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最新版)
内容
作者简介

梁衡 山西霍州人。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原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记协特邀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著有新闻四部曲:《记者札记》《评委笔记》《总编手记》《署长笔记》,散文集《觅渡》《洗尘》《把栏杆拍遍》,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写作研究集《我的阅读与写作》《毛泽东怎样写文章》,《梁衡文集》九卷,等等。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鲁迅杂文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好新闻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先后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多篇作品入选大、中、小学课本。

内容简介

中华文章浩如烟海,其中有一支“政治美文”,即既有思想,文字又美的文章,其作用远在其他文章之上。从古至今,以一篇文章而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和思想文化的美文为数不多。本书精选了十篇政治美文,这些文章既有独到的思想又符合艺术规律,词、句、章,形、情、理都达到了美的要求,文章中的一些名句熟词广为流传,成为格言、座右铭,有的已载入辞典,丰富了民族语言,它们已成为中华文明的经典。这十篇政治美文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政治史上的坐标、文学史上的脊梁。

目录

上  篇

第一篇    《过秦论》 贾 谊

第二篇    《报任安书》 司马迁

第三篇 《出师表》 诸葛亮

第四篇 《桃花源记》 陶渊明

第五篇 《谏太宗十思疏》 魏 徵

第六篇 《岳阳楼记》 范仲淹

第七篇 《正气歌序》 文天祥

第八篇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第九篇 《与妻书》 林觉民

第十篇 《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下 篇

第一篇 武侯祠:1700年的沉思——《出师表》解读

第二篇 心中的桃花源——《桃花源记》解读

第三篇 好文章是怎样写成的——《岳阳楼记》解读

第四篇 这思考的窑洞——书写《为人民服务》的年代

第五篇 百年革命 三封家书——《与妻书》的历史回响

第六篇 红毛线,蓝毛线——进京赶考,勿忘人民

第七篇 将军几死却永生——对《报任安书》《正气歌序》《与妻书》的补白

精彩书摘

将军几死却永生

———对《报任安书》《正气歌序》《与妻书》的补白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共和国的由来有多块奠基石,其中之一就是抗日战争的胜利。诚如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所说:“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团结御敌,同仇敌忾。国民党军队方面牺牲之最高将领为张自忠将军,八路军方面为副参谋长左权将军。他们所代表的无数先烈用热血凝铸了共和国的基石。

但是,张自忠将军受国人的尊重和纪念还有更深的一层背景。他是一个人格受辱、曾被误为汉奸、几乎被舆论的唾沫星子淹没的人。然而他决然以死洗身,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我第一次知道张自忠将军这个名字,是 56 年前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校就坐落在张自忠路上。想不到 50 多年后我有事过湖北宜城,这里竟是他 1940年 的 战 死 之 地。2015 年 9 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宜城在当年的旧战场处修巨大纪念碑,从山脚至山顶铺 1200 余级步道。步道中段留出一段原始地貌,约 30 平方米,为将军牺牲之地。内有七块坚石,一片绿草,一丛怒放之杜鹃花。激战之后在这里发现了他的遗体。时将军身受八处伤,有枪伤、炮弹炸伤、刺刀伤,可见搏斗之惨烈。一上将级战地最高指挥官这样慷慨赴死于刀丛弹雨之中,实为现代战争中所罕见。将军的热血浸透了身下的土地。后来这个地方就名“血窝”,作特别保留。现在每一个从“血窝”旁走过的人都会驻足致敬,流下热泪。

将军出身行伍,其成名是 1933 年长城抗战,以大刀杀敌。其时中日之国力、军力甚为悬殊。国民党军还使用冷兵器,每人背大刀一把,只能靠夜战、近战,摸入敌营。一曲大刀进行曲响彻长城内外。1937 年七七事变后,在和战两难、进退维谷的状态下,上面命他留在北平,任北平市长与敌虚与委蛇。他明知这是一件要背黑锅的事,为挽大局只好委曲受命。他为南撤的战友送行时说,以后诸君是民族英雄,我怕要被骂为汉奸了。果然民情汹汹,一片喊骂。后日寇野心膨胀,残局已无法维持,他逃出北平,过济南,群众在站台上围攻喊骂,高呼打倒汉奸,他都无法下车。后转道青岛,到南京述职,反接到蒋介石的一纸处分令,这更坐实了他应对平津败局负责。其实,抗战初期国民党当局研判失误,一不战而失东北; 二稍战即退出平津热河,国土沦丧。这本是应由最高当局负责的,而骂名却不公正地落在了他的头上。敌犯土失,官责民斥,有口莫辩,其内心之煎熬可想而知。他明白,如不能洗污,将成秦桧。就誓以死明志。

将军以民族大义为重,团结抗敌,处事有节。国共合作,常有摩擦,张部却从未有此事。1939 年 1 月上面下达“限制异党活动办法”,时两名红色名记者安娥、史末特莱正在他的防区采访。将军毫不刁难,立派人牵马将她们送至新四军李先念防区。他的干训团有进步教员讲社会发展史,团长说是通共,将人捆绑,他立令释放。西北军另一悍将庞炳勋与张同是冯玉祥的部下,兄弟多年,但中原大战庞叛冯投蒋,并突袭张的师部,欲置其死,张逃得一命。从此两人结下怨仇。抗战中,冤家路窄,张、庞又同在五战区。临沂战事,庞被日军围困,危在旦夕。李宗仁时帐下无人,急召张自忠说:“我知你们有旧怨,但那是打内战时的私仇。今庞在前方浴血,是为国难。望你受点委曲,捐弃前嫌,急救之。”张二话没说,带队驰援。出生入死,如赵子龙七进七出,两救庞于临沂,击败号称“铁军”的日板垣师团,板垣羞极,几欲自杀。张部也因此损失 5 000 多人。蒋介石大受感动,亲致电嘉勉,并撤销了对他因七七事变失守北平的处分。

将军一向治军极严。临沂之战最激烈时,一营长逃阵,立即枪毙; 一旅长进攻不力,阵前撤职。他有这样一个绰号:“扒皮将军”。他经常训诫部下要遵守军纪,爱护百姓。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看我不扒了你的皮!”这让我想起 30 多年前看到的一则旧事。张带军驻扎某地,借宿民房。一军官强奸民女,第二天被指认出来,立判枪毙。此人是一员猛将,战功无数,对此事也供认不讳,只求暂留一命,让他明天死在杀敌的战场上。众将也为之求情。张不许,只是吩咐去买一副好棺材。事有蹊跷,这个跟随他多年的老部下被枪决入棺,因未至要害,人醒过来后又翻棺而出,不但没有逃走反回来向他报到,并要求杀敌而后死。张仍不许,二次枪毙。在襄阳我还听到另一故事,上世纪 70 年代有一跟随张的抗日老兵退伍在襄。一日,被驻军请去干活,正遇上新兵训练。此老兵不由梦回沙场,上前接枪示范,白发皓眉,雄姿勃发,吼声震天。全场为之震惊。可见张将军的治军之风。

将军待民以亲,待下以慈,持己则严。虽是战时,他仍不忘民生。襄阳著名的秦代水利工程白起渠年久失修,他就向当时已流亡到恩施的湖北省政府打报告,倡议修复,并亲率士兵挖渠。他常说军队离不开老百姓,抗战胜利全赖民资助,每驻一地,即筹划生产,公平贸易。这一点很像左宗棠,虽在行伍,却有政经胸怀。他的部队开饭前先唱《吃饭歌》,歌词大意是:“这些饭食人民给,救国救民我天职。”逢节日时常有座谈联欢,对 60 岁以上的老人亲送礼品一件。一次宿劫后山村,见百姓极苦,就吩咐军需官每户发洋十元。一老妪感激下跪,他急搀起说:“是该我们当兵的给您下跪,我们没有保护好老百姓。”

他爱兵如子。每宿营,兵无食,他必不食。伤员出院归队,必亲自一一验伤,凡子弹从身前穿入者,即大声点名,让其站前排,彰其英勇。伤者无不感无尚光荣,人人争先恐后。临沂战役,跟随他多年的冉营长负重伤,自知难保,留下遗言。一是望司令见其遗体一面;二是勿告家属;三是墓上立一小碑。张抱尸痛哭,亲写碑文,后将遗属接到部队说:“冉营长为国牺牲,死得有价值。今天我张自忠还在,说不定哪一天也会死在抗日战场上。这是一个军人在国难当头时的责任。今后,有我张自忠的一天,就有你们母子的一天。两个孩子的教育费由我负责。以后我的家属在哪里,就送你们去哪里,与我的家眷在一块。” 而他严以律己,为当时高官所罕见。一次指挥部转移新地,荒村破舍。副官调几名战士打扫卫生,他批评说:“士兵是国家的士兵,不是我张自忠的奴仆。他们保卫国家,战死沙场是本分,但没有给我打扫卫生的义务。弟兄们行军已走得很累,你让他们累上加累,很不应该。”

他历充要职,却持身极俭。他的参谋长张克侠(共产党员)回忆他:“如偶有过人享受,辄有不安之意……,公殁后,余回部,过其所居,见报纸糊壁,敝席悬门,其刻苦奉公之状如在目前,不禁泣下。”1940 年 3 月文人梁实秋到前线慰问,遍访九个战区,张的司令部最为简陋。他留下这样一段文字:“张将军司令部固然简单,张将军本人却更简单。穿普通的灰布棉军服,没有任何官阶标识。他不健谈,更不善应酬。他见了我们只是闲道家常,对于政治军事一字不提。他招待我们一餐永不能忘的饭食。四碗菜,一只火锅。菜以青菜豆腐为主,火锅是豆腐青菜为主。……我看得出来,这是他在司令部里最大的排场。……大概高级将领能刻苦自律如张自忠将军者实不多见。”长官如师如父,可见一支军队之炼成,首先是长官人格意志之造就。张自忠将军带出来的这支军队,后来在淮海战场上由张克侠、何基沣两将军带领起义,投向人民的怀抱。

自从大刀抗战之后,将军又有几次痛快地杀敌。1937 年底他辗转回到自己的部队,失声痛哭,言今日回来乃为杀敌报国,共寻死所,部下皆泣不成声,誓死赴难。他重新出山后一战淝水,二战临沂,皆建奇功。不到一年,除撤销处分外,连获晋升。由军长而军团长、集团军总司令、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他说别人都可以打败仗,唯有我张自忠不能打败仗。1939 年 5 月日寇进犯襄阳。张率部在襄河东岸指挥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毙伤敌 900余,更重要的是缴获了敌人准备大规模渡河的舟船辎重。其中竟有张学良放弃东北,日军借其兵工厂生产的折叠船。可见当年不放一弹而失东北之恶果。张立令全部烧毁。此役虽小却粉碎了敌突破汉水,攻占襄阳、宜城之企图。其时将军拔剑独立汉、襄两水之间,一如当年屹立长城。

岳飞有名言,只要武官不怕死,文官不爱钱,国就不会亡。文天祥在《指南录》中谈到他于国难中不知几死。纵观张自忠将军之精神,就是抱定武人必为国赴死的信念。自敌寇压境,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就是:“死”。一个人只要拼得一死,总能干成一件事,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他每见长官必言死,战前他致电蒋介石:“职现亲率两团渡河,攻击北窜之敌,如任务不能达到,决一死以报钧座。”他去重庆述职,行前别老上司冯玉祥,突然下跪。冯忙拉住说:“这是干什么?”他答:“蒙先生栽培,终身难忘。此去我死也死个样子,决不给先生丢脸!”冯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劝慰。他给部下训话,常说的是:“不惜一切牺牲,阵地就是棺材!”他给亲人(弟弟)写信:“吾自南下作战,濒死者屡矣。濒死而不死,是天留吾身以报国耳。……吾一日不死,必尽吾一日杀敌之责; 敌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贞,死而已。” 他答记者问:“现在的军人,很简单地讲句话,就是怎样找个机会去死。因为中国所以闹到这个地步,可以说是军人的罪恶。十几年来,要是军人认清国家的危机,团结御敌,敌寇决不会来犯。我们军人要想洗刷他的罪恶,完成对于国家的义务,也只有一条路——去死,光荣地死!”这是他由一个旧军阀部队的将领在国难当头时自觉转化为一个爱国将领的心声。他到日本考察,日本人说你们中国有文德而无武德,女人死节者多,男子捐躯者少,很刺他的心。他说这一回,我一定要给日本人看一看。每有大战,他即将军务推给副司令,亲上前线督战。正如他言:“濒死者屡矣。”

1940 年 5 月,敌再犯襄阳。他又如以往,从容作好以死报国的准备。会战刚开始,5 月 1 日他即致信 59 军团以上将校,表示共赴国难:

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枯),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小兄 张自忠手启

5 月 4 日又给副司令留下遗书:“已决定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奔着我们最后之目标(死)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开作战会议时,他见一团长未佩手枪,便说:长官上前线一定要带手枪,一为自卫,二为必要时杀身成仁。大家预感不妙,劝他说主将不应冒险到前线去拼命。他说:“不是日本人不怕死,而是中国人当大官的太怕死了。”5 月 16 日遭敌最后包围,他说:“你们每个人都可以走,唯有我张自忠不可以走。” 遂从容指挥,将苏联顾问、文职、后勤、伤员等一一安排护送走。然后带少数警卫与敌激战,先是左臂被子弹打穿,后弹片划伤肩、胸、肋多处,此时敌已近身,将军昂然而立,怒目逼视,大呼杀敌,又遭枪击、刀刺,终于殉国。张自忠将军的牺牲震动国共两党。其遗体被拼死抢回,前线将领抚其伤口,放声大哭,十天前将军的遗言犹在耳旁。部下瞻仰遗容,皆泣不成声。前线总部作简单吊唁后入殓,楠木棺内置《孟子》一本,彰其为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又置《三民主义》一本,“三民”之第一义即求民族独立,彰其为争民族独立之英雄。灵柩过宜昌,十万人送行,敌机在头顶盘旋,无一慌乱。抵达重庆后,蒋介石以下军政要员在码头迎灵。国民党政府宣布为其国葬,入祀忠烈祠,改宜城县为自忠县。

8 月 15 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1943 年将军牺牲三周年之际,周恩来又亲在《新华日报》著文,说每读“将军的两封遗书,深觉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1945 年 10 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专门去拜望将军在世的老母,表达崇敬之情。新中国一成立,张即被追为烈士,北京、天津、武汉等地设张自忠路。2009 年,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又被评为 “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2015 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又为之重立丰碑。

死生,人之大节也。将军在世时,不知曾经几死;其死后实又每日犹生,与国同在。痛哉!天不留其身,然其忠魂长在,壮我华夏。他如岳飞、如文天祥,是一位永彪青史的民族英雄。

内容推荐
“政治美文”, 是指既有思想且文字优美、与某一时期的政治历史紧密相关的优美的文章。本书是修订版, 收录了十篇“政治美文”原文, 如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诸葛亮的《出师表》、贾谊的《过秦论》、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文天祥的《正气歌序》等, 作者对这些“美文”进行赏析, 并将自己的感想和思考以散文、随笔的形式呈现, 文字优美, 可读性强。
编辑推荐

1、  上一版累计销量6万册,入选了农家书屋推荐书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

2、  融文学阅读与政治教育于一体,是一本生动有趣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国史党史类读物

3、  该书作者梁衡是我国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4、  可作为中小学阅读推荐读物及馆配书目、农家书屋推荐书目

5、  可作为党政干部推荐阅读书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最新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衡 编
译者
编者 梁衡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274607
开本 16开
页数 200页
版次 2版
装订 平装
字数 139
出版时间 2019-10-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38
CIP核字 2019214026
中图分类号 D602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1
24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0: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