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史学心机
内容
编辑推荐

读史的关键在于“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在史学中学会有心机,取史中的精华智慧为人生所用,弃其糟粕给人生以警示。

要专注于“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持不懈;体味“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豪气凌云;同时,也要警醒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哀。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内容推荐

历史之中饱含着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记载着炎黄子孙的辉煌业绩,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的遗产。既然历史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进行深入的挖掘。我们要专注于“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持不懈;体味“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豪气凌云;同时,我们也要警醒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哀。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21世纪,中国必将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世纪。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在中华民族欣欣向荣向前发展的时刻,谁不想成为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史册上留下自己的一世美名。智慧与奸诈并存,我们相信大家有能力、有智慧以史为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汲取、领会历史沉淀下来的经验,塑造一个完美的人生。本书对历史各个方面的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同时也注入了编者一些独到的见解,希望能给大家在为人处世方面提供有益的帮助,能在大家追求成功的旅途上为大家助上一臂之力。

目录

第一章 得人心者,方能得天下

1.流氓无赖也能得天下/3

2.施“仁”政,柔道中兴施“软骨法” /9

3.以卵击石,就是自不量力/13

4.舟不想被水覆,就不要让水起旋涡/16

5.失人心者失天下/19

第二章 诚信可以治国治人,失信则亡国亡身

1.无信,则不立/23

2.言不宿诺,千里赴约/26

3.成大事者必重一字——“信” /28

4.莫做奸商害人——害人胜于害自己/30

5.言不必信,行不必果/32

6.一诺千金,不违生死约/36

7.反叛之将焉有忠诚可言/38

8.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4l

第三章 功高要防震主: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1.叛亦死,不叛亦死/45

2.皇帝是狐狸,功臣不要自以为是/48

3.过河拆桥:里克伏剑/52

4.天下已定,良将何用/55

5.死不瞑目的大将军/58

6.不论忠奸,格杀勿论/60

7.隆科多:福兮祸之所伏/63

第四章 骄奢专横是亡身之窝

1.骄恣专横终丧身/67

2.夜郎自大,亡国亡身/69

3.骄奢之君也是败国之君/72

4.自满者败,自矜者愚/74

5.知财致害,何不早散之/76

6.天下“第一负恩人” /78

第五章 善将他人智慧为己用:一个好汉三个帮

1.不拘一格降人才——齐桓公举火拜贤/83

2.欲擒故纵——五张羊皮换群贤/87

3.瞒天过海——诸葛亮妙计收姜维/90

4.谁说书生不可拜大将/92

5.任人之道,重在不疑/94

6.人尽其才,书生建奇功/97

7.武帝用人,张弛有度/100

8.可用之才宜早用/102

第六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1.不识时务,何以复相/107

2.小人多识时务/109

3.识时务与行动并举/111

4.择主而事:不在浮华,在于远谋/115

5.奸佞小人的“三变” /118

6.汉家“第四杰”——官场不倒翁陈平/121

7.古代最杰出的“外交家” /124

第七章 红颜多是祸水:温柔乡,英雄墓

1.助纣为虐,妲己是亡纣之魁首/129

2.褒姒一笑而灭周天下/133

3.美人计:西施亡吴/137

4.“安史之乱”中的杨贵妃/142

5.儿女情长,天子气短/147

6.齐后主:不爱江山爱美人/152

7.英雄难过美人关/156

8.多情天子,轻佻嫖客/160

9.冲冠一怒为红颜/163

第八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为大才大智

1.朱棣佯狂伺机而起/169

2.慕容垂雌伏待变/171

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174

4.康熙:“忍”中奇才/178

5.屈辱之下的“史家绝唱” /181

6.“装疯扮傻”的军事家/187

7.司马懿:韬晦隐忍大师/193

第九章 奸臣误国论

1.口蜜腹剑是害人之奸/199

2.蔡京乱政还是徽宗败政/206

3.小人道长/209

4.桑维翰的媚事嘴脸/212

5.萧裕一箭三雕/215

6.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秦桧残害岳飞/218

第十章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刚愎自用,关羽失荆州尝恶果/225

2.知人知面不知心/229

3.“移花接木”害自己/231

4.吕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234

5.适可而止,过犹不及/237

6.关西名士,饮鸩而死/239

7.居功自傲,非全身之道/242

8.知过能改,善莫大焉/245

9.有“德”,人生便千古不朽/247

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51

11.士可死,民族气节不可丢/254

试读章节

谈到“楚汉相争”的这段历史,人们都会为项羽的失败扼腕叹息。也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认识,即刘邦是个流氓无赖。既然他是个流氓无赖,那又何以得天下呢?原来,得天下在“人心”而不仅仅在“仁德”,只要你用人得当,能够俘获民众之心,流氓无赖便是贵胄龙种。讲到此处,也许令无数读书人唯有一声长叹!

秦朝末年,由于秦二世的残暴统治,各地农民苦不堪言、怨声载道,纷纷揭竿而起,反抗秦朝的压迫和奴役。

在刘邦于沛县起兵的同时,原楚国贵族的后裔项梁、项羽叔侄也在吴中起兵(今江苏吴县)。他们杀了会稽郡守,很快组成了一支8000人的江东子弟兵。其他六国贵族也都纷纷起兵,自立为王。

六月(公元前206年),各部将领经过商讨,立了楚怀王的孙子心为楚王,定都盱怡(今江苏盱眙)。并同时约定:谁要是先攻取了关中,就可以在关中做王。经过连番征战,八月,刘邦攻入武关,向咸阳逼近。

十月,刘邦进入咸阳。当时他以“关中王”自居,准备住在宫中,好好享受一番。樊哙提醒他这样做将重蹈秦的覆辙,他却不以为然。因此张良又再次进谏说:“秦王朝的统治是残暴无道的,所以你才能进入关中。你想为天下除去残暴,自己首先就必须以朴素为资。现在刚刚入秦,不应安于享乐。樊哙讲的话虽有些难听,但‘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为了夺取天下,我希望你还是听从他的劝告。”这样,刘邦才听从了他们的劝告,“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

十一月,刘邦召集各县一些有名望的人士,向他们宣布:“我们这次人关,目的是要推翻秦的暴政。我们不会侵暴你们,不要害怕!你们苦于秦的苛法已经很久,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我曾与诸侯约定,先人关者做关中王,我应该做关中王。我现在和你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原来的秦法一律废除,但所有官吏和行政都保留。”刘邦派人和秦朝原来的官吏一齐到各县、乡邑去宣传。老百姓听说后非常高兴,纷纷带着牛羊酒肉来慰问义军。刘邦辞让说:“仓库里的粮食很多,我不能让你们破费。”老百姓听后更加高兴,唯恐刘邦不做关中王。

这时,一个名叫鲰生的谋士向刘邦献计说:“秦的财富十倍于天下,地形也很险固。现在听说章邯已经投降项羽,被封为雍王,王关中。他们如果来了,你恐怕就不能再做关中王了。你应该赶快派兵守住函谷关,不要让他们人关。”刘邦认为他的意见很对,于是派兵驻守函谷关。

项羽在消灭秦军主力后,也率军向关中进发。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二月,他来到函谷关。一见关门紧闭,听说刘邦已平定关中,项羽大怒,当即命当阳君英布攻破函谷关,接着率40万大军开到戏下(今陕西临潼东北戏水西岸)。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听说项羽正发怒,为了求封,就暗中派人向项羽告状说:“沛公欲王关中,让子婴做相国,把秦的珍宝都据为己有。”项羽一听,更是怒火中烧,加之谋士范增也劝项羽赶快除掉刘邦,因此他下令犒劳士兵,明天一早就向刘邦进攻。刘邦当时只有10万人,在兵力上完全处于劣势。在大难临头之际,刘邦却迎来了救星。这个救星就是项羽的叔叔项伯。项伯和刘邦的谋臣张良交往甚密,张良曾救过他的命。他听说项羽马上就要向刘邦进攻,就连夜驰入刘邦军中,想把张良带走。张良却对他说:“沛公有大难,我作为谋臣不能一声不吭就走,要走也得把这件事情告诉他。”刘邦听了大惊,要张良赶快考虑对策。张良说:“你现在应亲自去对项伯说你不敢背叛项王。”P3-4

序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波涛激流之中流逝了多少英雄故事,其中有成功的,抑或失败的;有欢乐的,抑或悲伤的。历史的脚步渐行渐远,带给我们的记忆也越来越模糊。然而,经过千百年的酝酿,它却给我们沉淀出最本质的东西:关于成功的经验,关于失败的教训。我们为成功者高唱赞歌,我们为失败者扼腕叹息;我们敬仰那些名垂千古的人,我们唾骂那些遗臭万年的人。在歌唱和叹息之间,在敬仰和唾骂之间,我们汲取了历史的教训,洗涤了自己的灵魂。我们踏着历史的踪迹,追寻着人生的真谛,探索着人生的方向;我们要以伟人为自己人生的目标,不齿于奸佞小人的肮脏行为;我们要学会怎样去追求成功,也应该学会怎样去避免失败。

历史之中饱含着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记载着炎黄子孙的辉煌业绩,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的遗产。既然历史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进行深入的挖掘。我们要专注于“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持不懈;体味“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豪气凌云;同时,我们也要警醒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哀。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21世纪,中国必将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世纪。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在中华民族欣欣向荣向前发展的时刻,谁不想成为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史册上留下自己的一世美名。智慧与奸诈并存,我们相信大家有能力、有智慧以史为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汲取、领会历史沉淀下来的经验,塑造一个完美的人生。本书对历史各个方面的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同时也注入了编者一些独到的见解,希望能给大家在为人处世方面提供有益的帮助,能在大家追求成功的旅途上为大家助上一臂之力。

编者

2007.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史学心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726230
开本 16开
页数 2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0: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