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鹿班比/双桅船经典童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双桅船经典童书》是一套专门为孩子们出版的书,每一本都特别优秀。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它们是精神的大餐,在这里将得到的是心灵的滋养、感情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本书为丛书之一,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费利克斯·萨尔腾的代表作之一。《小鹿班比》极富人性化的故事和生动的描写,几十年来使千百万读者激动、兴奋,甚至流泪,它是一部十分难得的老少成宜的作品。

内容推荐

森林中央一个十分隐蔽的地方,一头美丽的小鹿诞生了。妈妈的细心呵护,兔子、鼹鼠、猫头鹰等森林伙伴们的嬉戏陪伴,让班比充分体味到了生活的快乐和美好。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班比也逐渐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沉重……在神奇而又风险迭,出的大自然里,曾经天真无邪的班比渐渐学会了沉思,学会了独自面对生活的磨难……故事的最后,当有人闯入森林,屠杀他们的亲人,摧毁他们的家园时,班比挺身而出了,他带领伙伴们共闯难关,化险为夷,成了真正的丛林王子……

《小鹿班比》极富人性化的故事和生动的描写,几十年来使千百万读者激动、兴奋,甚至流泪;它是一部十分难得的老少成宜的作品。美国迪斯尼公司于1942年将它拍成了同名动画片,并荣获第十五届奥斯卡最佳电影主题曲、最佳电影配乐、最佳录音三项大奖,如今,“小鹿班比”早已是家喻户晓,它的形象同《米老鼠和唐老鸭》《狮子王》等迪斯尼公司的卡通造型一样,成了人们心中的永恒至爱。

目录

1.班比诞生了

2.找到伙伴

3.雷雨过后 

4.妈妈走了 

5.班比看见了大王

6.小王子死了

7.孤单

8.三只手的恐惧

9.美丽的角 

10.喜欢法丽纳

11.险境逃生

12.戈博回来了 

13.往事

14.玛伦娜来了

15.寻找老鹿

16.隔阂 

17.可怜的戈博

18.学会生活

19.班比受伤了

20.灰林鹗的郁闷

21.沉思

22.一件可怕的事

23.老鹿的祝福

附录

关于作者

关于这本书

“成长”是怎样炼成的(阅读指导)

试读章节

那个母亲没注意到喜鹊已飞走。她在认真地为新生儿梳洗。她用自己的舌头舔孩子的身体,这一举止充满了温暖的抚爱,也充满了深深的亲情。

那小家伙有点儿跌跌撞撞;他那红色的皮肤皱巴巴的,上面还有许多小白点;他那嫩嫩的脸看上去仍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

四周生长着榛树、橡树、高高的槭树以及山毛榉。地上到处是已经凋谢的紫罗兰的叶子;草莓正盛开着鲜艳的花朵。太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洒在大地上。整个森林回荡着各式各样的鸟儿的呜叫声:野鸽的咕咕声,乌鸫的啾啾声以及老鹰尖厉的啼叫声。它们响彻整个森林上空。

小鹿对这些鸟儿唱的歌儿一窍不通,对他们的话儿也毫无反应;他只知道紧紧地偎依在母亲的身旁,饥渴地到处寻找着生命之源。

在他吮奶的时候,母亲一边抚摩他,一边喃喃地说:“班比,班比。”

母亲在给班比喂奶的时候,还不时地抬起头,呼吸空气:然后还会吻她的孩子,使他安静下来,使他感到幸福。

“班比。”她一遍又一遍地嘀咕着,“我的小班比。”

现在是初夏时节,一棵棵树在蓝天下静静地站立着,灌木在争相吐艳,到处弥漫着树叶的清香。蜜蜂从早到晚在欢快地歌唱,马蜂在嗡嗡地呜叫,山蜂也嗡嗡地从这充满芳香的寂静的森林里飞过。

班比最初的童年就是在这些日子里度过的。

他尾随母亲来到一条狭窄的小路上,小路穿过灌木丛延伸开去,走在这种小路上,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劲儿。茂密的树叶温柔地从他的胁腹问拂过。整个森林中,这样的小路随处可见,它们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母亲对这些小路都很熟悉,哪条路在哪里分岔,她总是一清二楚的。

班比脑子里的问题很多,他爱向母亲提问题。对他来说,不断地提问是最开心的事情。对自己那些无休无止、轻而易举提出的问题,班比一点儿也不感到奇怪;这些问题使他心醉神迷,他总是好奇地等待着答案。有时候他没有听懂母亲说的话,也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因为这样他又可以继续提问了,只要他想提问的话;有时候他没有接着提问,这是因为他觉得这样也不错,他可以对那些问题认真思考了。有时候他觉得,母亲故意不把她所知道的全都说给他听。

P2-3

序言

儿童文学到底有什么用

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文轩

多少年前,在山东烟台的一次全国性的会议上,我提出了一个观点:儿童文学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前几年,我将这个观念修正了一下,作了一个新的定义: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我现在更喜欢这一说法,因为它更广阔,也更能切合儿童文学的精神世界。

换一种说法:儿童文学的目的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

这套“双桅船经典童书”,选择的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它们无疑是精神的大餐。这些书就是我所说的那种可以为人类提供良好人性基础的书。这些书,是书中之书。我曾称这样的书为王书。

我们现在先来说一说这所谓的良好的人性基础都到底有哪些基本面——

道义感。

文学之所以被人类选择,作为一种精神形式。当初就是因为人们发现它能有利于人性的改造和净化。文学从开始到现在,对人性的改造和净化,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在现今人类的精神世界里,有许多美丽光彩的东西来自于文学。在今天的人的美妙品性之中,我们只要稍加分辨,就能看到文学留下的痕迹。没有文学,就没有今日之世界,就没有今日之人类。没有文学,人类依旧还在苍茫与灰暗之中,还在愚昧的纷扰之中,还在一种毫无情调与趣味的纯动物性的生存之中。

文学要有道义感,儿童文学更要有道义感。

必须承认固有的人性远非那么可爱与美好。事实倒可能相反,人性之中有大量恶劣成分。这些成分妨碍了人类走向程度越来越高的文明。为了维持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人类中的精英分子发现,在人类之中,必须讲道义。这个概念的生成,使人类走向文明成为可能。若干世纪过去了,道义所含的意义,也随之不断变化与演进,但它却也慢慢地沉淀下一些基本的、恒定的东西:无私、正直、同情弱小、扶危济困、反对强权、抵制霸道、追求平等、向往自由、尊重个性、呵护仁爱之心……这些道义的旗帜性内涵。与其他精神形式(如哲学、伦理学等)一道,行之有效地抑制着人性之恶,并不断使人性得到改善。

情调。

文学似乎比其他任何精神形式都更有力量帮助人类养成情调。“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文学能用最简练的文字,在一刹那间,把情调的因素输入人的血液与灵魂。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泰戈尔、海明威、屠格涅夫、鲁迅、沈从文、川端康成……一代一代优秀的文学家,用他们格调高贵的文字。将我们的人生变成了情调人生,从而使苍白的生活、平庸的物象一跃成为可供我们审美的东西。

情调改变了人性,使人性在质上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而情调的培养,应始于儿童。

情调应该属于审美范畴。

我的看法是一贯的,在我的意识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我认为关感的力量、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但只有一个东西是不会衰老的,那就是关。然而,在现在中国的语境里面却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美”成了一个非常矫情的字眼。这是非常非常奇怪的。 我横竖想不通:人们到底是怎么了?对美居然回避与诋毁,出于何种心态?难道文学在提携一个民族的趣味、格调方面,真是无所作为、没有一点义务与责任吗?

成人文学那里,我们就别去管它了,由它去吧。儿童文学这一块,我们还是要讲一讲的。不打这个底子不行。没有这个底子,人性是会很糟的。

美育的空缺,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失误。这一失误后患无穷。蔡元培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时,在全国第一次教育讨论会上,提出五育(德育、智育、体育、世界观教育、美育)并举的思想,其中就有美育。但美育的问题引起激烈的争论,几乎被否定掉了。后来仅仅是作为中小学的方针而不是作为全国的教育方针被肯定下来。再后来,对美育的理解日趋狭窄,到了最后,仅仅将它与美术、音乐等同了起来。在蔡元培看来,五育为一个优质人性培养的完美系统,德育、智育、体育为下半截。世界观、美育为上半截。然而,这上半截被腰斩了。中国的教育系统成了一个残缺的系统。

情感教育。

古典形态的文学,始终将自己交给了一个核心单词:感动。古典形态的文学做了多少世纪的文章,做的就是感动的文章。而这个文章,在现代形态的文学崛起之后,却不再做了。古典形态的文学之所以让我们感动,就正是在于它的悲悯精神与悲悯情怀。

人类社会滚动发展至今日,获得了许多,但也损失或者说损伤了许多。损失、损伤得最多的是各种情感——激情、热情、同情……

甚至是在这种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中长大的儿童(所谓的“新新人类”)都已受到人类学家们的普遍担忧。而担忧的理由之一就是同情心的淡漠(他们还谈不上有什么悲悯情怀)。我们已看到,今天的孩子,似乎已没有多少实施这种高尚行为的冲动了。

种种迹象显示,现代化进程并非是一个尽善尽关的进程。人类今天拥有的由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种种好处,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情感的弱化就是突出的一例。 我们如此断言过:文学在于为人类社会的存在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性基础。而这一“基础”中理所当然地应包含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悲悯情怀。

若从上面所说到的这三个基本面来考量,这些选在“双桅船经典童书”中的作品是最理想的范本。它们在三者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也是人的平衡,人类的平衡。

书评(媒体评论)

这些经典作品是人类高尚心灵的印记。我们从这些经典作品中,所得到的是心灵的滋养、感情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阅读这些经典作品,可以使童年的阅读成为一生永恒的快乐。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 金波

   

这套“双桅船经典童书”,选择的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它们无疑是精神的大餐。这些书就是我所说的那种可以为人类提供良好人性基础的书。这些书。是书中之书。我称这样的书为王书。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曹文轩

   

这是一套专门为你们出版的书。每一本都特别优秀。它们都是人类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家写的,流传了很多年。让全世界的孩子们快乐了、感动了。长大以后回味着继续快乐和感动……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 梅小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鹿班比/双桅船经典童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奥地利)费利克斯·萨尔腾
译者 裴莹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468447
开本 32开
页数 1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9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1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21.88
丛书名
印张 4.75
印次 4
出版地 上海
190
12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