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萧萧杨柳/曹文轩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
内容
作者简介
吴新星,浙江宁波人。作品见于《少年文艺》《儿童文学》《十月少年文学》《童话世界》等,曾获《儿童文学》擂台赛铜奖、《儿童文学》金近奖、冰心儿童文学奖、浙江省很好文学作品奖、於梨华青年文学奖很好奖等奖项?。
目录
一 采藕多苦辛
二 平地起风波
三 时来盼运转
四 花明又柳暗
五 去留两为难
六 清宵人不寐
七 醒坐皆无聊
八 相逢疑梦里
九 年少悔当初
十 豆蔻双年华
十一 失物何处寻
十二 还卿旧时意
尾声 聚散两依依
精彩页
第一章 采藕多苦辛
杨柳枝巷,一如它的名字,巷子细细长长的,像极了杨柳枝条。巷子的窄处仅容一人过身,最宽处也不过几尺。
杨柳枝巷曲曲幽幽,两旁的人家好比是杨柳枝条上的叶子,一片挨着一片,生机盎然。
巷子中间有一户萧姓人家,萧家有三个女儿。老大叫萧锦屏,老二叫萧银屏,最小的那个叫萧玉屏。唔,听起来是不是有一种古代佳人的感觉?给她们起名字的,一定是个浸淫古典文学的读书人吧?不对不对,给她们起名字的,是她们的爹。她们的爹没读过多少书,只是多听了几场评书——苏州人很少有不爱听评书的——就不由把女儿的名字起成了评书中才子佳人式的名字。
她们的爹对自己给女儿起的名字很自得,她们的娘却不买账。她嫌这名字文绉绉的拗口呢,念起来嘤嘤嗡嗡的又费劲。她们的娘叫大的“毛毛”,老二理所当然地就成了“二毛”,老三呢,倒不叫“三毛”,“三毛三毛”,头发少的人才叫“三毛”,老三就叫“阿三”。
她们的爹娘呢,因为第一个女儿叫“毛毛”的缘故,周围的街坊就叫他们“毛毛爹”“毛毛娘”。尽管后来又添了二毛和阿三,这个称呼却先入为主地再也没改变过。
萧家莳弄菜蔬为生。毛毛爹是杨柳枝巷出名的勤快人,一年四季,菜蔬不断。除了自给自足,剩下的还可以摆到路边卖。除此之外,毛毛爹还承包了一个鱼池,他们这个地方的人称之为“荡”。荡有家荡和野荡之分。人工养殖的称为家荡,任鱼儿自生自长的称为野荡。毛毛爹承包的算是野荡。毛毛爹不在荡里养鱼,他把荡当作一个特殊的“水田”,在荡里种了好多水生植物:荡的浅滩处种过茭白、荸荠;深一点的地方种过菱芰、芡实。种的最多的,还是塘藕——也就是荷花。荷花开的时候,绿裙亭亭,红花灼灼。萧家三个女儿最喜欢往荷荡跑,常常在荷荡边一待就是半天:毛毛在荷荡边照着眼前的荷花绣花,阿三在荷荡边玩耍,二毛有时候和大姐一起绣花,有时候和小妹一起玩耍。熟识的人经常和毛毛爹打趣:“你们家三个丫头,成了荷花三仙子啦。”毛毛爹听了并不说什么,只是笑眯眯的。
这个时节,荷花虽已凋残,荷叶的绿裙也染上了赭黄色,可是荷荡依然是个好去处:水面上,莲蓬已经结成,一个个精致小巧,就像古代小丫鬟的丫髻。水底下,这个时候莲藕也已生成了,一根根洁白肥嫩,正枕在淤软的泥底呢——哎呀哎呀,可不能再让它们贪睡下去了,得采出来了。
阿三一听爹说可以采藕了,嚷嚷着要去。毛毛娘说:“你不用去,你就在家等着莲藕吃。”阿三态度很执着,“我也要去嘛。”二毛听见了就说:“要帮忙还是我去。”毛毛爹对二毛说:“你也不要去,你在家照看妹妹。”往年采藕,二毛和阿三都是待在家里的,就只有毛毛能跟着爹娘去。现在毛毛不在了——嗳,看我这记性,之前忘了说,萧家的大女儿毛毛两年前嫁人了,嫁给了一户手艺人家,家里从事木作的。
阿三噘噘嘴,“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老是让二姐看着我做什么?”毛毛娘见阿三这样子,爱怜地捏捏阿三的小脸,“好好,我们的阿三长大了。”又对毛毛爹说:“就让她去吧,让她瞧瞧野眼也好的。”阿三就跳起来,勾住娘的脖子,“还是娘好。”毛毛娘笑着,“哎哟,刚才还说你大呢,现在又变小了。”毛毛爹横了一眼毛毛娘,“都是你惯的。”
采藕可是件大事,得做好准备。毛毛爹和毛毛娘备好了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工具:长锹、短锹、藕锹,这些工具都被装在一个柳筐里。除此之外,还有草绳、扁担之类。毛毛娘做事细心,问了毛毛爹一句:“该没有落下的东西了吧?”毛毛爹检视了一遍,摇摇头。阿三却接过话:“还有的。”
“还有?”见阿三说得肯定,毛毛爹也就狐疑地再次扫视了所备之物。
阿三拉了二毛的手,“二姐,你跟我一起去拿。”
再出来时,却见两人手里各端了一只木盆。木盆矮矮的、圆圆的,可容一人坐。坐在木盆里,可以采菱、采莲。这对木盆,是大姐嫁的那户人家做的,今年端午大姐回娘家的时候带了过来。
毛毛娘见了笑起来,“真是好记性,还记得这两个物什。”毛毛爹说:“她的好记性都记着玩的呢,难怪这么积极地要去。”毛毛爹嘴上数落着,却不忘把两只木盆一边一个放进柳筐里。
荷荡距家两三里,在苏州护城河外。他们来得早,此时荷荡上氤氲朦胧,一团雾气还没有散去呢,置身荷荡畔,恍若来到仙境。因为雾气缭绕,荷荡看起来有如一幅水墨画。那折在水面的纤瘦的荷梗,像极了工笔画的线条;而那略呈枯败的荷叶,则像极了写意画的晕染。
阿三急着要下到荷荡里。毛毛爹说:“现在水有寒意,等一下。”阿三只好坐在一边的木盆里。坐在放在旱地上的木盆里可真没意思,既不会摇,也不会动。可是爹既然说等一下,那就暂且等着吧。
阿三见爹把上衣脱了,就问:“爹,现在水还冷呢,你也不等一下?”毛毛爹说:“爹不怕冷,冬天的时候挖藕,那个水才叫冷呢。”阿三的眼睛睁大了,吃惊地说:“冬天?”毛毛娘过来解释:“对呀,一年四季都有藕挖。冬
导语
《萧萧杨柳》以忧伤而感人的笔调,讲述了少年阿三个体生命挣扎而蓬勃的成长过程,重申了个体生命在孤独、艰辛中所蕴涵的精神力量和坚强意志。在浓郁的苏州风情和社会风物中,在迷惘的时间烟尘和人生百态中,作者通过少年的重重心事,向我们层层展现温厚纯良的感人至深和孩童世界的轻盈纯真,作品语言优美、语调幽静、语境深阔,透露出一种柔和明亮的诗意情怀。
序言

为塑造一流的读者而写作
曹文轩
1
我先不谈写作,而谈阅读。因为,作家的写
作常常是由读者的阅读决定的。
什么是“儿童阅读”?
是否可以这样定义:所谓儿童阅读,应当是
在专家、老师以及有见地的家长指导乃至监督之
下的阅读。因为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
正在形成中,他们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不成熟
,甚至不可靠。
我们不能忘记一个常识:我们是教育者,他
们是被教育者。我们在若干方面——包括阅读在
内,负有审视、照料、管束、引导和纠正的责任
。这既是一种现实,也是一种伦理。
当我们摆出一副保护神、代言人的架势,完
全不加分辨地尊重他们包括阅读在内的若干选择
时,我们怀疑过自己行为的正确性吗?人的认知
能力与审美能力,是在后天的漫长教化中逐步成
熟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他们喜欢,所以好
,所以优秀,这个逻辑关系可以成立吗?
如何确认一些书籍是好的、优秀的,大概要
组织一个陪审团。而这个陪审团的组成肯定不能
只有孩子,还必须有专家、教育工作者、家长等
。只有这个陪审团做出的判断才是可靠的。
2
从读书中获得愉悦,甚至以读书来消遣,这
在一个风行享乐的时代,是合理的。对于一般的
阅读大众而言,大概没有必要要求他们放下这些
浅显的书去亲近那些深奥的、费脑筋的书。因为
这个世界并不需要有那么多过于深刻的人。对于
一般人而言,不读坏书足矣。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浅阅读时代,这个事实
无法改变。
但一个具有深度的社会、国家、民族,总得
有一些人丢下浅显的书去阅读较为深奥的书。正
是因为有这样一个阅读阶层的存在,才使得一个
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阅读保持在较高的
水准上。
孩子正处于培养阅读趣味之时期,所以,在
保证他们能够从阅读中获得快乐的前提下,存在
一个培养他们高雅的阅读趣味的问题。这会影响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阅读水准
。如果我们不在孩子中进行阅读的引导,我们就
不能指望有什么高质量的阅读未来。
我曾在一次演讲中发问:儿童文学的读者是
谁?听上去,这是一个荒诞的问题——儿童文学
的读者当然是儿童。可是,儿童在成为读者之前
,他们仅仅是儿童。他们是怎么成为读者的呢?
什么样的作品使他们成为读者的呢?回答这些问
题就远不那么简单了。古代并没有儿童文学,但
儿童们并没有因为没有儿童文学而导致肉体和精
神发育不良。写《红楼梦》的曹雪芹没有读过安
徒生,但无论从人格还是从心理方面看,曹雪芹
都是健康的、健全的。鲁迅时代,已经有了儿童
文学,他甚至还翻译了儿童文学,他与俄国盲人
童话作家爱罗先珂之间的关系还是文学史上的一
段佳话。但鲁迅的童年只有一些童谣相伴。然而
,这一缺失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个伟人。但不管
怎么说,后来有了一种叫“儿童文学”的文学,
几乎全部的儿童都成了它的读者。无论如何,这
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篇章。问题是:他们成为
儿童文学的读者,是培养、塑造的结果,还是仅
仅因为这个世界终于诞生了一种合乎他们天性的
文学?一些儿童文学作家在承认儿童自有儿童的
天性、他们是还未长高的人之后,提出了“蹲下
来写作”的概念。可是大量被公认的儿童文学作
家则对这种姿态不以为然。E.B.怀特说:“任何
专门蹲下来为孩子写作的人都是在浪费时间……
”儿童甚至更喜欢仰视比他们高大的大人的面孔

经验告诉我们:儿童有儿童的天性。但经验
同时也告诉我们:他们的天性之一就是他们是可
培养、可塑造的。无需怀疑,应该有一种能培养
他们高雅趣味和高贵品质的“儿童文学”。
有深度的阅读仍然可以是令人愉悦的,这种
愉悦不仅仅是文本给予读者的瞬间乐趣,还在于
探究与思考的过程。浅阅读只给读者带来一种愉
悦,深阅读带给读者的则是两种愉悦,而这两种
愉悦在质量上都一定能超越浅阅读所给予的那种
瞬间愉悦。
3
书是有等级的。
尽管都是书,但实际上书与书有天壤之别。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而言,除去那些有害的不可阅
读的书之外,即使都是有益的书,也还是有区分
的:一种是用来打精神底子的,一种是用于打完
精神底子之后读的。它们在进入孩子的阅读视野
时,是有先后次序的,犹如用油漆漆门,先打底
漆,而后才上面漆。
对于孩子而言,那种大善、大美、大智慧的
书是用来打精神底子的,它们的功能是帮助一个
孩子确定基本的、合理而健康的存在观、价值观
以及高雅的情调与趣味。
书是有血统的——这是我一贯的看法。一种
书具有高贵的血统,一种书则血统不怎么高贵。
我这么说,并无这样的潜台词:我们只需阅读具
有高贵血统的书,而可将一切非高贵血统的书统
统排斥在外。我只是想说:我们并不能让我们的
孩子只是一味地读那些“顺应天性”的书,而没
有机会去亲近那些具有高贵血统的书。那些具有
高贵血统的文字,毕竟是最高级的文字,它们与
一个人的格调、品味有关,自然
内容推荐
萧家的三女儿阿三天真浪漫,在父母姐姐的呵护下,优游在水乡特有的恬静澄澈之中,不知愁滋味。谁知好景不长,阿三爹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再靠莳弄菜蔬为生,只得去茶馆摆烟摊,可是收入微薄,家里捉襟见肘。阿三娘经人介绍去上海帮佣。阿三想念母亲,好不容易有机会跟着一个熟人来到了上海。在与杨柳枝巷截然不同的十里洋场,阿三如愿以偿和娘朝夕相伴,同时感受到生活的不易、人情的薄凉与温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萧萧杨柳/曹文轩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新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8418617
开本 32开
页数 1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0-06-01
首版时间 2020-06-01
印刷时间 202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44
CIP核字 2020088346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2: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