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国汉学家海陶玮对陶渊明的研究和接受
内容
内容推荐
詹姆斯·罗伯特·海陶玮(James Robert Hightower,1915—2006)生前长期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是美国本土“第一位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是“美国汉学届的泰斗”和“研究中国文学著篇的权威”(康达维,1994)。本书在全面搜集美国哈佛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所藏档案文献和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分析海陶玮在陶渊明诗文研究方面的贡献以及对陶渊明思想和生活方式的接受,揭示海陶玮的陶渊明研究在世界陶学史和西方汉学史上的重大影响以及对国内陶学的借鉴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刘丽丽,女,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业博士,美国犹他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中外文学关系和英美汉学研究。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海陶玮三篇陶学论文的贡献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陶潜的赋》
一 陶渊明辞赋的“因袭”和“开创”
二 “《归去来兮辞》开创个人表达传统”之辨析
三 对陶学公案《闲情赋》的回应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陶潜的饮酒诗》
一 还原“寄酒为迹”之“迹”
二 解读陶渊明饮酒诗的路径
三 建构陶渊明研究的认知和范例
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陶潜诗歌中的典故》
一 典故解读中的古今中外
二 从“作者用典”到“读者解典”
三 七类典故的翻译策略
第四节 三篇陶学论文的贡献
一 开启英语学界的中文辞赋和陶学研究
二 奠定英语世界解读陶渊明的基调
三 启发英语世界的典故研究
第二章 海陶玮《陶潜诗集》译注的特色
第一节 翻译的特色
一 笺注翻译
二 忠实达意
第二节 注释的特色
一 语文分析
二 修辞阐释
三 互文比照
第三节 评论的特色
一 中西比较
二 独特评析
三 谨慎存疑
第四节 《陶潜诗集》的价值与局限
一 中西兼容的译介理念
二 开启陶学从翻译到研究的阶段
三 整体评介和美学赏析的不足
第三章 海陶玮的“陶渊明式”生活
第一节 海陶玮归隐田园的心理动因
第二节 海陶玮简朴本真的个人生活
第三节 海陶玮书酒会友的人际交往
第四节 陶渊明的美国“知音”
一 初遇陶诗
二 “知音”之旅
三 美国知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海陶玮年谱
二 海陶玮作品分类年表
三 哈佛大学档案馆藏海陶玮档案目录和图影
四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馆藏海陶玮原始书信和报刊文献影印件
后记
导语
海陶玮的出现,使美国的中国文学研究进入了专业阶段。面对这位先驱和奠基人留下的丰厚遗产,丽丽选择陶渊明作为切入点,是非常明智的。海陶玮的陶诗翻译和研究开始早、起点高,在西方学界影响巨大,集中体现了他的学术成就。更为难得的是,他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态度受到了陶渊明的深刻影响,学术研究内化为自身血脉,构成了西方汉学界一道独特的风景。本书关于这一问题的论述,是一大亮点。
本书以陶诗的翻译和研究为中心,其他方面,如海陶玮对宋词的研究、在哈佛的教学、与叶嘉莹先生的交往等,今后都可以单独写成论文乃至另一本专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国汉学家海陶玮对陶渊明的研究和接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丽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67882
开本 16开
页数 3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20-08-01
首版时间 2020-08-01
印刷时间 202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560
CIP核字 2020119313
中图分类号 K837.125.81
丛书名
印张 2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2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8: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