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由金汕著的《当代北京体育场馆史话》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体育场馆建设和发展的历史。书中赞颂了党和政府重视群众体育运动,适应群众体育锻炼需要,有计划地建设体育场馆的历史。在记述体育场馆基本布局和内部设施基础上,还记述了在北京体育场馆里发生的生动故事、优秀运动员在北京体育场馆里成长的历史、爱好体育运动的群众在北京体育场馆里活动的情况,同时记述了一些新中国体育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部书选题新,内容新,角度新,写得有血有肉,是填补记述北京体育运动史空白的创新作品。
图书 | 当代北京体育场馆史话/当代北京史话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本由金汕著的《当代北京体育场馆史话》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体育场馆建设和发展的历史。书中赞颂了党和政府重视群众体育运动,适应群众体育锻炼需要,有计划地建设体育场馆的历史。在记述体育场馆基本布局和内部设施基础上,还记述了在北京体育场馆里发生的生动故事、优秀运动员在北京体育场馆里成长的历史、爱好体育运动的群众在北京体育场馆里活动的情况,同时记述了一些新中国体育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部书选题新,内容新,角度新,写得有血有肉,是填补记述北京体育运动史空白的创新作品。 目录 第一章 北京体育场从无到有 一、古代北京体育有场地,但不是体育场 二、北京早期的体育场 三、清末运动场上的故事 四、大学开体育场风气之先 五、中小学体育场的故事 六、社会建体育场馆 七、北京最老的大型体育场——先农坛体育场 八、命运多舛的东单体育场 第二章 承载着北京和中国历史的体育场 一、新中国成立初体育场无法适应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二、修建群众体育活动场所 三、学校体育场馆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四、大学体育场里培养体教结合的好学生 五、寸土寸金的地段盖起体育场 六、改建先农坛体育场为国家体育场 七、国家运动队集训的场馆——北京体育馆 八、曾经的国家体育场——工人体育场 九、第一次主办世界性比赛的工人体育馆 第三章 从“文革”到改革开放 一、浩劫波及体育场馆 二、生于乱世、承担重任的首都体育馆 三、北京体育场馆走进新时代 第四章 北京体育场馆走向现代化 一、承前启后的亚运场馆 二、2008年的奥运会使北京有了多个世界一流的体育场馆 三、奥运场馆——北京建筑与文化的延伸 四、一批世界高水平体育场馆拔地而起 五、奥运场馆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 体育场馆是北京市民健身和娱乐的场所 一、把体育设施更多地放在全民健身上 二、北京体育场馆是北京市的年轮 三、工体那抹绿色——北京最大的“四合院” 第六章 优化体育场馆的资源配置 一、体育场馆培育多元主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二、让更多的人涌向体育场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当代北京体育场馆史话/当代北京史话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金汕 |
译者 | |
编者 | 当代北京编辑部 |
绘者 |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40275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7 |
出版时间 | 2015-06-01 |
首版时间 | 2015-06-01 |
印刷时间 | 201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6 |
CIP核字 | 2015070355 |
中图分类号 | TU245-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7 |
宽 | 151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