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诺贝尔经济学奖(40年经济之声)
内容
编辑推荐

以学术的眼光看诺奖,用通俗的话语聊经济。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斯德哥尔摩的经济之声,感悟经济学大师们的思想与智慧。

纵观20世纪至今的经济学发展,在凯恩斯之后,为经济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中,既有我们耳熟能详的保罗·萨缪尔森、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等这样的大师,也有一批我们相对而言有些陌生的学者。他们因为自己对经济学的贡献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无论您在阅读这本小书之前,对他们是否熟知,但相信您在翻阅完后,您将对他们,包括他们一些未能获奖的合作者们产生敬意,因为他们是人类文明历程中的一块块基石。

内容推荐

相比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而言,经济学本身其实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学问,早在古希腊人,色诺芬就提出了“经济”一词。中国作为一个泱泱文明古国,虽说二干多年来的封建王朝历来重农抑商,但像秦始皇统一六国货币这样的举措,至少在货币史上也有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历史的滚滚车轮驶离黑暗的中世纪,伴随着欧洲文艺复兴的点点光亮,经济学也开始像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那样,拥有属于其自身的科学体系。

1776年《国富论》的问世,成就亚当·斯密西方经济学鼻祖的地位,也掀开经济学研究科学化的序幕。其后,大卫·李嘉图、杰罗米·边沁、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直到后来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卡尔·马克思等一大批先贤哲人都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设立于196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虽然无法颁给上述任何一位经济学大师,但他们的名字同样值得我们铭记。

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从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到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再到当下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无数经济学流派出来解释当前的经济现象,却又被其后的现实所制约。从古典学派到凯恩斯主义,再从新古典学派到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似乎总是在矛盾中艰难曲折地前行着,而经济学本身又似乎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供给与需求,市场与计划,开放与封闭,增长与停滞,繁荣与衰退……正因如此,经济学的科学之美恰恰体现在对均衡点的寻求之中。

纵观20世纪至今的经济学发展,在凯恩斯之后,为经济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中,既有我们耳熟能详的保罗·萨缪尔森、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等这样的大师,也有一批我们相对而言有些陌生的学者。他们因为自己对经济学的贡献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无论您在阅读这本小书之前,对他们是否熟知,但相信您在翻阅完后,您将对他们,包括他们一些未能获奖的合作者们产生敬意,因为他们是人类文明历程中的一块块基石。

目录

梭子——诺贝尔经济学奖漫谈

阅读导引:1969-1973年

 1.开山之作

 2.一代宗师

 3.独辟蹊径

 4.环环相扣

 5.投入产出

阅读导引:1974-1979年

 6.水火相容

 7.殊途同归

 8.包罗万象

 9.二龙戏珠

 10.以小见大

 11.异曲同工

阅读导引:1980-1989年

 12.承前启后

 13.化险为夷

 14.运筹帷幄

 15.恰到好处

 16.精打细算

 17.周而复始

 18.克己奉公

 19.日新月异

 20.一脉相承

 21.继往开来

阅读导引:1990-2000年

 22.金融创新

 23.科斯定理

 24.以人为本

 25.计量新法

 26.博弈大师

 27.理性预期

 28.信息难题

 29.金融工具

 30.贫困鏖战

 31.欧元之父

 32.微观计量

阅读导引:2001-2007年

 33.信息大师

 34.另类一年

 35.宏观计量

 36.滞胀求解

 37.冲突合作

 38.神秘曲线

 39.机制设计

 40.名至实归

并非尾声

附录:诺贝尔经济学奖(1969-2008年)

参考文献举要

后记

试读章节

197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在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做出杰出贡献的英国人约翰·希克斯(John R.Hicks)和美国人肯尼斯·约瑟夫·阿罗(Kenneth J.Arrow)。

提到均衡理论,不得不说到它的鼻祖——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1874年,瓦尔拉斯提出了一般均衡这一概念。瓦尔拉斯通过建立方程式用数学推导的方式,阐明了在复杂的经济活动中,价格、产量以及收入之间的关系。

1939年希克斯出版的《价值与资本》(Value and Capital)一书给一般均衡理论带来了新的活力。希克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均衡模型,其中包括商品、生产要素、货币等等诸多变量。由于牢牢把握住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希克斯对外生变量的变化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可能性比先前的研究更进一步。比如,当某地发生灾害时,消费者的偏好发生怎样的变化,生产者的预期价格发生怎样的变化,以至于这些变化如何影响到价格、产量乃至就业率、利率等等诸多问题。

希克斯研究的一大特点就是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宏观经济微观化。在微观经济学领域提出消费者需求理论的希克斯,在宏观经济学领域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IS-LM模型,其中Is曲线代表投资一储蓄(Investment-Saving),LM曲线代表流动性偏好一货币供给(Liquidity preference-Money supply)。在商品市场的均衡决定了IS曲线,在货币市场的均衡决定了LM曲线。当两个市场达到均衡即两条曲线相交时,交点代表了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水平。

如果说希克斯还是用比较传统的微分数学方法来作为手段进行研究的话,那么随着数学的不断发展,阿罗则用更为现代的数学方法来证明一般均衡理论。1954年阿罗与德布鲁(Gerard Debreu)合作发表了一篇论文,以严格的数学方式证明了均衡的存在性。

从一般均衡理论到福利理论的研究其实也就是一步之遥。1951年阿罗的博士论文成就了他获奖的又一个原因。这篇名为《社会选择和个人价值》的论文阐明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在某个问题的选择上,如果每个人是理性的,都能按照自己的喜恶偏好次序做出判断,但在民主的规则下,即当少数服从多数时所做出的选择却是非理性的,并不能做出一个按照喜恶偏好次序排列的选择。也就是著名的“阿罗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这是与先前的福利经济学的理念是相矛盾的,这个论断的提出发展了新福利经济学。

此外,希克斯在货币理论和商业周期理论,阿罗在经济增长理论和选择理论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札记:

一般均衡的思想现在早已为经济学所熟知,希克斯并不是提出这一思想的第一人。但之所以授奖给他,在于希克斯将模型进行充实,形成了一个覆盖面广、包容性强的模型。中国有句古话叫“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实的经济活动中经常存在这种现象。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吃猪肉还是吃牛肉。如果市场上只有猪肉和牛肉,那么遇到猪肉价格上涨,人们自然就会多吃牛肉。可以想象,时间一长猪肉价格渐渐地又会回落到原有的水平。但是许多问题远远不是吃几块猪肉还是牛肉来得那么简单,很多经济活动都是一环扣一环的,而希克斯的模型正是阐明了这些环节是如何互相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经济活动。

两人的相似点都在于运用数学模型解释了一般均衡理论。

经济学归根到底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资源配置,资源永远是稀缺的,只有在均衡的条件下,才能够使得各方利益达到最大化。

将一般均衡理论运用到福利经济学上,也是他俩得奖的另二原因。

希克斯发明成本一收益分析法,并研究了消费者剩余这一概念,而阿罗用比较均衡研究了帕累托最优并提出了“不可能性定理”。

该年度呈现出经济活动环环相扣,经济学学科发展也是环环相扣的景象。P18-20

后记

本书的两位作者是师生,前者为师,后者为徒。但,就本书的贡献而言,学生的努力与精力耗费远非老师所能比。但作者互谢好像也不成体统,我只好借后记撰文之际,向自己的最好搭档,也就是学生杨雄飞道声辛苦!

至于写作动机,纯粹是偶然。我们在上研究生“西方经济思想史”课程时,颇感有关当代经济学流派理论问题的晦涩难懂与枯燥。几次交谈之后,杨雄飞誓言要搜集所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生平资料及学术成就,写一部大学生中学生都能看得懂,研究生也能借道入门的通俗读物。说实话,欲将近四十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思想加以归纳整理、梳理成册,以思索其中的某种内在联系,殊非易事。但是,在确定课题一年后,杨雄飞向我提交了厚厚的一叠稿纸,此乃本书的第一稿。其中有趣谈、有感想,还有杨雄飞与号称本书第一评论人的朱燕之间的“诺奖十问”,读来令人莞尔。

但当我们在向更多的学生读者征求意见时,却又被指文学色彩超过学术意义。大跌眼镜之余又是一遍大刀阔斧的修改,是为第二稿。在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段元萍教授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又在此基础上修改了许多背景资料及文字错误,第三稿方得以出世。其后,受益于文汇出版社的黄勇先生和上海证券公司姚兴涛博士的指点,又是三易其稿,最后呈现给读者的第六稿无论是时间顺序的体例,还是按照经济发展时期划分的篇章结构都采纳了两位先生的中肯意见。

当然,姚兴涛先生的热情支持、黄勇先生的奔走和段元萍教授的协助,都是本书得以出版的先决条件,还有杨雄飞的同学兼好友朱燕在本书的策划之初就承担部分资料收集工作,我们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致谢之余,我们似乎有必要简要地回顾一下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以做本书真正的结束语。

相比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而言,经济学本身其实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学问,早在古希腊人,色诺芬就提出了“经济”一词。中国作为一个泱泱文明古国,虽说二干多年来的封建王朝历来重农抑商,但像秦始皇统一六国货币这样的举措,至少在货币史上也有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历史的滚滚车轮驶离黑暗的中世纪,伴随着欧洲文艺复兴的点点光亮,经济学也开始像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那样,拥有属于其自身的科学体系。

1776年《国富论》的问世,成就亚当·斯密西方经济学鼻祖的地位,也掀开经济学研究科学化的序幕。其后,大卫·李嘉图、杰罗米·边沁、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直到后来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卡尔·马克思等一大批先贤哲人都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设立于196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虽然无法颁给上述任何一位经济学大师,但他们的名字同样值得我们铭记。

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从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到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再到当下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无数经济学流派出来解释当前的经济现象,却又被其后的现实所制约。从古典学派到凯恩斯主义,再从新古典学派到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似乎总是在矛盾中艰难曲折地前行着,而经济学本身又似乎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供给与需求,市场与计划,开放与封闭,增长与停滞,繁荣与衰退……正因如此,经济学的科学之美恰恰体现在对均衡点的寻求之中。

纵观20世纪至今的经济学发展,在凯恩斯之后,为经济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中,既有我们耳熟能详的保罗·萨缪尔森、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等这样的大师,也有一批我们相对而言有些陌生的学者。他们因为自己对经济学的贡献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无论您在阅读这本小书之前,对他们是否熟知,但相信您在翻阅完后,您将对他们,包括他们一些未能获奖的合作者们产生敬意,因为他们是人类文明历程中的一块块基石。

牛顿曾有过一句名言,我之所以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愿本书能有幸成为通往巨人肩膀的一块小石头,一级小台阶。

魏景赋

二零零八年岁末于上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诺贝尔经济学奖(40年经济之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魏景赋//杨雄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14926
开本 16开
页数 1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2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091.3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7
157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3:5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