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又是秋风乍起时/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文学艺术创作百人计划书系
内容
内容推荐
故事发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黄河岸边名盛一时的老字号“永义和染坊”生意兴隆,财源滚滚。作为大掌柜的父亲,靠一手功夫,赢得一世之名。除了染得一手好布之外,他还是位晋剧票友,一个偶然的机会,与“刀马旦”名角李翠萍相识、相知、相恋。一段岔道的爱情,导致了这段爱情的牺牲品姐姐的悲惨命运。小说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书写时代变革下的温情与残酷,美丽与苦难,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之过程。
作者简介
刘亚莲,陕西佳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代表作品
散文诗歌集:《心的轨迹》《我酷我容易吗我》。
长篇纪实文学:《毛主席在佳县》《十年风雨路》。
报告文学集:《商界才女》(合著)。
影视作品:30集电视连续剧《月明三更》、22集电视连续剧《五月花开》和33集电视连续剧《天心车站》等。
目录
《又是秋风乍起时》无目录
导语
长篇小说《又是秋风乍起时》是“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文学艺术创作百人计划书系”之一。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以母亲、李翠萍和姐姐三个女人的坎坷命运为主线,以亲情为枝叶,讲述了一个手工业家族两代人的爱恨情仇。
精彩页
1
父亲年轻的时候买过好几枚金戒指,但没有一枚是戴在母亲手上的。我恨戴金戒指的每一个女人。在我幼小的心里,每一个戴金戒指的女人,都可能是我们家的情敌。
童年的记忆里,父亲身材修长,腰板挺直,精明、干练。他在就近的晋陕黄河两岸,分别开了四家染坊,这些染坊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永义和染坊”。其中位于我家上游二十里地隔河对岸山西克虎镇的染坊,规模最大,该染坊是父亲与他一位姓郭的结拜兄弟合伙开的。我叫父亲的结拜兄弟“拜老子”。拜老子和拜妈没有女儿,只有一个长我五岁的哥哥。有一年春节,在拜妈的再三邀请下,母亲带我乘渡船过了黄河,去小镇一起过年。身体虚弱的拜妈提早几天就为我们换洗了干净的被褥,当然也不忘为我准备了一件粉红色的小棉袄,作为见面的礼物。
拜妈常年哮喘,冬天更甚,每每咳嗽的时候,脸就憋得通红,而每每这个时候,我就及时踮起脚尖递上痰钵。拜妈好容易止住了咳,把带有血丝的痰吐入钵内,我接了痰钵很快跑出去倒掉,然后用半湿的沙土把痰钵擦拭干净,放回到离拜妈不远的地方备用,由此被一家人疼爱异常。
火炉上永远有一罐药咕嘟咕嘟地冒着棕色的气泡,药味四溢,我守在药罐前,学着拜老子的样子吹气、添柴、加火。我一点儿都不讨厌那味道,我的潜意识里知道,那是驱除拜妈病痛唯一的东西。拜老子用一根树枝拨拉着火炉旁堆成小山似的药渣,一一教我辨认半夏、竹茹、白花丹、天竹黄、洋金花、木蝴蝶等,很难理解这些拥有风情万种名字的花草,骨子里竟然都是苦的。
拜老子喜欢带我去南街的糖果铺买糖吃,一次只买两个,四分钱。一粒糖不舍得吮吸,只慢慢舔着吃,幸福便悠悠地延长了大半天。房檐下吊的冰溜子和火红的辣椒串以及那枚果味的糖粒,共同丰富了那个冬天的色彩。
父亲与拜老子情同手足,母亲和拜妈更是无话不谈。天气好的时候,拜妈就用棉花蘸了清油,抹在麻纸窗户上,原本暗白的麻纸,吸了油脂后,立刻变得像玻璃一样透亮。带着油香味道的暖暖阳光,不遗余力地照射进来,屋里顿时明媚了许多。两个女人在亮堂的屋子里,一边无休无止地捻着毛线,一边不厌其烦地说着比毛线还长的悄悄话。
几十年合伙生意,两家人从未因经济问题发生过口角,这也成了小镇上久久流传的佳话。这一定与背后这两个女人有很大的关系,拜妈和母亲从不掺和男人的事情,除了搞好后勤之外,两个女人甚至不过问一年的收成。
印象中的拜老子山羊胡子,温文尔雅,手里总持一把折扇,扇面上有彩色的花鸟,看书的时候,就戴一副水晶平光的圆框眼镜。拜老子写得一手好字,一纸、一砚、一笔、一墨,永远一丝不苟地摆放在门口干净且雕有精美云纹的案几上,以便随时记账。账本是线装的麻纸,每结清一笔欠账,就在名字下面画一小圆圈,每画一个小圆圈,拜老子眼角的鱼尾纹就活泼地跳跃一下。
我常常拽着拜老子的一角衣襟看他写字,每次写完,都不会忘记盖上砚台,以免墨汁变干。铜质发亮的砚台盖上,刻有一棵松树,树下是一位身着长袍的老者和一位挽着髻的儿童,儿童正在为老者指路,旁边配有一首诗。看不懂诗,只觉得那画有趣,便问拜老子,砚台上画的是什么?拜老子告诉我说,一个人去山里找他的朋友,可朋友没在。我问朋友去哪儿了?拜老子说,进山采药去了。我又问,这个人最后找到他的朋友了吗?拜老子想了想摇摇头说,不知道。
我马上脆弱地想,要是采药的朋友遇到狼怎么办?还有那位身着长袍的老者,跑了好远好远的路来找朋友,若是再也见不着了,他会是多么的伤心啊!拜老子说我是小人儿精,想得太多了,也许是那个人在山里迷路了呢,说不定过一会儿就会回来的。而我的担心依然不减,我的杞人之忧是,倘若迷路在相反的方向,那不是越走越远永远都不能回家了吗?
晚饭吃得很少,我为可能永远都不能回家的朋友悲悲切切。
直到许多年之后,才知道那砚台上的文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那年春节,小镇闹秧歌、唱社戏,十分红火。父亲是方圆百十里地出了名的“伞头”,自然就成了秧歌队里的核心和领军人物。小镇对于他,早已不再是过客,而是归人。我挤进人群,只见父亲迈着细碎的步子,旋转着挂满了红缨的花伞引场子,流星般轻盈滑动,方寸不乱。上百人跟在他的身后轻舞飞扬,于表演中走五花八门的复杂阵图。远远看去,五彩的秧歌队就像是开在大地上一朵会流动的花,而父亲就是花蕊。父亲最经典的阵图有,里外十二莲灯、蛇盘九颗蛋、天地牌子、枣骨子乱开花、三鱼一只眼、千里一朵云等等。我常常想,父亲的心里一定有一张会动的图谱为他引路,因为这些阵图对于常人,别说是表演了,就是照着双手画,都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其实,引场子远远不是父亲的绝活,父亲一生最绝的才艺是他出口成章的本领,随时随地,触景生情,房檐下藏的老母鸡,墙头上蹲的花狸猫;路过的马帮,穿梭的船队;驻足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又是秋风乍起时/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文学艺术创作百人计划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亚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4134827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2
出版时间 2020-04-01
首版时间 2020-04-01
印刷时间 202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45
CIP核字 2019301406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9
172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