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二十四史故事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内容
编辑推荐

“二十四史”发于上古,止于清初,所载文献跨越千年,是中国史学的宝贵典籍。《二十四史故事大全集(超值白金版)》(作者青木)辑录了“二十四史”中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篇章,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故事体编撰而成,使读者轻松阅尽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风云,从中汲取睿见卓识,深化、拓展人生阅历。

内容推荐

“二十四史”发于上古,止于清初,所载文献跨越千年,完整、系统地记录了我国从远古至清朝初年数千年的历史流变,全面展示了历代王朝的兴衰轨迹,涵盖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艺术、外交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明百科全书。研读“二十四史”,除了可以丰富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以史为镜,探寻社会发展与国家兴亡的规律、经验和教训,寻找人生道路上的坐标。然而,这24部史学巨著文字浩繁,加上古文艰深,普通读者没有必要穷其一生去阅读,鉴此,我们推出了这本《二十四史故事大全集》。

《二十四史故事大全集(超值白金版)》(作者青木)甄选“二十四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按照各部史书的时间顺序分为24个章节,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阐释中国历史,精彩扼要地勾勒出中国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同时,编者还精心选配了历史文物和遗迹照片、战争示意图、帝王名臣画像、历代名画等200余幅图片,更加真实、直观、全面地将中国历史的丰富与精彩呈现在读者面前。《二十四史故事大全集(超值白金版)》精练生动的文字、科学简明的体例、丰富精美的图片、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多种视觉元素有机结合,帮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去考察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

目录

史记

传说中的君王

孝顺谦让的舜

大禹治水

残暴无道的纣王

牧野之战

周公辅成王

国人暴动

掘地见母

名医扁鹊

管仲与齐桓公

晋惠公忘恩负义

宋襄公“称霸

晋文公终成霸业

秦穆公重用人才

楚庄王一鸣惊人

忠心为国的赵盾

赵氏孤儿

晏婴治齐

大学者孔子

外交家子贡

伍子胥复仇

勾践卧薪尝胆

陶朱公深谋远虑

司马穰苴严厉治军

豫让为主报仇

商鞅变法

苏秦佩六国相印

礼贤下士的孟尝君

聪明机智的弄臣们

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

田单复国

屈原自沉汨罗江

范雎复仇

信陵君窃符救赵

12岁当上卿的甘罗

吕不韦谋国被诛

李牧保卫国家

荆轲刺秦王

秦始皇统一六国

陈胜吴广起义

楚霸王破釜沉舟

鸿门宴

韩信背水一战

名相萧何

运筹帷幄的张良

周勃复兴汉室

错斩晁错

冒顿振兴匈奴

少年英雄霍去病

大才子司马相如

汉书

霸王乌江自刎

贾谊英年早逝

周亚夫的细柳营

江充诬陷太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奴隶到将军

卜式为国捐财

司马迁写《史记》

汉昭帝明察秋毫

霍光废昌邑王

霍氏灭门

名将赵充国

朱云折槛

尹翁归清正严明

盖宽饶不畏权贵

王莽篡位

后汉书

昆阳大战

痛失天下的赤眉军

性情宽厚的阴皇后和马皇后

乐羊子之妻

来歙出师未捷身先死

硬脖子董宣

马援老当益壮

不攀权贵的严子陵

梁鸿与孟光

由憨直到圆滑的郅恽

爱国甚于爱家的孔奋

骄横跋扈的梁冀

深受百姓爱戴的第五伦

东汉贤王刘苍

文武双全的虞诩

黄昌夫妻团聚

十常侍之乱

大奸臣董卓

王允除董卓

蔡文姬归汉

三国志

魏武帝曹操

毛玠蒙冤入狱

书法大师钟繇的政治才干

名将贾逵

威震敌胆的张辽

记忆力惊人的王粲

邓艾灭蜀

神医华佗

“曲有误,周郎顾

大意失荆州

夷陵大战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

司马懿算计曹爽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晋书

不受礼教约束的阮籍

以德服人的羊祜

杜预、王溶灭吴

有才无行的贾充

白痴皇帝和奸诈皇后

八王之乱

美男子潘安

雄才大略的石勒

周处除三害

“王与马,共天下”

“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能臣陶侃

书圣王羲之

仁义之士邓攸

大画家顾恺之

廉洁自律的郭翻和杨轲

才女谢道韫和钟琰

王猛扪虱谈兵

苻坚重视文化

桓温神武慷慨

谢安谈笑退敌

宋书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足智多谋的王镇恶

裴松之注《三国志》

《后汉书》作者之死

荒淫无道的刘子业

刘休仁功高震主

隐士沈道虔和刘凝之

南齐书

萧道成建立齐朝

猛将周盘龙

全才王僧虔

大科学家祖冲之

梁书

昭明太子萧统

名将韦睿

一代文豪沈约

靖难忠臣羊侃

皇帝出家

不愿出仕的阮孝绪

山中宰相陶弘景

反对迷信的范缜

梁朝罕见的清官何远

陈书

陈叔宝亡国

一代美女张丽华

悍将萧摩诃

打击恶霸的褚蚧

魏书

文明太后冯太后

孝文帝改革

敢说真话的高允

崔浩写史书

勇将杨大眼

权倾朝野的尔朱荣

道士寇谦之

北齐书

兰陵王高长恭

狂暴昏君高洋

一日皇帝高延宗

放荡的胡太后

汉将高昂

史学家魏收

断决无疑的苏琼

周书

功高遭忌的宇文宪

名医姚僧垣

勇将达奚武

廉洁将军赫连达

南史

绣花枕头萧宏

反复无常的侯景

北史

高纬与冯淑妃

买卖官职的元晖

地理学家郦道元

隋书

杨坚建立隋朝

有德有才的独孤皇后

杨广篡位

暴君隋炀帝

赵绰执法严明

卑鄙小人杨素

“生为上柱国,死做阎罗王”

继承父志的贺若弼

正直敢言的刘行本

横行天下的瓦岗军

贤人李士谦

郑母教子有方

1日唐书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

争夺天下的失败者

玄武门之变

贞观之治

千古一后

人镜魏徵

禅宗的分裂

酷吏时代

捕杀蝗虫的姚崇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裙带丞相杨国忠

李光弼卫唐

诗圣杜甫

大贪官元载

宁愿自己死也要百姓活

面丑心恶的卢杞

“二王八司马”

“文起八代之衰”

新唐书

用兵如神的李靖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一代女皇武则天

第一酷吏来俊臣

桃李满天下的狄仁杰

太平公主叛乱

诗仙李白

‘阴险的安禄山

张巡守城一

权倾朝野的高力士

第一名臣郭子仪

诗史自居易

甘露事变

忠烈名臣颜真卿

牛李党争

冲天大将军黄巢

旧五代史

野心家朱温

十三太保之首李存孝

宠幸伶人的后唐庄宗

儿皇帝石敬瑭

新五代史

拒绝认父的刘皇后

后周世宗柴荣

可悲的才子皇帝李煜

宋史

陈桥兵变

半部《论语》治天下

杨家将

诡计多端的王钦若

奸相丁谓

“狸猫换太子”的真相

铁脸将军狄青

范仲淹改革

铁面无私的包拯

大科学家沈括

欧阳修整顿文坛

王安石改革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

文坛奇才苏东坡

花石纲

方腊起义

陈东领导太学生请愿

靖康之变

李若水骂贼而死

宗泽抗金

岳飞大破兀术

卖国贼秦桧

王彦组织八字军

虞允文书生救国

韩佬胄北伐

放翁陆游

理学大师朱熹

文天祥就义

辽史

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

辽国汉臣韩延徽

辽国中流砥柱耶律休哥

耶律乙辛陷害太子

金史

阿骨打誓不低头

完颜宗翰灭北宋

残暴不仁的完颜亮

昭德皇后宁死不受辱

元史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蒙古第一大将木华黎

元朝第一文臣耶律楚材

元朝创始人忽必烈

《授时历》的编撰

死于非命的阿合马

大画家赵子昂

以权谋私的桑哥

一心为国却遭猜忌的脱脱

明史

红巾军起义

重八当皇帝

朱元璋大战陈友谅

鄂国公常遇春

开国第一将徐达

朱元璋大杀功臣

刘基求雨

仁慈的马皇后

靖难之役

郑和下西洋

土木堡之变

于谦守京城

有才无德的徐有贞

王守仁平定叛乱

贪玩误国的明武宗

严嵩乱天下

戚继光驱逐倭寇

壬辰援朝

海瑞刚正不阿

张居正改革

魏忠贤陷害东林党

袁崇焕抗敌

皇太极巧施反问计

闯王李白成

吴三桂借清兵

史可法战死扬州

试读章节

尧叹息道:“我当了70年天子了,四岳啊,你们能不能继位呢?”四岳说:“我们的品德当不了天子。”尧说:“那大家推举合适人选吧。”大家都推荐一个叫舜的人。尧说:“不错,这个人的名字我也听说过。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四岳回答道:“他父亲是个瞎子,又是个顽固的老头。听说他现在的母亲是继母,对他很不好,弟弟是继母生的,一向高傲。舜在这种环境中还能孝顺父亲,维护家庭的团结,可见是个贤人。”尧说:“让我先观察一下吧。”于是他就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看看舜到底是不是真的像传说中那样贤明。舜娶了尧的女儿后还是和以前一样谦恭行善,尧很满意,就委派他制定典礼。舜把尧交给他的任务都完成得很好,尧觉得他是个很合适的继承人,没过几年就把王位禅让给了他。当年尧拒绝让共工继位,结果共工果然就表现出种种恶行,最后被流放。尧去世后,天下人都像死了父母一样悲伤。尧知道儿子丹朱品行不好,所以没有把王位传给他,尧说过:“我不会为了让我儿子一个人得好处而损害天下人的利益。”他死后,舜想把王位让给丹朱,但天下诸侯都不肯承认丹朱是天子,还是跑来朝见舜。舜认为这是天意,最后接受了天子的宝座。孝顺谦让的舜

舜名叫重华,是黄帝的后裔。他父亲名叫瞽叟,舜的母亲早年去世,瞽叟另娶了个女子,生了个叫象的儿子。瞽叟是个老糊涂,喜欢后妻和象,在他们的挑拨下甚至还起过杀害舜的念头。舜不敢反抗,父亲要杀他时就躲起来,等父亲心情好了再出来认错。舜有了小过失就自觉接受父亲的惩罚,从来不敢违抗和隐瞒。舜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可他还能恭谨地侍奉父亲、继母和弟弟,从来不敢有任何懈怠。

舜才20岁的时候就以孝顺而闻名天下了,他30岁那年,尧向大臣们询问合适的继承人,四岳都推荐了舜。尧为了考验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想看看他在家里是不是真的那么孝顺。还派了9个儿子去服侍他,想知道他的行为是不是像传说中那样。舜娶了尧的女儿后地位大大提高,但他从来不以自己的身份去欺压别人,反而比以前更加恭谨了。尧的女儿也不敢以自己高贵的身份去对待舜的亲戚们,很守妇道,尧的儿子们也受舜的影响,变得很贤明。舜在历山耕种的时候,当地人在他的影响下都不敢互相争吵,雷泽地方的人纷纷把土地让给舜耕种。舜的仁义吸引了很多追随他的人,所以他在一个地方待一年,那个地方就能聚集很多人,待两年那个地方就成为小城市,待三年的话,那个地方就变成大城市了。尧。为了奖励舜的贡献,赐给他很多东西。  象对舜的好运羡慕得不得了,他更羡慕舜能够娶到尧的两个漂亮女儿,于是起了坏心。他在父母面前说舜的坏话,让瞽叟重新下了杀舜的决心。他们把舜找来,让他去修理屋顶。舜就爬上了房顶,老老实实地干起活来。瞽叟等人见舜上了房,赶紧把梯子抽掉,放火烧房子。舜一看势头不对,梯子也没了,很着急。他突然想起身上带了两个斗笠,于是抓起斗笠从房子上跳了下来。由于斗笠很大,起了翅膀的作用,舜居然像鸟儿一样飘到了地上,丝毫没有摔伤,并顺势跑掉了,只剩下瞽叟几个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

瞽叟等人一次失败还不甘心,又策划了一条毒计。他们让舜打井,舜同意了。但他知道父亲他们没安好心,打到一定时候就在旁边挖了一个通道出来,以防不测。果然不出他所料,他刚打好通道,父亲等人就在上面扔石头土块,一直把井填满才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心想就算砸不死舜,也该闷死他了。舜躲在旁边的通道里面,等外面没什么动静了再挖开通道跑了出去。瞽叟和象回到家后非常高兴,象说:“这都是我的好主意啊!”全家人聚在一起讨论如何瓜分舜的财产,象迫不及待地说:“我只要舜的两个老婆和他的琴,他的其他财产都给父亲和母亲!”象倒是聪明,他很清楚父母一死,那些财产还是他的。可漂亮的老婆他才等不了那么久呢。象兴冲冲地赶到舜家中,舜的妻子们早就躲了起来。象没有找到她们,不过他认为嫂嫂们逃不出他的手掌心,得意地坐下来弹起了舜的琴。正当他弹得高兴的时候,舜从外面走了进来。象见到舜后非常尴尬,只能干笑着说:“哥哥啊,我正在想你呢!”舜回答道:“是啊,我也想你啊。”从此以后舜侍奉他们更加恭谨了。尧听说舜的行为后就让他制定典礼之法,舜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舜的仁德让尧觉得他有资格接受天子之位,就让他代理天子。尧去世后,舜想把王位让给丹朱,但人们都跑来归顺舜。当时天下有很多贤人,但他们之间的分工并不明确,造成很大浪费。舜上台后任命他们做擅长的事,很快就达到了天下大治的境界。

当时高阳氏有8个才子,被称为“八恺”,高辛氏也有8个才子,被称为“八元”。这16个人在尧统治时期没有得到重用,而舜却重用了他们,给天下百姓带来了很多好处。当时还有4个大坏蛋,尧也没有能够及时处罚他们。舜掌握权力后就把他们流放了,社会治安好了很多。

舜在尧死后当了42年的天子,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他去南方巡游,死在了苍梧。舜当了天子后,在瞽叟面前还是行儿子的礼节,他不计旧嫌,把象封为诸侯。、和尧一样,舜的儿子也品行不佳,所以他把王位传给了有治水之功的禹。

大禹冶水

尧统治时期洪水泛滥,尧命令鲧去治理。鲧虽然很有才干,但他对治水一窍不通,9年过去了,洪水一点减退的意思都没有。本来尧还打算如果鲧治水有成果,就把王位让给他,但看他这么不争气,于是就选择了舜。舜登基后,见鲧把水治得一塌糊涂,就把鲧杀了,人们都认为杀得好。舜任命鲧的儿子禹继续鲧的治水事业。

禹也是一个很贤明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成为别人效仿的对象,为人做事最讲信义。虽然他父亲因为治水失败而被处死,但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更没有因为父亲的死而仇恨舜。当然,他对于父亲的死感到很伤心,不过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吸取父亲的教训上面了。禹采用了疏导的方法,把洪水引向大海。禹以身作则,宁可吃差点穿少点,也要把精力用在治水上面。禹为了治水跑遍了天下的名山大川,亲自和百姓们一起挖土挑土,脚掌上全是老茧,小腿上的毛都被磨光了。在外面辛辛苦苦呆了13年,甚至好几次经过家门而不敢进去,生怕耽误了治水的时间。就连他儿子启生下来的时候也没顾得上回家看一眼。

禹在治理洪水的时候走遍了全国,他为了方便治理,把全国分为9个州,分别是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他划分了各个州的地理位置,调查土壤情况和土特产。九州的划分对统一全国有莫大的好处,从此“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禹还开凿了九大山脉的道路,疏通了9条河流,彻底将洪水治理好,天下重新回到太平时代。由于灾害被清除干净,舜的教化重新推行全国,禹也树立了自己的威望。舜特地赏赐给他黑色的圭玉,并昭告天下洪水终于被治理好了。

当时负责法令的官员名叫皋陶,他和禹还有伯夷都是舜身边的贤臣。有一次三人在舜面前讨论,皋陶说:“如果能够以道德来达到信义,那么就能有高明的政策,辅佐的大臣也能和谐相处。”禹和他讨论了很久关于治理天下的问题,禹用自己治水的行为为例,证明自己是兢兢业业为天下做事。舜告诫他说:“你不要像丹朱那样狂妄放纵,成天只知道玩,在家里淫乱。所以我取消了他的继承权。”禹说:“我结婚刚4天就离家治水了,儿子出生的时候都没回家去看,更没有抚养教育他,所以才能完成治水的大业。我还建立了五服制度来治理天下,现在天下各国都能尽忠职守,只有三苗还不肯服从,一定要注意他们的动向。”舜说:“替我推行德政和教导人民,这都是你的功劳。”通过这一番讨论后,皋陶更加尊重禹的德行了,命令百姓们都要向禹学习。对于那些不遵守命令的,就严厉地处罚他们。在这些贤臣的悉心辅佐下,舜的天下越来越太平,连鸟兽都在一起跳舞,大臣们更是团结一心。

禹的功劳实在太大了,所以人们都称他为“大禹”,感谢他把人民从洪水当中解救出来。禹不但没有骄傲,反而更加谦虚谨慎起来,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为百姓造福上面了。舜觉得禹的确是个贤人,而且又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就想把王位传给他。舜自己有个叫商均的儿子,但这个儿子和丹朱一样,是个不肖之子。舜不放心把天下交给他,思考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立禹为继承人。舜死后,禹辞掉了继承人之位,把天下让给商均。但天下诸侯和百姓纷纷背叛商均而去投奔禹,禹没办法,只好即天子之位,定国号为夏。

禹也学尧、舜,登基后立皋陶为继承人,并把一部分政权交给他。但皋陶死得早,后来他又选择伯益为继承人。10年后,禹在会稽山去世。禹死前虽然把权力给了伯益,但伯益辅佐禹的时间还很短,功绩也不多,所以诸侯们都抛弃他去朝见启。启就登上了天子宝座,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至此,禅让制被世袭制取代,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残暴无道的纣王

商朝最后一个天子是纣王。他是前一个天子的幼子,他哥哥微子启出生时母亲还未成为妃,虽然贤明,但没有资格继承王位。而纣王出生时母亲是正宫王后,所以他能够继承王位。

纣王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又很有见识,而且他力大无比,能徒手和猛兽搏斗,大家都相信他能够让商朝进入又一个繁荣时期。但纣王的才能并没有用在正道上面,他丰富的知识被用来拒绝别人的进谏,他的口才被他用来掩盖自己的过失,不管什么没有道理的事,经他一说,总能扯出道理。纣王为自己的才能感到沾沾自喜,认为满朝文武的才学都不如自己,。所以骄傲起来。纣王继承了商朝国王的传统,爱喝酒,又好女色。他最喜欢一个叫妲己的妃子,妲己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为了享乐,他命令乐师写了淫荡的乐曲,还编了一套放荡的舞蹈,成天沉溺在酒色之中。他还造了一座鹿台,为搜刮钱财,纣王多次增加赋税,把钱都用来购买玩乐的东西。最可恶的是他造了酒池肉林,把很多少男少女扒光了衣服放在里面互相追逐,场面淫乱不堪。P3-5

序言

历史,记载着一个国家、民族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蕴含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智慧,昭示着国家和民族兴衰更替的客观规律。在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中,史学典籍浩如烟海,我国可说是世界上最重视历史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有着忠实记载历史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使得我国在数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能够保存下大量的历史资料,史料之丰富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媲美的。从《史记》开始,《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这24部史书如沧海明珠独放异彩。

《史记》为西汉司马迁所著,共130卷,记事起于传说中的黄帝,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年左右,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共120卷,为东汉班固所著,起自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为纪传体东汉史,纪、传90卷,南朝宋范哗撰,志30卷,晋司马彪撰,共120卷,记载了东汉光武帝到汉献帝的历史。《三国志》共65卷,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是记述三国鼎立时期比较完整的史书。《晋书》共130卷,记载从晋武帝泰始元年到恭帝元熙二年(公元265~420年)共156年的史事,始修于唐太宗贞观年间,由宰相房玄龄领导,撰者会集当时著名学者文士。《宋书》100卷,南朝梁沈约撰,叙事始于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于宋顺帝异明三年(公元479年),共记刘宋60多年的史事。《南齐书》原为60卷,今存59卷,为南朝梁萧子显撰,记述了南朝齐共24年的史事。《梁书》共56卷,为唐姚思廉撰,记叙了梁武帝天监元年至梁敬帝太平二年(公元502~557年),共56年的史事。《陈书》共36卷,为唐姚思廉撰,记载了陈武帝永定元年到后主祯明三年(公元557~589年),共33年的史事。《魏书》114卷,包括子卷共130卷,北齐魏收撰,记载北魏从道武帝拓跋□到东、西魏相继灭亡,共计170多年的史事。《北齐书》共50卷,为唐李百药撰,记叙了公元534年前后,北魏分裂、东魏建立、北齐代东魏到公元577年北齐灭亡为止,共40多年的史事。《周书》共50卷,为唐令狐德□所撰,记载北周20多年的史事。《南史》共80卷,为唐李延寿撰,起自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于陈后主祯明三年(公元589年),记载了南朝宋、齐、梁、陈四代170年的史事。《北史》共100卷,为唐李延寿所撰,记载起自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公元386年),止于隋恭帝义宁二年(公元618年),包括北魏、北齐(包括东魏)、北周(包括西魏)和隋朝共233年的史事。《隋书》共85卷,为唐魏徵等撰,记载了隋朝37年的史事。《旧唐书》共200卷,为后晋刘晌等撰,记述了唐代290年的史事,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书。《新唐书》共225卷,为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与《旧唐书》相比,《新唐书》事增文省,搜罗了不少新史料填充其中。《旧五代史》原本150卷,为北宋薛居正等撰,以五代各自为书,后散佚,我们现在读到的《旧五代史》为清朝邵晋涵等所辑。《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记》,共74卷,为北宋欧阳修模仿《春秋》笔法将五代熔而为一所撰,为唐以后唯一的私修史书,与《旧五代史》同为研究五代十国历史的主要资料。《宋史》共496卷,撰者署名为元朝宰相脱脱,其实翰林学士欧阳玄出力最多,包括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是二十五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辽史》共116卷,署名元脱脱所撰,记载了辽国200多年的史事,也兼叙了辽建国前契丹族和耶律大石所建西辽的历史。《金史》共135卷,署名元脱脱撰,全书记载了自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到金朝灭亡约120年的史事。《元史》共210卷,为明宋濂等撰,记载了元朝自元太祖至元顺帝14朝的历史。《明史》共332卷,加上目录4卷,共336卷,为清张廷玉等撰,编纂时间在二十五史中占第一位,但明朝历史颇为复杂,很多问题并非《明史》所能包括。

这24部史书大多采用统一的纪传体裁,完整、系统地记录了我国从远古至清朝末年数千年的历史流传,全面展示了历代王朝的兴衰轨迹,涵盖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艺术、外交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明百科全书。然而这些史学巨著文字浩繁,加上古文艰深,普通读者穷一生精力也很难读完,鉴于此,我们推出了这部《二十四史故事大全集》。

在本书中,我们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通过科学的体例与创新的形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向读者展现中华文明的史学巨著。全书按照史书顺序,共分24个篇章,精彩扼要地勾勒出中国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此外,本书还精选了200余幅内容涵盖面广、表现形式丰富的图片,与文字互为补充和解释。  精练简洁的文字、多元的视觉元素、全新的视角、科学的体例和创新的版式设计有机结合,帮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去考察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二十四史故事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青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12112
开本 16开
页数 3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6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7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4.1-49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9
185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