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叙事模式的现代转向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在考察电影叙事模式转化的历史进程中,发现了早期叙事传统的割裂以及现代叙事模式强势话语所带来的弊端。笔者在肯定叙事形式开拓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指出从历史语境、叙事伦理层面审视“形式革命”的内在驱动力,进而反思将中国电影叙事模式转换置于线性进化论的狭隘观念,并期待西方现代主义美学观念与中国本土经验、本民族文化心理的进一步融合。
作者简介
王跃,云南艺术学院影视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导演,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电影学博士。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业委员会理事、云南省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家学会会员。现任职于云南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担任编导系主任,期间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全文转载,主持并参与国家艺术基金重大课题、省部级课题8项;参与《滇越铁路:山海之间》《怒江魂》《五个关于青春的记忆》(执行导演)等影片的摄制,导演作品《草围》《不曾遗忘》获得云南省政府“中国梦云南美”优秀影片等奖励、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优秀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在广州国际纪录片节、IDFA、全国大学生民族题材纪录片影展入围并获得30余次奖励。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影戏”传统下电影叙事模式的转变:早期传统叙事模式赠变与
谢晋的渐进式叙事探索
第一节 “影戏”传统与叙事模式缠变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叙事探索:新时期以来的谢晋电影
第三节 费穆与谢晋电影中的叙事伦理转向
第二章 现代意识对传统电影叙事模式的改变
第一节 倒叙与闪回的时间处理对新时期叙事模式转型的影响
第二节 纪实性追求向度中的情节淡化
第三节 开放性意识对叙事结构的突破
第四节 叙事观念缠变的影响与时间转变的价值诉求
第三章 叙事模式的反叛:形式革命与空间革新
第一节 造型表意的叙事反叛
第二节 空间的“引申性意象”叙事:隐喻与象征
第三节 叙事观念嬉变的背后
第四章 叙事模式现代转向中的多元化探索:叙事空间、视点与结构
第一节 场面调度与心理写实主义
第二节 现代电影的限知视点与多视点叙事:从美学变革到文化意

第三节 不可靠叙述者的现身与情节结构的变化
第四节 关于视点与叙事结构变化的伦理思考:从传统伦理到现代伦

结语
附录:相关影片片目
参考文献
致谢
导语
本书是在王跃副教授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扩充而成的一本理论专著,书稿主要考察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叙事模式的转变,作者认为:一方面,在新时期初期的叙事探索中,谢晋、吴永刚等老一辈电影人在遵循传统叙事模式的基础上,开始渐进式的叙事探索。他们以中西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对话的观念重新思考谢晋电影叙事的可贵之处,理应视作现代电影叙事模式进程中的一个面向。另一方面,在追求"电影语言现代化"的过程中,西方的电影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叙事模式的现代转向。中国电影在叙事形态上不断超越和突破,其反叛性的激进姿态与现代性叙事的追求是不谋而合的,它确实为中国电影叙事模式突破传统单一的戏剧化模式奉献良多。书稿导向正确,逻辑严密,语言规范,对相关人员有参考价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叙事模式的现代转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649992
开本 16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9-12-01
首版时间 2019-12-01
印刷时间 201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336
CIP核字 2019276579
中图分类号 J905.2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7: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