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昆虫记(插图导读本)/世界经典科学名著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在运送过程中,总会遇到险峻的斜坡。甲虫一步步艰难地推动着这个沉重的圆球,只要有一步闪失,这个球体就会失去平衡,所有的劳动也就都白费了:球和甲虫会一起滚下来。然后它会再爬上去,但很快又滚了下来,它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向上爬。刚开始一根小草就能将它绊倒,一粒光滑的小石头也会让它失足。有时需要经过超过二十次的努力,才能战胜障碍,获得最后的成功;有时它不得不承认这些努力是白费的,转而寻找其他较平坦的路。

蜣螂运送珍贵的圆球,并不总是独自行动——经常会有同伴找上门来。当一个甲虫做好了球,离开作业场地,开始推动收获品的时候,它的同伴就会丢下自己的工作,跑到正在滚动的圆球那里,去帮助这位收获颇丰的主人。主人当然很愿意接受这样的帮助。但它的同伴并不是真正来帮忙的,而是一个强盗。因为独自制作圆球,不仅十分辛苦,而且还需要相当大的耐心。而偷一个成品,或者强行到邻居家吃顿饭,就省力多了。

强盗行为随处可见。有时,不知从哪儿飞来一个强盗,会用强壮的身体将主人打倒,然后高高地站在球上,双臂靠近胸口,保持战斗的姿态。如果主人站起来抢球,强盗就会挥动双臂,打在对方的后背上。主人会再次爬起来不停地摇晃这个球,直到强盗失足掉下来。它们的战斗继续进行着,两只甲虫互相拉扯着,身贴身,胸靠胸,腿部不停地互相缠绕、分开,头顶的角盔冲撞、摩擦……如果胜利的甲虫占领了球顶,失败的甲虫只能再回去重新制作一个小弹丸。

偶尔,盗贼也会牺牲一些时间,利用狡诈的手段行骗。它假装帮助圆球的主人搬动食物,但事实上它却把身子贴在圆球上,随着圆球滚动。到了食物的储藏地点,当主人用它那尖利的头顶、有齿的腿向下挖洞时,那贼就会抱着球装死。土穴越挖越深,努力工作的甲虫偶尔也会到地面上巡视一番,这时球旁睡着的甲虫就会一动不动。有时主人很久没有回来,那强盗就会把球飞快地滚走,像小偷怕被人捉住一样。假如主人发现了它的偷窃行为,它马上就会变换位置,就像在阻止球滚向斜坡一样。于是两个“好伙伴”又合力将球搬回来,就像没有发生过任何事一样。如果那贼带着圆球逃跑了,主人只好无奈地接受这个事实,它摸摸自己的脸颊,飞走了,准备再做一个圆球。我既羡慕又嫉妒它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它终于把食物储藏好了。圣甲虫的储藏室一般建在土质疏松的沙土上,像拳头般大小;一条短道通向地面,宽度正好可以让一个圆球通过。它把食物放好后,就会用杂物把进出口堵住,佳肴几乎充满了整个空间。圣甲虫的后背靠在墙上,肚皮贴着食物,没日没夜地吃着,甚至可以一到两个礼拜都不停止。

我之前说过,古埃及人认为圣甲虫的圆球中有它们的卵。我已经证实这不是正确的说法。而且有一天我碰巧发现了甲虫卵的住处。

有一个牧羊的孩子,经常来帮助我。六月的一个周末,他给我带来了一个外形像梨一样的奇怪东西,它因腐朽变成了褐色,但外壳还是很坚固的。他对我说,这里面肯定有一个卵,因为他曾经把一个这样的梨挖碎了,那里面就有一粒白色的像麦粒一样大的卵。

第二天天刚亮,我们两个就出去调查这个事情。我们没用多长时间就找到一个甲虫的土穴,有一堆新鲜的泥土覆盖在这个土穴上边。我的同伴一直在用小刀努力地挖土,我则趴在地上,仔细观察着有没有什么东西被挖出来。在挖出的潮湿泥土中,我发现了一个制作精良的梨。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个母甲虫的精制作品。

我们继续寻找,又发现了另一个土穴。在这个土穴中也有一个梨,而且有一个母甲虫紧紧地抱着它。毋庸置疑,这个梨就是蜣螂的卵。在这个夏天,我至少发现了一百个这样的卵。这个像球一样的梨,是用人们丢弃在田野上的废物制作的。当蛴螬(蛴螬,金龟甲的幼虫,别名白土蜀、核桃虫。成虫通称为金龟甲或金龟子。此处指蜣螂的幼虫。)破卵而出的时候,还不能自己找吃的,所以母亲将它放在食物里面。

卵被放置在梨比较狭窄的那端。无论是植物或者动物,都是需要空气的。如果蜣螂的卵放在梨的后部,就会被闷死,因为这里的材料非常紧密,外边还包裹着硬壳。所以母甲虫精心制作了一个透气的小空间,有薄薄的墙壁,供小蛴螬居住。

给梨的大头部分包上硬壳,也是非常有用的。蜣螂的地穴非常热,温度甚至可以达到沸点,在这种温度下,食物在三四个礼拜后就会变得异常干燥、不能食用了。如果第一顿饭的食物不够柔软,幼虫就会被饿死。八月里,我陆续发现很多这样死去的幼虫。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母甲虫就会使出所有力量,用它健壮的前臂把梨子的外壳压得极硬,就像栗子的外壳一样,这样做可以抵抗外面的高温。

我通过对甲虫在巢里工作情况的观察,知道了它的梨子的制作过程。它会把自己关闭在地下专心致志地干活。收集建筑材料通常有两种办法。一般情况下,甲虫用最普通的办法搓成一个球,推到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它要做的只是捆绑材料、运进洞,但接下来的工作,却非常稀奇。有一次,我看见它把一块不规则的材料运到地穴里,第二天这不规则的材料就变成了一个精致的梨。梨与地板的结合部分,覆盖着细沙。其他部分,已经被打磨得像玻璃一样光滑。它制作这个梨时,也是用大足慢慢敲打,就像之前在阳光下制作圆球一样。

我把泥土装进大口玻璃瓶中,在工作室里为母甲虫做了一个人工地穴,通过留下的小孔观察它的工作过程。P3-5

目录

卷一

 蜣螂

 圆球

 梨

 甲虫的生长

卷二

 蝉

 蝉和蚁

 蝉的地穴

 蝉的音乐

 蝉的卵

卷三

 萤

 它的外科器具

 蔷薇花饰物

 它的灯

卷四

 石蚕

 暴徒的袭击

 潜水艇——石蚕

卷五

 螳螂

 螳螂的捕食

 螳螂的爱情

卷六

 蟋蟀

 家政

 住宅

 乐器

卷七

 泥水匠蜂

 选择造屋的地点

 它的建筑物

 它的食物

 它的来源

卷八

 被管虫

 衣冠整齐的毛毛虫

 良母

 聪明的裁缝

 西班牙犀头的自制

卷九

 两种稀奇的蚱蜢

 恩布沙

 白面孔螽斯

卷十

 蛴螬的冒险

 蜂螨

 第一次冒险

 第二次冒险

卷十一

 开隧道的矿蜂

 温厚长者和小强盗

 老门卫

卷十二

 黄蜂

 它们的聪明和愚笨

 它们的几种习性

 它们的悲惨结果

卷十三

 娇小的赤条蜂

 袭击毛毛虫

卷十四

 蜜蜂、猫和红蚂蚁

 蜜蜂

 猫

 红蚂蚁

卷十五

 松毛虫

 毛虫队

 松毛虫能预测天气

卷十六

 樵叶蜂

 采棉蜂和采脂蜂

 捕蝇蜂

 孔雀蛾

 蜘蛛离乡

 狼蛛的家庭生活

 狼蛛塔蓝图拉

 蟹蛛

 寄生虫

 新陈代谢的工作者

 找枯露菌的甲虫

 西西斯

 天牛

 白蝎

 埋粪虫

 食粪虫

 食尸虫

 胭脂虫

 菜青虫

 坚果象

 松蛾

内容推荐

法国作家法布尔通过数十年的时间,对自然界的各类昆虫做了深入的研究,穷毕生心血写成了这部集文学和科学于一身的《昆虫记》,此书既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也是一章讴歌自然与生命的宏伟诗篇。自问世后已被译成五十多种语言流传于世界各地,且久盛不衰。

《昆虫记(插图导读本)》针对青少年读者,根据原文精心翻译,内容全面,语言通俗。不仅保持了作者严谨的写作思路,还竭力体现了作者在原著中充满爱的语言。《昆虫记(插图导读本)》专业而不晦涩,通俗而不乏味,充满了灵性与智慧!在书中,自然界的昆虫应有尽有,它们的生活起居,它们的饮食习惯,它们的习性爱好,它们的五彩缤纷与活灵活现,读者都可以在这里一览无余。可以说,本书是青少年不可缺少的一本大自然百科读物。

编辑推荐

经历一个多世纪,启迪无数童蒙稚子,一部不朽的世界科学经典!

在这本《昆虫记》中,法布尔以其充满爱的语言向人们描绘了一个异彩纷呈的昆虫世界。在这里,每一种昆虫:蜜蜂、蜘蛛、螳螂……它们的习性、工作、繁衍、死亡……都活灵活现,充满了灵性与智慧!

《昆虫记(插图导读本)》针对青少年读者,根据原文精心翻译,内容全面,语言通俗。不仅保持了作者严谨的写作思路,还竭力体现了作者在原著中充满爱的语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昆虫记(插图导读本)/世界经典科学名著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法布尔
译者 李上卿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404996
开本 16开
页数 2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Q96-49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40
16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法布尔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0:5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