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清词选讲
内容
作者简介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生于北京书香世家,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有名古典文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自言“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数十年来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研究和推广工作,桃李满门,著作等身。曾在哈佛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世界高校任教讲学,享誉海内外。2018年和2019年,叶嘉莹先后向南开大学捐献财产三千余万元,建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国古典文化研究。2018年,叶嘉莹入选“感动中国”年度候选人。

内容简介

本书是叶嘉莹先生在新加坡国立中文大学教授清词的讲课稿,由讲课录音整理而成,按照从明末清初到晚清的时间顺序,介绍了清代词目前的十位重要词人:李雯、吴伟业、陈维崧、朱彝尊、张惠言、蒋春霖、王鹏运、郑文焯、朱祖谋、况周颐。词源于唐五代,盛于宋,历元明而兴于清,但相比唐宋词,人们对于清词知之有限。叶嘉莹先生很早就已经认识到了清词的重要性,对词的美感特质和对清代词人隐藏在词作后的心态,以及清词创作的外部环境,都给予了关注。清代的社会剧变与大量才智之士加入创作队伍,造就了以委婉曲折之形、发心中幽微之情的清词,词至清代达到了一个全盛的时代。

目录

讲清词的复兴
第二讲李雯?
第三讲吴伟业?
第四讲陈维崧?
第五讲朱彝尊?
第六讲张惠言
第七讲蒋春霖
第八讲王鹏运
第九讲郑文焯
第十讲朱祖谋
第十一讲况周颐
附录说张惠言的《水调歌头》五首——谈传统士人的修养与词的美学特质

精彩书摘

清朝的词在中国文学历目前,是词这种文学体式的复兴时代。为什么说是词的复兴时代呢?因为从宋朝以后经过了元和明两朝,而元朝兴盛的是曲(如散曲),是杂剧(如王实甫的《西厢记》);明朝兴盛的是传奇,像汤显祖的《牡丹亭》之类。元明两代流行的是散曲、杂剧和传奇。 我在以前的文稿中曾提过词跟诗是不同的,曲子跟词也是不同的(请参看叶撰《论浙西词派》一文,见一九九五年六月份《中国文化》)。词要曲折深隐才是美,而曲子则要写得浅白流畅才是美。词要有言外之意,而曲则是说到哪里就是哪里,不需要有言外之意的联想。关汉卿写过一套曲子,我只念两句给你们听,关汉卿说他自己:“我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爆不破、响一粒铜豌豆。”这是说他自己个性的坚强,这种文学体式是让人这么一说一唱,当下就觉得很好,它不是让你去想它有什么言外的意思。你一念就很痛快,曲子的好处就是明等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清代词史上的十位重要词人: 李雯、吴伟业、陈维崧、朱彝尊、张惠言、蒋春霖、王鹏运、郑文焯、朱祖谋、况周颐, 以词人词作连缀成一部贯穿着忧患意识与士人修养的清词简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清词选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嘉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57327
开本 32开
页数 246页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8000
出版时间 2020-0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