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许党报国 民族脊梁
内容
编辑推荐

 “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吗?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当航空英模罗阳被评为201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时,颁奖词如是说。

作者简介

 柏万良,1959年10月生于北京,男,硕士,编审,中共党员。1977年在北京房山县大紫草坞公社北方大队插队。1979年在二机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党委宣传部工作。2001年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办副主任、党委办主任、纪委办主任,2002年任中国出版集团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主任、纪委副书记,工会副主席。2013年至今,任新华书店总店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图书馆报》《新华书目》《国际出版周报》总编辑。

内容简介

《许党报国 民族脊梁》一书,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了八位科学家在民族解放战争、国内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是如何不忘初心,矢志不移地践行科技救国、科技报国、科技强国,为中华民族复兴砥砺前行的,这八位科技专家,用自己的理想和智慧、担当和忠诚、生命和奉献,成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的时代先锋、民族英雄、人民楷模。

目录

插图
序言
时代的旋律 永恒的乐章——记自动控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专家蒋新松院士
我所了解的陈景润院士——纪念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景润八十五周年诞辰
不忘初心 鞠躬尽瘁——记人民军队兵工事业的开拓者刘鼎
追求真理 科技报国——记我国著名的化学工程专家侯祥麟院士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记为地球做CT、MR的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
多彩的人生 丰硕的成果——记“中国海洋地质之父”刘光鼎院士
他用生命放飞中华“飞鲨”——记以身殉职的中国航空英模、时代先锋罗阳同志
热爱祖国 献身科教——记我国高分子专家、核化学家汪德熙院士
后记

精彩书摘

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样,人的生命也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对待生命质和量的态度,是人生观的反映。
  “科学工作者是没有八小时工作制的。如果一个人对社会什么贡献也没有,就算是长寿又有什么用?生命是有限的,但让有限的生命发出更大的光和热,让生命更有意义,这是我的夙愿。我生命的意义就是为祖国和科学献身。只讲生命的质量,不求生命长短的数量。活着干,死了算!”这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原所长、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与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蒋新松院士经常说的一句话。1997年伊始,滴水成冰的东北大地是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因超负荷劳动,蒋新松的糖尿病、心脏病日趋严重。同事们、领导们把他送进了医院。高干病房整洁宁静,但他的心情却无法平静:“863”计划、清华大学的授课大纲、国有大中型企业“九五”技改攻关项目、太平洋上6000米水下机器人的工作进展……让他的心飞出了医院,飞出了国门。面对这位特殊的病人,医院在无奈之下破例同意蒋新松把计算机“请进”病房。手一接触键盘,他的心就平静了,开始全身心地与电脑“对话”。病房里不时响起嗒嗒嗒嗒节奏欢快的击键声,好似为漫天飞舞的瑞雪伴乐。在欢快的击键声中,在电脑吞吐他的指令和思想的过程中,蒋新松的身体得到了较快的恢复。
  1997年3月中旬,蒋新松踏着春风赶赴北京,同各界人士交流和探讨如何采用高科技解决事关共和国兴衰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的问题。站在国际科技和经济的制高点上,他渐渐形成了新思路。3月12日,他参加了“863”计划会议,当天午夜12点他给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写信,建议“拿出一点钱,开展先进制造方面的预研,如能先走一步,就能领先”。3月15日,他将一份20万字、有关发展新兴产业的建议报告报给了国家科委。3月17日,他又撰写了《肩负时代的使命 迎接信息时代新的工业革命》的报告。3月19日,清华园的学子们本以为四处奔波、十分疲倦的蒋老师难以登台为他们讲课了,然而,蒋新松却准时地走上了讲台。精彩的学术报告似清泉、似春风滋润和吹拂着学子们一颗颗兴奋、进取的心灵,赢得了掌声阵阵。
  在京的十几天中,他的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的:白天,他像不知疲倦的拓荒牛,在大学、企业、研究所勤奋地耕耘;夜晚,他坐在计算机前继续描绘着科学的蓝图,以一个战略科学家的目光,审视着、修改着依靠科技改造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新途径——一种把现代高科技的敏捷制造技术和新型的虚拟企业动态结合的方式。这个方案在他的头脑中定格、成形。

前言/序言

 序言
  在我国,“科学”一词是舶来品,植入华夏大地的一个多世纪以来,牵引着中华民族驶向复兴的彼岸。时至今日,说起科学,人们还往往把它理解为科学知识,其实它还包括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统领,体现在思想、言行等方面。
  把握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规律,确保持续不断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发明,立足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是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不竭动力。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用别人的昨天来憧憬我们的明天,只有我们做到引领科技发展、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站在全球产业链的上游,掌握国际竞争和民族发展的主动权。因为在国家利益冲突、民族矛盾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金银买不来核心技术,必须得靠自己的发展。
  社会上出现的浮夸浮躁、诚信缺失、急功近利等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核心是科学精神的缺失。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结晶,包括批判质疑、求真务实、不懈探索、勇于创新、兼容并蓄、宽容失败等特质。
  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的工作永远在路上。这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业,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以,科学精神必须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风尚。
  科技人员的工作益世惠民,功在国家、民族。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见证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局中人”。许多默默奉献的科技人员,在科学精神这面旗帜的引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不知道自己是英雄,却无怨无悔地从事着英雄的事业,他们是真正的民族英雄。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奉献;不一样的事迹,一样的传承。不变的,是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报国情怀和强国行动。
  让科学精神盛行起来,让理性智慧飞扬起来,让科学理性成为主流文化。科技工作者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明星之际,才是中华民族真正崛起之时。
  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时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高举科学精神的旗帜,更要形成崇尚科学的文化氛围。《许党报国 民族脊梁》一书,将让人们近距离了解几位科学家不忘初心、矢志不移地践行科技救国、科技报国、科技强国的感人故事,了解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砥砺前行、不懈奋斗、用生命谱写光辉篇章!
  现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己。过去我们勒紧裤腰带,咬紧牙关,还创造了两弹一星。因为我们发挥了另外一个优势,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主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下一步科技的攻关要摒弃幻想,靠我们自己。
  ——习近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许党报国 民族脊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柏万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261764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0-07-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