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学地理视域下的两宋词坛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中国文学与地理之间的不解之缘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及至两宋,词与地理的关系更为密切。本书在文学地理的视域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探究两宋词坛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数理统计、文献史料为支撑,以词作为根基,以个案研究为切入点,以点带面,运用动态的、全局性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两宋词人与地理环境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分析地理空间对宋词题材内容、风格特点、词学思想、词人心态等方面的影响,总结其规律性特点,力求在时空共筑的生态环境中科学把握和研究宋词。
目录
引论
上编宏观研究
章宋词的题材内容与地理空间
节怀古咏史词:登临怀古地的分布及特点
第二节风土类题材:展现浓郁的地域民俗文化
第三节写景咏物词:呈现明显的流域文学差异
第四节羁旅仕宦词:空间移位与地域文化交流
第二章两宋词风与地理空间
节地理空间对宋词整体风格的影响
第二节地理空间对两宋词人词风的影响
第三节金源与南宋:南北词风不同论
第三章两宋词学观念与地理空间
节“词为艳科”观念与蜀地
第二节“自是一家”观点与密州
第四章乡土情结:文学地理视域下的词人心态之一
节北宋初期词坛的乡土情结
第二节北宋中后期词坛的乡土情结
第三节南渡词坛的乡土情结
第四节南宋中兴词坛的乡土情结
第五节南宋后期词坛的乡土情结
第五章恋阙情结:文学地理视域下的词人心态之二
节宋词中恋阙情结的丰富内涵
第二节两宋词人恋阙情结的表达方式
第三节乡土情结与恋阙情结关系试论
下编个案研究
第六章心恋魏阙,身在江湖——重绘《乐章集》的文学地图
节文学地图上的“帝京情结”
第二节从两浙路到淮南东路:选人心绪
第三节长江水运线上的漂泊之苦
第四节东南形胜:色彩明快的苏杭游宦词
第五节焦灼:文学地图上的思想情感
第七章此心安处是菟裘——文学地理视域下的苏轼词解读
节苏轼乡土情结的变化
第二节苏轼词学观念的演变与地理空间之关系
第三节苏轼大乡土观念的独特意义
第八章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清真词》中的文学地图及其词风变化
节行旅词中的青年漫游
第二节由汴京到溧水:词风的转变与成熟
第三节“年来减尽风情”:重返汴京和长安词
第四节清真词风转移与地理空间之关系
第九章从洛阳到嘉禾——地理空间对朱敦儒其人其词的影响
节《樵歌》中的洛阳情结
第二节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南奔词
第三节朱敦儒的隐逸情结与嘉禾
第四节自在的隐者:对距离的把握
第十章从齐鲁到信州——地理空间对稼轩词的影响及意义
节稼轩词中的齐鲁地域色彩
第二节信州山水与稼轩词
第三节南北文化融合中的稼轩词风
第十一章后村词与梦窗词——南宋后期词坛的两种文学地理空间范式
节立体与单一:两种人生图景
第二节开阔与狭窄:两类文学地理空间
第三节开放与内敛:两种词学观念
第四节不同书写范式与相同生成背景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学地理视域下的两宋词坛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长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069236
开本 16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5
出版时间 2020-06-01
首版时间 2020-06-01
印刷时间 202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434
CIP核字 2020081229
中图分类号 I207.23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2:5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