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我们都是被偷换的孩子/莫言演讲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莫言演讲集之二,收录莫言自1996年至2014年的文学演讲36篇。其中,有在世界文学大家——如斯特林堡、阿摩司·奥兹、大江健三郎等——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有在中外文学和文化交流论坛上的演讲,也有在一些重要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致辞,还有一些则是在中外大学讲堂、图书馆或书展上的演讲。 目录 辑 漫谈斯特林堡——在北京大学斯特林堡研讨会上的发言 一个人的“圣经”——在阿摩司·奥兹作品讨论会上的发言 大江健三郎先生给我们的启示——在大江文学研讨会上的发言 我是唯一一个报信人——在大江健三郎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保存和发展独特多样的亚洲文化——第十七届福冈亚洲文化奖得奖感言 两个与食物有关的童话——在福冈市饭仓小学的演讲 我的文学历程——在第十七届亚洲文化大奖福冈市民论坛的演讲 土行孙和安泰给我的启示——在韩中文学论坛上的演讲 离散与文学——在韩国全州亚非文学庆典上的演讲 让我受益匪浅的韩国小说——在首届“韩日中东亚文学论坛”上的演讲 读书就是读自己——在“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微山湖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 影响的焦虑——在中美文学论坛的演讲 第二辑 写出触摸人类灵魂的作品——在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感言 高贵而孤独的灵魂——在第二届冯牧文学奖颁奖大会上的演讲 我与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在台北图书馆的演讲 用耳朵阅读——在悉尼大学的演讲 小说的气味——在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演讲 作为老百姓的写作——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的演讲 作家与他的创造——在山东大学文学院的演讲 个性化的写作和作品的个性化——在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仪式上的发言 中国小说传统:从我的三部长篇小说谈起——在鲁迅博物馆的演讲 关于小说的写作——在上海大学的演讲 检察题材电视剧创作刍议——在检察题材电视剧讨论会上的发言 试论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九大关系——在第七届深圳读书论坛上的演讲 第三辑 华文出版人的新角色与挑战——在台北出版节上的发言 城乡经验和写作者的位置——在台北出版节“作家之夜”的发言 书香人更香——在香港书展的发言 幸亏名落孙山外——蒲松龄短篇小说奖获奖感言 我的文学经验——在山东理工大学的演讲 翻译家功德无量——在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文学与世界——在“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 文学与我们的时代——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演讲 写作时应该忘记翻译家——在第二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致辞 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成立仪式上的发言 翻译家要做“信徒”——在第三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 喧嚣与真实——在第三届南方国际文学周上的演讲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我们都是被偷换的孩子/莫言演讲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莫言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9600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5 |
出版时间 | 2020-05-01 |
首版时间 | 2020-05-01 |
印刷时间 | 2020-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84 |
CIP核字 | 2020022101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1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