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 主要创新点
1.8 主要成果
参考文献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处理和测量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3 地表微地貌测量
2.4 小结
参考文献
3 不同植被格局下坡沟系统水蚀动力变化过程研究
3.1 不同植被格局条件下径流流速时空变化
3.2 不同植被格局条件下径流阻力时空变化
3.3 不同植被格局条件下径流剪切力时空变化
3.4 不同植被格局条件下径流功率时空变化
3.5 不同植被格局条件下侵蚀输沙特征
3.6 不同植被空间配置方式对水蚀动力过程调控机理
3.7 小结
参考文献
4 植被格局对坡沟系统侵蚀产沙调控作用试验研究
4.1 坡沟系统不同植被格局的蓄水减沙效益
4.2 间歇性降雨对径流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
4.3 植被格局对径流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
4.4 植被格局对径流流速的影响
4.5 不同植被格局下坡沟系统侵蚀微地貌变化研究
4.6 小结
参考文献
5 不同植被格局下坡沟系统泥沙来源变化研究
5.1 不同植被格局条件下侵蚀产沙差异性分析
5.2 植被格局下坡沟系统侵蚀产沙来源空间辨识
5.3 不同植被格局下坡沟系统侵蚀产沙来源解析
5.4 小结
参考文献
6 坡沟系统中植被配置的侵蚀动力学作用机制及其优化配置
6.1 不同植被配置下坡沟系统侵蚀空间格局变化
6.2 坡沟系统植被配置的侵蚀动力学作用机制
6.3 不同植被空间配置下坡沟侵蚀产沙关系
6.4 不同植被空间配置下植被水土保持功效
6.5 坡沟系统植被格局优化配置解析
6.6 小结
参考文献
7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临界地貌侵蚀产沙特征
7.1 材料与方法
7.2 BPANN模型与MLR 模型预测结果比较
7.3 流域侵蚀产沙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
7.4 流域临界地貌侵蚀产沙分段预测模型
7.5 临界地貌对流域侵蚀产沙的作用机理
7.6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