “弱势群体/特殊群体” 第四节 “履行更多义务” 第五节 民族国家理论 第六节 权利理论 第七节 结论 第十八章 归侨侨眷身份证件政策的完善 引 言 第一节 归侨侨眷身份证件政策的现状 第二节 归侨侨眷身份证件政策程序方面的不足 第三节 归侨侨眷身份证件政策实体方面的不足 第四节 归侨侨眷身份证件政策的完善 结 论 第六编 难民(难侨)政策展望 第十九章 大规模涌入华侨华人政策展望 引 言 第一节 华侨华人大规模涌人及其安置工作的开展 第二节 大规模涌人华侨华人安置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第三节 国际上解决大规模涌人人员问题的措施:临时救助 第四节 大规模涌人华侨华人政策的展望 第五节 结论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侨情变化与侨务政策/世界华侨华人研究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国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680821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4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61 |
出版时间 | 2013-11-01 |
首版时间 | 2013-11-01 |
印刷时间 | 2013-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26 |
CIP核字 | 2013247880 |
中图分类号 | D634 |
丛书名 | |
印张 | 28.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51 |
宽 | 171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