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欧也妮·葛朗台/青少年课外阅读系列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欧也妮·葛朗台》是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当中最为出色的一篇。作品深入地刻画了以葛朗台老头为代表的整个社会的拜金主义风潮,以金钱衡量一切,以金钱为最高价值观,把利益置于道德情感之上的扭曲的社会;同时以纯洁善良的欧也妮母女为对比,批判了当时的现实。
目录
第一节 葛朗台公馆
第二节 查理
第三节 动心
第四节 打击
第五节 关爱
第六节 算计
第七节 舍与得
第八节 冲突
第九节 妥协
第十节 彻悟
序言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是法国最
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
奠基人。他年轻时曾经豪情满怀地说:“拿破仑用剑
未竟之事业,我将用笔来完成。”为此,他在饱受第
一部悲剧《克伦威尔》和商业失败等一连串打击之后
,仍以惊人的毅力,于1829年创作并发表了长篇小说
《朱安党人》,踏上现实主义创作之路,一生共创作
九十六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结集成一部《人
间喜剧》。
《欧也妮·葛朗台》是《人间喜剧》中最优秀的
作品之一。故事情节并不复杂:精明吝啬的百万富翁
葛朗台,有一位美丽善良的独生女儿欧也妮·葛朗台
。她爱上了因破产而落魄的堂弟查理。为了资助查理
闯天下,欧也妮不惜倾囊赠予全部私蓄,但却激怒了
爱财如命的父亲,父女间发生激烈的冲突,胆小而贤
淑的慈母被吓得从此一病不起。但是在期待中丧失父
亲、损耗青春的痴情姑娘,最终等到的却是发财归来
的负心汉。故事完全是在家庭内部的日常生活中展开
,既没有耸_人听闻的事件,也没有丝毫传奇色彩。
正如作者本人所说,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
,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而其惨烈的程度却不亚于
古典悲剧。
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要将这部小说称为巴尔
扎克作品中“最出色的画卷之一”呢?
首先,在小说环境的营造上,作者尤为强调细节
真实,并善于通过环境描写来再现时代的风貌,从而
出色地再现了19世纪初资本主义腥风吹拂下法国外省
的种种世态:卢瓦河平静河面下的鱼龙混杂,古老城
镇的商业投机,阴湿静寂宅院中的家庭悲剧,真实细
致,逼真动人。小说还形象地告诉我们:资产阶级的
每一个金钱都充塞着“污秽和鲜血”,葛朗台老头和
他的侄儿查理的发家史就是明证。如果说葛朗台老头
的发家史已令人吃惊的话,那么他的侄儿查理的发家
手段就更令人发指。他比老葛朗台更阴险狠毒,手段
更加残酷无情,他把罪恶的魔爪伸向世界各地,穷凶
极恶地掠夺海外殖民地人民的血汗钱。他贩卖入口、
放高利贷、偷税、走私,甚至还在南美洲低价收购海
盗的赃物,大发横财。他是一个贪婪狡诈、心狠手辣
的殖民者与新兴资产阶级分子的典型。
其次,在取材上非常凝练,详略得当,笔势酣畅
。全书由葛朗台老头一家、侄儿查理、欧也妮的两位
追求者三条线索组成,但没有分线铺叙,而是一开始
就把三者扭在一起加以描写,到了出现家庭纠纷之后
立即推向高潮,又突然收尾,留有余地,使人回味无
穷。
第三,在人物刻画和人性的演绎上,作者运用极
娴熟的漫画式夸张手法,以幽默离奇、犀利如刀的语
言,独创性地注入了高度浓缩的生活真实。巴尔扎克
认为,“凡是吝啬鬼、野心家,及所有执著一念的人
,他们的感情总是特别贯注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
东西上面”。所以就通过葛朗台老头的言谈、举止作
出了广泛而生动的论证:
1.葛朗台老头嗜财如命,却又一辈子装穷:一身
寒酸的打扮,笨重的鞋子,四季一双袜子,一条黑领
带,一年只理两次发。他积聚钱财,却很节俭:他不
准女儿在杯里多放一块糖,还要经常检查女儿的钱袋
,以至每顿饭的食物、每天要点的蜡烛,都由他发放
。“没有钱,什么都完了”,“看到金子、占有金子
,成了他的嗜癖”。而且他的吝啬程度,还和年龄成
正比——他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是叫女儿料理好一
切,到阴间去向他交账。
2.葛朗台老头还生财有道,在商业买卖上,他不
仅懂得金钱的秘密,深知货币在交换流通中能够增值
,并抓住一切机会使之增值,而且手段极其高明,甚
至在处理弟弟死后的债务时也狠赚了一笔。为了在生
意谈判中占据主动,他可以装聋作哑,吞吞吐吐,用
口齿不清的假象来迷惑对手,让对手落入他的圈套。
3.再看看作者笔下的老葛朗台是如何爱钱如命的
。时喜时忧,时憎时爱,时而如虎,时而如羊,一切
都是为了占有金子。不仅想的是金子,喊的是金子,
看到的也几乎都是金光闪闪的:他长着一头黄色和灰
白色夹杂的头发,仿佛金子里掺着白银母;妻子行将
就木、奄奄一息时,天国的光辉照着她,仿佛太阳照
着树叶发出金光一样;女儿因母亲去世而伤心发呆,
葛朗台却感觉她仿佛是金铸的一般;天气晴朗时,他
说:“黄金般的好天气啊!”久旱逢雨时,他说:“
仿佛天上落下金子来了。”等等,所有这些无一不让
人感受到,这个人从头到脚散发着铜臭,已到了变态
的程度。
当然,在本书里,作者成功塑造出来的人物还不
止葛朗台这一个,几乎可以从所有人物身上剥离出某
种深刻的东西——一些人的幻想,另一些人的希望;
这些人的挣扎,那些人的假面。作者竭力将笔触深入
到每个人的灵魂、心地、肺腑、头脑以及他们身上深
埋着的奥秘中去。虽然这些人物,看似一种讽刺漫画
式的典型,但并不是一幅单独的画面,而是由’成千
上万的联想组合成的,它们不自觉地浑然成片,形成
一个整体,像自然本身一样错综复杂,丰富多姿;这
是一个真实的人的整体,是数不清的物质因素和精神
因素的奇妙结合的整体。所以,就连左拉也曾钦佩地
说,在巴尔扎克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面前,“古希腊
罗马的人物变得苍白无力,浑身抖颤,中古的人物像
玩具铅兵一样倒伏在地”。
另外,巴尔扎克还很擅长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
尽管在许多人看来显得拖沓和冗长,但却非常的精辟
,常常能道出人生的真谛。比如本书中对于金钱的议
论,对糊涂就是幸福的感慨,对欧也妮热恋查理的心
理剖析……确实,如果不细细思考,又有谁能够领悟
葛朗台对女儿说的那句“人生交易”的话呢?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作品之所以用欧
也妮命名也是耐入寻味的。很显然,女主人公欧也妮
是巴尔扎克笔下的具有“美好感情”的理想人物之一
。她对父母有诚挚的孝心,对情人有真正的爱情,对
宗教有虔诚的信仰,对穷人有无限的怜悯之心,俨然
是一位纯洁的“天使”。但是,巴尔扎克不得不遗憾
地指出:在金钱主宰一切、唯利是图是人生最大准则
的社会里,“天使”必将败于魔鬼之手。欧也妮虽然
心地善良、纯洁,但她最后并没得到人生应有的幸福
,她“在世等于出家”,“天生的贤妻良母,却既无
丈夫,也无儿女,又无家庭”。
导语
《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天真美丽的欧也妮是悭吝精明的百万富翁葛朗台的独生女儿,她爱上了破产的表哥,为了他不惜激怒爱财如命的父亲,倾尽全部私蓄资助他闯天下。至此,父女关系破裂,胆小贤淑的母亲吓得一病不起。在苦苦的期待中丧失了父母亲、损耗了青春的姑娘,最终等到的却是发财归来的负心汉。
故事是在家庭内部日常生活中展开的,没有耸人听闻的事件,没有丝毫传奇色彩,正如作者本人所说,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而其惨烈的程度却不亚于古典悲剧。
精彩页
于是,葛朗台先生得到了一个新贵的头衔,那可是我们拼命讲平等也抹杀不了的殊荣,他成了当地最举足轻重的纳税人。
他经营的葡萄园总共有70公顷,遇上好年景,可以生产七八百桶好酒。他还有十三处按年成交租的分种地和一座老修道院一一为了省钱,他把修道院的门窗连同彩绘玻璃大窗统统用砖砌死,既可以免税,还便于保存。另外,他还有八九十公顷草场——1793年,他在那里种了三千株白杨。他现在住的房子也是他置下的产业。
以上这些,都还只是台面上大家看得见的财产。至于他手头的资金,只有两个人知道大致的数目:替葛朗台先生放债的公证人克罗修先生和萨缪尔城里最殷实的银行家格拉桑先生。葛朗台只在他认为合适的时候才会私下里跟格拉桑做点赚钱的交易。在内地,若想得到别人的信任,或者想发财,就得像克罗修先生和格拉桑先生那样守口如瓶。尽管他们从不透露半点口风,但是他们公然对葛朗台先生毕恭毕敬的态度,也足令旁观者揣度出这位前任市长财力的雄厚。
萨缪尔城里人人相信葛朗台家有个堆满钱财的秘密金库,并且传说他每天深夜都要去察看成堆的金银,从中得到无法形容的快慰。爱财如命的人看到葛朗台的眼睛里透出一股仿佛已被染上金色的黄澄澄的目光,更相信这事绝非虚传。大凡习惯于靠利滚利赚大钱的人,总不免跟色鬼、赌徒或马屁精一样,眼神中自有一些难以界定的习性,躲躲闪闪、贪得无厌、神秘莫测的表情,跟他们有相同癖好的人一眼就能识别。这种心心相通的暗语好比是着迷于酒色财气的人们之问通用的行话。
葛朗台先生从不欠谁的人情。为了收成,要制作一千只酒桶还是五百只酒桶,老箍桶匠兼种葡萄的老手,计算起来精确得好比天文学家。他从来不曾打错算盘,每逢酒桶的市价比酒价还高的时候,他总有酒桶出售,并设法把自己的葡萄酒藏进地窖,等酒价涨到二百法郎一桶他再抛出,而一般小地主早在五路易一桶时,就把酒售空了。所以,葛朗台先生博得了大家的敬重。
1811年的收成是臭名远扬的,那年他明智地紧收慢放,把货一点一点卖出去,一次收成就让他赚了二十四万法郎。
说到理财的本领,葛朗台先生既像猛虎,又像大蟒。他懂得躺着、蹲着、耐着性子打量猎物,然后猛扑上去,打开血盆大口一般的钱袋,把成堆的金币往里倒,然后又安静地躺下,像填饱肚子的蛇,不动声色地、冷静地、按部就班地消化吞下的食物。
试想一下,当你跟前走过这样一个人时,你能不感到由衷的钦佩吗?当然,准确地说,当地人对他的看法是:有多少敬重,就有多少恐惧。在萨缪尔城里谁没有尝过他利爪的滋味?抓一下让你疼得入骨三分。有人为了买地,找克罗修贷款,利率是百分之十一;有人用期票到格拉桑那里去贴现,先得扣除一笔大得惊人的利息。
市面上难得有哪天没有人提到葛朗台先生的大名,连晚上街头的闲聊也少不了要说起他。有些人甚至认为这位种葡萄的老手的殷实家产堪称当地引以为荣的一宝。所以,不止一位做生意的或开客栈的萨缪尔人,得意洋洋地在外地的来客面前吹嘘:“先生,我们这一带百万元户有两三家,可是,葛朗台先生哪,连他本人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大的家底儿!”
1816年,萨缪尔城里最擅长计算的人作过估算,这位老先生的地产大约值四百万法郎。可是,若以1793到1817年之间,每年平均收入十万法郎来推算,他手头积攒的现金应该跟他的不动产的价值不相上下。所以,当人们打完一局纸牌,或者谈过一阵葡萄种收,最后提到葛朗台的时候,自作聪明的人们会说:“葛朗台老爹?……总该有五六百万吧。”可是,倘若正赶上克罗修先生或格拉桑先生在场,听到这话准会搭腔:“你竟比我还在行,我可是从来都没有法子知道这个总数。”
要是巴黎来的客人提到罗启尔德或拉菲特等银行巨头,萨缪尔城的居民就赶紧打听,问他们是否跟葛朗台先生一样有钱。如果巴黎人付之一笑,不屑地答道“是的”,萨缪尔人就会面面相觑,难以置信地摇摇脑袋。
P6-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欧也妮·葛朗台/青少年课外阅读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国)巴尔扎克
译者 译者:冯雪松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061806
开本 16开
页数 1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7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1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98
CIP核字 2009086821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8
出版地 江苏
219
155
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