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学生小品(全新插图珍藏版)/丰子恺儿童文学全集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丰子恺散文集《中学生小品》为底本,从中选取适合少儿阅读的篇目,再从丰子恺集外作品中抽取部分适合少儿阅读的名篇。本册中著名篇目有《甘美的回味》《寄宿舍生活的回忆》《伯豪之死》等,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中国现代著名漫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卓越成就的文艺大师,被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是中国漫画的开山祖师,其漫画作品简约洗练、幽默风趣,多反映社会现象,早期出版的画集有《子恺漫画》《护生画集》《儿童漫画》《学生漫画》等。丰子恺的散文,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告缘缘堂在天之灵》《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与其漫画一样,别具风格,多用平淡笔法,通过琐屑平凡的小事来阐述人生的哲理。
目录
穷小孩的跷跷板
送考
三娘娘
看灯
蜜蜂
杨柳
惜春
放生
素食以后
学画回忆
比较
送阿宝出黄金时代
云霓
谈自己的画
我的书:芥子园画谱
二学生
幼儿故事
伯豪之死
寄宿舍生活的回忆
《古代英雄的石像》读后感
旧话
甘美的回味
序言
丰子恺与儿童文艺
眉睫
在现代文学史上,与儿童的关系最为密切的作家恐怕
要数丰子恺了。他甚至比叶圣陶、冰心、张天翼等举世公
认的儿童文学大师更为贴近儿童的心灵世界和日常生活。
早在1928年,丰子恺便在《儿女》一文中说道:“我的心
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
童。”儿童时时刻刻都在他的心里。他创作“儿童漫
画”,讲述“幼儿故事”,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
丰子恺已经是全国有名的儿童文学大师了。
丰子恺的儿童漫画
丰子恺是中国第一位热情、主动地为孩子们画漫画的
画家。他一生总共绘画了四千多幅漫画(不含教科书插图
等),其中接近一半是儿童题材。其数量甚至远在代表丰
子恺漫画成就的《护生画集》之上。他生前还直接出版两
册以儿童漫画命名的画集:《儿童漫画》《儿童生活漫
画》。其他直接反映儿童生活的画集还有《学生漫画》
《毛笔画册》《幼幼画集》《儿童新画册》《学生新画
册》《学生相》《儿童相》等,总共有十多种。
1922年,由夏丐尊介绍,丰子恺到浙江上虞白马湖春
晖中学任图画音乐教师。在春晖时,丰子恺开始用毛笔作
简笔写意画,画风受日本画家竹久梦二、中国画家陈师曾
等人的影响,题材多取古诗词句、儿童生活、社会现实。
他这时创作的作品后来结集为《子恺漫画》,这是中国第
一部漫画集。其中,有一些以儿童为题材的漫画,例如
《灯前》《亡儿》《阿宝赤膊》《穿了爸爸的衣服》等,
让我们看到了儿童的命运、儿童的天真等各个侧面。
1925年,俞平伯的诗集《忆》由北平朴社出版。这本
诗集多为回忆儿童生活,因此不少研究者将之纳入儿童诗
集范畴。当时,丰子恺就手书诗集,并影印收入书中,还
为之配图18张(彩图8幅,黑白图10幅)。这些插图也饱
含儿童味,让世人初步地领略了丰子恺的儿童漫画艺术。
随后,丰子恺又为友人赵景深著《童话概要》《童话
论集》,意大利科罗狄著、徐调孚译《木偶奇遇记》,英
国罗斯金著、谢颂羔译童话集《金河王》,夏丐尊译《续
爱的教育》,顾均正译述印度童话故事集《公平的裁
判》,叶圣陶著《稻草人》等与儿童有关的图书设计封
面,丰子恺于是与儿童文学结缘更深。1931年,丰子恺还
陆续为中华儿童教育社编《儿童教育》绘制封面多幅。
丰子恺一生的艺术都是童心的艺术,他以儿童的心理
看待人生、国家和社会,创造出独有风格的“子恺漫
画”。
丰子恺的童话
丰子恺先生在《博士见鬼》序言中说:“茯苓糕不但
甜美,又有滋补作用,能使身体健康。画与文,不但形式
美丽,又有教育作用,能使精神健康……笑话闲谈,我也
不喜欢光是笑笑而没有意义。”丰子恺先生的童话创作是
“茯苓糕式”的:一个故事背后藏着一个教训。然而我又
觉得丰先生的不少童话显露着当代童话和外国童话的风
致,如《有情世界》《大人国》《猎熊》《赤心国》《伍
元的话》等。《有情世界》以孩子的眼光看有生命力的花
草溪月,好似人间幻境;《大人国》反讽世人的贪婪、丑
恶,完全站在颠倒的角度看人世,幽默、有趣;《伍元的
话》用一张五元的纸钞,刻画一段流亡史中的人情冷暖。
丰子恺先生曾叹道:“孩子能撤去人世间事物因果的
网,看见事物本身的真相,他是创造者,能赋给生命于一
切的事物,他们是‘艺术’的国土的主人。”正是这样,
丰先生在许多散文中表示出对儿童的向往。他的童话创作
虽然只是他艺术生涯中浩繁的作品中的一部分,但这部分
作品也是他“童心艺术”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丰先生在《我与(新儿童)》中说:“读过我的文章
的人,看过我的儿童漫画,而没有见过我的人,大都想象
我是一个年青而好玩的人……我相信一个人的童心切不可
失去。大家不失去童心,则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一
定温暖、和平而幸福。”说这话时,丰先生已经52岁了,
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他孩童般纯净的心。
不过,丰子恺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儿童文学…‘童
话”等概念尚未定型的时代,所以丰子恺的大量“童话”
往往也就是一段有趣的故事,这跟我们今天说的“童话”
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不过,丰子恺的《小钞票历险记》
《文明国》《赤心国》《有情世界》等,用今天的眼光来
看依然是不错的童话。
……
它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教给了小读者们许多关于音乐
的知识,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后来出版过多个版本。
《少年美术故事》是丰子恺的一本普及美术常识的名著,
也是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教给了小读者们许多关于美术的
知识。两书都是依照原版录排,并使用了一些更为清晰的
图片,十分美观、可读。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民国时期的少年艺术教育适用于今
天的少年儿童吗?我想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社会确实在进
步,科学确实在发展,然而人性相通,艺术的真谛相通,
当年丰子恺以“儿童本位”撰写的两本少年艺术教育的名
著,依然是适合于今天的孩子们的。他们照样可以在快乐
的阅读中,领略到音乐和美术的
导语
他的画里有诗意,有谐趣,有悲天悯人的意为。有时使你置身市尘,有时使你啼笑皆非,肃然起敬。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
本书收录了《学画回忆》《送阿宝出黄金时代》《云霓》《二学生》等作品。
精彩页
有一个人写一封匿名信给我,信壳上左面但写“寄自上海法租界”。信上说:“近来在《自由谈》上,几乎每天能见到你的插画。(中略)前数天偶然看见几个穷小孩在玩。他们的玩法,我意颇能作你的画稿的材料。而且很合你向来的作风。现在特地贡献给你,以备采纳。此祝康健。一个敬佩你的读者上。七,十一。”后面又附注:“小孩的玩法——先把一条长凳放置地上。再拿一条长凳横跨在上面。这样二个小孩坐在上面一张长凳的两端,仿跷跷板的玩法,一高一低地玩着。”
这是一封“无目的”的无头信。推想这发信人是纯为画的感兴所迫而写这封信给我的。在扰扰攘攘的今世,这也可谓一件小小的异闻。
我闭了眼睛一看,觉得这匿名的通信者所发现的.确是我所爱取的画材。便乘兴背摹了一幅。这两个穷小孩凭了他们的小心的智巧,利用了这现成的材料,造成了这具体而微的运动具。在贫民窟的环境中,这可说是一种十分优异的游戏设备了。我想象这两个穷小孩各据板凳的一端而一高一低地交互上下的时候,脸上一定充满了欢笑。因为他们是无知的幼儿,不曾梦见世间各处运动场里专为儿童置办的种种优良的幸福的设备,对于这简陋的游戏已是十分满足了。这种游戏的简陋,和这两个小孩的穷苦,只有我们旁人感到,他们自己是不知道的。
因此我想到了世间的小孩苦。在这社会里,穷的大人固然苦,穷的小孩更苦!穷的大人苦了,自己能知道其苦,因而能设法免除其苦。穷的小孩苦了,自己还不知道,一味茫茫然地追求生的欢喜,这才是天下之至惨!
闻到隔壁人家饭香,攀住了自家的冷灶头而哭着向娘要白米饭吃。看见邻家的孩子吃火肉粽子,丢掉了自己手里的硬蚕豆而嚷着“也要!”老子落脱了饭碗头回家,孩子抱住了他带回来的铺盖而喊:“爸爸买好东西来了!”老棉絮被头上了当铺,孩子抱住了床里新添的稻柴束当洋囡囡玩。讨饭婆背上的孩子捧着他娘的髻子当皮球玩;向着怒骂的不布施者嘤嘤地笑语。——我们看到了这种苦况而发生同情的时候,最感触目伤心的不是穷的大人的苦,而是穷的小孩的苦;大人的苦自己知道,同情者只要分担其半;小孩的苦则自己不知道,全部要归同情者担负。那攀住自己的冷灶头而向娘要自米饭吃的孩子,以为锅子里总应有饭,完全没有知道他老子种出来的米,还粮纳租早已用完,轮不着自己吃了。那丢掉了硬蚕豆而嚷着也要火肉粽子的孩子,只知道火肉粽子比硬蚕豆好吃;他有得吃,我也要吃;全不知道他娘做女工赚来的钱买米还不够。那抱住了老子的铺盖而喊“爸爸买好东西来了”的孩子,只知道爸爸回家总应该有好东西带来;全不知道社会已把他们全家的根一刀宰断,不久他将变成一张小枯叶了。那抱住了代棉被用的稻草柴当洋囡囡玩的孩子,只觉今晚眠床里变得花样特别新鲜,全不想到这变化的悲哀的原因和苦痛的结果。讨饭婆子背上的孩子也只是任天而动地玩耍嬉笑,全不知道他自己的生命托根在这社会所不容纳的乞丐身上,而正在受人摈斥。看到这种受苦而不知苦的穷的小孩,真是难以为情!这好比看见初离襁褓的孩子牵住了尸床上的母亲的寿衣而喊“要吃甜奶”,我们的同情之泪,为死者所流者少,而为生者所流者多。八指头陀咏小孩诗云:“骂之惟解笑,打亦不生嗔。”(P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学生小品(全新插图珍藏版)/丰子恺儿童文学全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丰子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甘肃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018802
开本 32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5
出版时间 2019-09-01
首版时间 2019-09-01
印刷时间 201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02
CIP核字 2019204464
中图分类号 I286.6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02
140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5: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