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际文凭教育的中国研究与实践
内容
作者简介
彭正梅,安徽六安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曾留学德国和美国,长期致力于比较教育学、德国和美国教育学、西方教育哲学、知识论、比较课程论与教学论研究。译著颇丰,至今已出版二十余种。
目录
第一部分 国际文凭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政策的本土演绎: 倡议联盟的视角——基于美国国际文凭
课程发展的思考
国际文凭教育在德国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日本国际文凭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政策选择
融合与独立: 国际文凭教育与澳大利亚国家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
第二部分 国际文凭课程的中国实践及研究
TOK课程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S市X学校为例
澳大利亚IB数学教材与我国高中人教版教材的比较研究——以概率统计为例
浅谈数学实验在IBDP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为了深度理解“科学的本质”: IBDP化学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PYP课程如何支持自我调节学习——学习环境视角的研究
成为探究者——IB小学、中学、高中结业探究项目的研究
借鉴PYP,促进国家课程创新实施的实践研究
中国PYP学校的筹建与本土化发展研究: 以上海协和双语学校国际融合
部为例
IBPYP在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中的发展探索——以上海虹桥国际外籍人员子女
学校为例
第三部分 国际文凭教育中的中文教育研究
IB语言观与IB语言教学
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IBDP中文教师自主性发展
IBDP文学研究论文写作教学研究
IBDP中文Ab initio词汇多角度考察
浅谈IBDP母语文学课程对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第四部分 国际文凭课程的教师培养
基于IBEC大学的国际文凭教师培养体系研究
IB教师之核心素养及培养模式
全球化背景下教师国际思维发展的意蕴、困境与路径——基于IB课程
教师的考察
国际汉语教学的IB师资培养——以香港教育大学为例
融合中西: 行走在研究与实践中的GCIE——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师证书项目
后记
导语
本书分国际文凭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国际文凭课程的中国实践及研究、国际文凭教育中的中文教育研究和国际文凭课程的教师培养四个部分,汇集了国际比较教育学者、国际汉语研究者和国际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者对国际文凭课程的哲学、教学、评价和教师发展的研究。本书意在为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国际教育的同仁提供来自中国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观察,同时也对很多关心国际教育的公办教育者、政策研究者提供思考基础。
内容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的当下,如何坚持基础教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我为主、兼容并蓄”的原则,借鉴国际教育经验,做强中国教育,服务党和国家的战略大局,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本书聚焦国际文凭教育来回应这一问题。本书从四个方面——国际文凭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国际文凭课程的中国实践及研究、国际文凭教育中的中文教育研究、国际文凭课程的教师培养——呈现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数学教育、国际汉语教育领域的学者对这一风靡世界的国际课程的深入观察和审慎思考,并获得了香港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国际文凭教师项目团队的支持,一些国际文凭学校中富有洞见的一线校长、研究者和实践者也为本书提供了宝贵的成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际文凭教育的中国研究与实践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健//郑太年//彭正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6006209
开本 16开
页数 2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3
出版时间 2020-09-01
首版时间 2020-09-01
印刷时间 202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70
CIP核字 2020114323
中图分类号 G51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61
185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