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们终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事物
内容
作者简介

戴潍娜,诗人、青年学者。毕业于牛津大学。荣获2014中国·星星诗歌奖年度大学生诗人;2014现代青年年度十大诗人。2017太平洋国际诗歌奖年度诗人。出版诗集《我的降落伞坏了》、《灵魂体操》、《面盾》等。翻译有《天鹅绒监狱》等。2016年自编自导戏剧《侵犯》。主编诗歌mook《光年》。现供职予中国社会科学院。

精彩书摘

《青春随笔丛书 生活与友爱:我们终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事物》:

伊迪丝渐渐倦怠于突破自身的性取向,这对夫妻已有经年未行夫妻之事了。梅梅事件从一次恶作剧的报复,逐渐发展为超稳定的伴侣关系。梅梅的追求者甚至雇用了私家侦探公司对霭理士进行跟踪。伊迪丝此时已接受了梅梅的登堂人户,且时常在来信中写上几句祝福关心的客套话。这段从最开始就毫无激情,缺乏化学基础的婚姻,至此走上一条鲜有前人到达的荒山野径——他们间的夫妻之情非但没有减少,反倒逐步生出了先前未有的激情。霭理士论述道:“我知道这几乎是个铁律——通常情形下,婚后数年,夫妻之间的激情会逐步死灭,转化为平静的友谊,或冷酷的漠然,或者更糟的东西。然而在我们这里,真爱(而非激情)从未对这些事物妥协。相反,它还在生长;它生长成了激情——更多程度上是一种灵魂的激情(虽说对肉体亲密的渴望也涵盖其中)……与伊迪丝的生活给我的最大启发是,即使狭义的肉体欢愉结束了,最深刻的爱的激情(不仅仅是喜欢)仍然可以存在,且持续生长……”

这个温纯如一只大鸽子的中年男人,在他永远平和、缓慢、诚实、风和日丽缺乏热力的外表之下,却蕴藏着炽烈的激情,南非作家库切所言“反正诗歌并不是用热情写出来的,兰波并不热情,波德莱尔并不热情,不错,确实,当需要的时候需要的是炽热,炽热的生活炽热的爱情。”那同时是高度智力化的一种激情,在不疾不徐的文字之下,屏息凝神,收敛住自己浅表的感情,然而暗流涌动,风平浪静的海面之下孕育着至为反叛的摧毁现有价值体系和道德堤坝的洪水猛兽。

这对足以加入“高智商俱乐部”和“冒险者乐园”的夫妇时常约会的地点有大英博物馆、音乐厅、国王十字地铁站,他们彼此独立的同时,密切协作着共同的事业——创造通向高尚自由生活的种种可能。那些年里,伊迪丝专心写她的小说集《不朽的翅膀》,她日渐成为当时颇具影响力的公众知识分子,年轻人奉她为“未来文明的明灯”,她在各个沙龙讲坛讲述由詹姆斯·欣顿,奥利文,爱德华·卡朋特以及她的丈夫霭理士这群知识分子构建起来的在当时极为活跃的知识圈,他们的思想、著述,以及戏剧性的、风暴般的人生。她同时也公然以朝圣者的姿态,谈论同性恋问题,并大胆地陈述同性之爱,引向的可能是更为高贵、智性及自由的生活,这些言论即便对于那些“优生协会”里最前卫的年轻人,仍显得过于激进。所以在一次激进的讲演之后,“优生协会”再未向她发出过邀请。然而,她激进的观点和坦荡的言辞,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却受到了热情追捧。1914年初伊迪丝收到了来自美国的数场演说邀请。她原本生性喜欢被人群簇拥,加上那段时间她债务累累——她与霭理士在1912年8月一同搬入伍德佩克(Wood Pecker)庄园。伊迪丝喜欢打造家居装潢,她居家的精致一直是霭理士所欣赏的。伍德佩克庄园在她的一手打造下俨然优雅贵气,霭理士可以坐在花园里一棵可爱的核桃树下看书写作,伊迪丝则在他们漂亮的会客厅里呼朋唤友。然而这一切实在大大超出了他们的实际财力,到后来他们不得不招揽租客出租庄园里的房间,再到后来佣人们被一一遣散,最后他们不得不把房产统统卖掉,各自搬回廉价的小公寓。事实上,伊迪丝买下庄园之前就已债务缠身,她向来擅长在负资产的经济状况下保持她慷慨的风度和对生活格调的追求。她先后在科沃(Cornwall)和摩尔(Moor)倒腾房产。早在几年前,霭理士迁入博顿(Birxton)的一间公寓时,伊迪丝的遗产就已被耗尽,但她倒房的热情仍未消弭。

……

目录

第一辑 传记
好色家与情人党
——霭理士一生的情爱实验
同伴之爱与同工之爱
纯粹理论的实验性婚姻
羽毛床替补
女叛军
被分享的暮年

第二辑 随笔
夜的政治
——西非“性罢工”
韩寒与女权:一次侮辱性的调情
踢翻废话温水浴
诗歌共和国
成为同时代人
牛津的一天一夜

第三辑 评论
生香、真色与真人
——读《革命时代的士大夫:汪曾祺
闲录》
比现实主义更现实主义
——声色轰鸣读莫言
镜像人格与规定气质
——余秋雨现象二十年重审
巢穴女王,她抒写一切骤然而逝的美欲
——阅读徐小斌
文妖
娜拉归去来
——访作家林白
诗人的革命之路
汤错在哪里?
——读《地方性知识》笔记
……

第四辑 访谈

内容简介

《青春随笔丛书 生活与友爱:我们终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事物》收录戴潍娜近年来的随笔和评论文章。从打捞被遗忘的天才,评点同时代的文人作家,到实地考察西非女性运动,再到反思赫胥黎遗产……


《青春随笔丛书 生活与友爱:我们终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事物》涵盖了作者这些年对于女权文化的思考、对传统的择选、对灵性的发掘、以及对反审美和反智时代的激情反驳。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戴潍娜的随笔和评论文章, 从打捞维多利亚时代沉没的性心理学大师, 到实地考察西非女性罢工, 再到反思赫胥黎遗产……本书涵盖了作者这些年对于女权文化的思考、对传统的择选、对灵性的发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们终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事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戴潍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411716
开本
页数 297页
版次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8-04-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19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