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我不假装美好我允许自己不开心 |
内容 | 内容推荐 我们的情绪是对外界的真实反馈,只有自主地感受情绪,坦诚地面对内在积极的和消极的感受,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能量变化。我们要允许自己不开心,不必忍耐也无需发泄,全然接纳和拥抱自己原本的真实感受,才能找到掌控情绪的起点,恢复内在的秩序感。 作者简介 高莉娟:著名心理咨询师、沙盘游戏治疗师。从业五年来帮助众多心理患者走出人生困境。她喜欢文字,欲通过文字与这个世界保持真情连接。 个人格言:成长靠的是深入的体验,所有的痛苦只是幻象——你害怕,它就永远恐吓你,你不怕,就能冲破它。 目录 第一章 坏情绪的秘密:发现负面感受里藏着的伤痕 孤独:落单的人可能易感“冷漠症” 委屈:为什么你的心总是容易受伤 烦闷:你有多少次在生活的麻烦中崩溃 不甘:是你不愿接受庸俗的自己 迷茫:对未来的期许会用“伪焦虑”绑架你 自责:羞耻感是让你不断坠落的深坑 第二章 坏情绪的消解:深度清理错误思维里的顽疾 你的人生不是命中注定的死局 思考力的限制正在反复拖累你 理解负性情绪背后的真实诉求 自视丑陋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 向内审视,方能摆脱外在框架的限定 从原谅中释放,还原更好的自己 第三章 好情绪的起点:守住界限来稳定内心的秩序 数算感恩,锻炼重新快乐的能力 在当下的时光里主动投入一份爱 了解他人和自己共通的人性软弱 真正的成熟就是守住情绪的界限 处理好情绪,等于照顾好身体 说出你的介意,给歉意表达的机会 第四章 好情绪的持续:自由倾听内在驱动力的指引 允许自己做自由且“无用”的人 放弃对父母的期待,独自成长 倾听内在驱动力的指引再出发 自信自尊,你的人间更值得 不属于你人生的东西要放手 为你真正热爱的事情而努力 第五章 亲密关系可甜:真情互动中的蜜糖盈满幸福 好的伴侣关系是“爱而知其恶” 亲密关系中,讲道理是必要的 幸福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状态 珍惜每个当下,幸福就如约到来 满足我们对爱和“需要别人”的渴望 我们在沟通中与另一半心心相印 第六章 人际交往可咸:享受正向感情关系的好滋味 重建安稳生活的秩序感 在生活的洪流里稳住自己的格局 正能量的朋友是一盏明灯 朋友是我们主动选择的亲人 当今社会,婚姻只是一种选择而非必需 懂得幸福婚姻的良性运转比例 导语 情绪是我们对外界的真实反馈,只有自主地感受情绪,坦诚地面对内在积极和消极的情绪,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能量变化。 我们要允许自己不开心,不必忍耐也无需发泄,接纳和拥抱自己的真实感受才是和情绪相处的最好方式,才能保持内在的秩序感。 不伪装,不忽视,不隐藏,不压抑。 从今天开始,请允许自己不开心。 精彩页 孤独:落单的人可能易感“冷漠症” 热情如火,也会被冰冷的关系浇灭 朋友跟我发微信说:“好不容易放个五一小假,我爱人在外面沙发上躺着玩手机,他爸妈看电视,基本谁也不跟谁说话。好可怕的家庭!我现在也不想和他们交流了,下班就待在我房间,休息时就带孩子出去,能用一句话说清的决不用两句话。” 我听后周身发冷。我想我能够理解,在他们五个人组成的家庭中经常会发生些什么。 正是这位朋友,当初欢天喜地地嫁给她老公,那个男人长着细长的丹凤眼,有着瘦高挺拔的身材,怎么看怎么玉树临风。不仅如此,他还拥有一手好厨艺。婚后几年,两人的感情渐渐不那么和谐,主要原因在于,她觉得爱人在人际交往上过于退缩,他和同事、朋友在一起时还好,一旦跟她回娘家,基本上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家的亲戚他一个也记不得。她感觉自己嫁了一个“假人”。尤其近几年,她公婆因为家里拆迁没地方住,不得已跟他们一起生活,公婆与老公的相处方式她看在眼里,感受在心头,窒息在每一个毛孔。 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的行为很正常,毕竟是一家人,平时没必要那么客套,有事说事,没事就自己忙自己的。这个说法没错。但我觉得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假如只有我的朋友在整个家庭的关系中感觉不舒服,那有可能是她对感情的需求浓度过高;二是假如每个人都觉得不舒服却无法被意识到,只是感觉“家是个冷冰冰的地方”,从而不愿回到家里,或者即便在家里也很少与家人互动,那么这是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此,我只想探讨后者是怎样一种状况。 我记得在某次动力性成长小组活动中,我所在的小组有个成员A分享了她自己的经历: 小时候我每次放学回家,我妈都在忙她自己的事情,没有人跟我打招呼,我也没养成像日本电影中人们回家时都会说“我回来啦”的习惯,我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学,为什么放学后又要回家,总之我有一种“到哪儿都不是目的地”的感觉。那个时候我知道自己很不舒服,但我认为别人家也一样。直到我长大结婚,生了孩子,才发现我和老公、孩子的互动恰恰延续了我妈的做法,这让我很害怕,我每天都生活在莫名的恐惧中,自己却不知道如何改变。 A在当时对我们说了一个新鲜的词:冷漠症。她说这是她自己发明的,但我们都知道她在说什么。 什么是“冷漠症”?我认为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喜欢与人待在一起;就算和人在一起也仍然耽于自己的事情;哪怕无事可做,也讨厌被打扰(中断当时的心理状态);真的独处时,却会有恐慌感,似乎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和一个“冷漠症”人相处,会很憋屈,如果自己就很冷漠,亦会觉得世界充满了杂物和噪声。 我曾有一个来访者,她来找我的原因是“总觉得胸口闷得慌”,我问她发生了什么,她倾诉最多的是她和爱人之间冰冷的关系:她问他事情,他不搭话;她追着他问,他就走到另一个房间;每次吃饭,他只刷自己的碗。 起初我以为,是她爱人从原生家庭里带出来的冷漠影响到了和她之间的关系,后来随着了解的深入,我发现她的冷漠更多一点,比如她爱人晚上应酬,她从来不问他几点回家(虽然她内心也有隐藏的愤怒)。表面看来,她作为妻子很大度,从来不查丈夫的岗,但在丈夫那里,他感觉到的是她从不需要他。因此他常常反问她:“你总是说我冷,难道你就不冷吗?” 你瞧,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是对方冷漠,但也许,对方的冷漠也有我们的参与:也许对方本不是个冷漠的人,但在长时间的相处中,我们把他变成了一个冷漠的人;也许我们原本是热情的,但对方的退缩和游离使我们觉得“算了吧,多说无益”。 P2-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我不假装美好我允许自己不开心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高莉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708707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20-07-01 |
首版时间 | 2020-07-01 |
印刷时间 | 2020-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98 |
CIP核字 | 2020126688 |
中图分类号 | B842.6-49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6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