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沧年往事
内容
内容推荐
沧南著的《沧年往事》中写的都是真人真事和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认识,虽然不是他的自传,但却显示了他是怎样从一个放牛娃、流浪学生成长为一名人民教师,怎样从一个进步青年成长为中共党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见过彩虹霞光,也遭遇过风雨和坎坷。彩虹霞光鼓励我勇往直前,奋发向上。风雨和坎坷坚定了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仰,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人民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心。俗话说:“人凭志气虎凭威。”志气是人的灵魂。
目录
九年求学多曲折
李家的温暖
加入共青团奔向解放区
九年的人大生活
我记忆中的反右斗争和“大跃进”
“在劫难逃”
学研毛泽东思想不动摇
离而不休
同志爱师生情
命运多舛的儿子
怀念亡妻
辛劳一辈子的阿妈
少小离家耄耋回
附录
序言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曾两易其稿,两次发
表。
2015年夏末秋初之际,湖南省社科联来了两位同
志,要我谈谈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难以忘怀的人和
事。他们根据我的谈话写成了文稿。我看了文稿并加
以修改,写了五段难忘的人和事:十年曲折求学路、
李家的温暖、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劫难逃”、
学研毛泽东思想不动摇,总题目为《几段难忘的回忆
》,收录在《名家故事——湖南优秀社会科学专家忆
事》(第二辑)中。2016年3月在湘潭大学出版社出
版发行。我把它称之为一稿。
几个月后,湖南省社科联又在原来文稿的基础上
,写了五段难以忘怀的回忆:我本不叫沧南、求学之
路多曲折、“寄人篱下”也温暖、坚定立场惹风波、
学研毛泽东思想不动摇,总题目还是《几段难忘的回
忆》。2016年12月发表在橘洲点评网上。我把它称之
为二稿。
读罢两稿,沉思良久,回首往事,梳理思路,总
觉得有的难忘的回忆写得不完整,有的没有叙说出来
。这完全是由于我与省社科联两位同志谈话前没有做
好充分的准备所造成的。岁月虽然没有留下痕迹,但
沉浮其中的那些人和事却深深铭记在心。那些事,是
在那个年代,用深藏于心的情感的经线和纬线织成的
。人不见,心自知。想忘,也难忘。2016年2月24日
,我因膝盖、腿脚肿痛住院治疗,出院后,我一边休
养,一边又在一稿的基础上,写了12段难以忘怀、时
时想起的人和事。今年11月上旬,我带领老伴和两个
孩子回安徽老家探亲。这是我在外80年第一次回乡。
返校后,我写了一篇《少小离家耄耋回》,作为这本
书的结束篇,并将书名改为《沧年往事》。
书中写的都是真人真事和我对某些问题的认识,
虽然不是我的自传,但却显示了我是怎样从一个放牛
娃、流浪学生成长为一名人民教师,怎样从一个进步
青年成长为中共党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见过
彩虹霞光,也遭遇过风雨和坎坷。彩虹霞光鼓励我勇
往直前,奋发向上。风雨和坎坷坚定了我对马克思列
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信仰,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人民事业必然胜利的信
心。俗话说:“人凭志气虎凭威。”志气是人的灵魂
。人,只要有志气,就能干出一番事业,就能梦想成
真。不然,就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但是,这
里讲的“志气”,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一时之志,
而是在党的教育下、在“人不知而不愠”的持续不断
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志。这种“志”,具有奋发向
上、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和高尚节操的特
性。今年,我九十有三,必须不断学习,必须不断改
造,必须与时俱进.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特别感谢湖南省思想政治
工作研究基地湘潭大学基地的支持,感谢我的学生吕
涵湘的支持,同时还要感谢我的亲朋好友对本书的关
心,感谢我的学生们对本书提出的宝贵建议,感谢湘
潭大学出版社吕花编辑的精心编校。书中我对某些问
题的认识与观点不一定全面,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导语
《沧年往事》主要收集了沧南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见证了沧南同志从一个乡下放牛娃踏上求学之路,成为一名流浪学生,再光荣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过程,也是他从一个知识青年逐渐成长为一名进步的中国共产党员的过程。从这些人和事中可以看到沧南奋发向上、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坚韧意志和高尚节操。
精彩页
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爱国青年从祖国各地纷纷奔向革命圣地延安。国民党为了争取青年,曾经实行一个政策:凡是从敌占区逃跑出来的青年学生,只要考上中学、大学,就可免除一切费用。这就更加强化了我上学读书的念头。我把自己的想法同叔叔、姑妈讲了,他们都很支持。于是我就抓紧时问复习功课,在姑父的帮助下,我于1939年夏在屯溪(现称黄山市)考取了南京安徽中学徽州分校。我离开黄山去上学时,德源师送给我一床被子,并再三嘱咐:要好好学习。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废寝忘食地学习。当时,大家都睡地铺,我经常深夜点蜡,躺在地铺上看书。有一次,由于疲劳过度,我不知不觉睡着了。蜡烛倒了烧着了被褥,几乎酿成火灾。虽然这是无心之过,可是学校为了杀一做百,提高学生对火险的警觉,竟然将我开除了。但这丝毫也没有影响我读书的念头。我改个名字,把高家贵改为高志坚,于1940年夏又考取了芜湖芜关中学徽州分校,重读初一。由于该校没有高中,初中毕业后,我便去郎溪乡下看望多年未见的阿妈。我走到孙家埠附近。天色已近黄昏时分,看见许多人,有的挑着担子,有的背着包袱,有的抱着小孩,有的推着小木车,争先恐后地往河沥溪(现属宁国市)方向逃跑。一打听,才知道是鬼子兵从芜湖、宣城等地出兵攻打河沥溪。鬼子兵攻打河沥溪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妄想以该地为立足点,沿公路南下占领绩溪、歙县(徽州)、屯溪,控制整个皖南,并且危及江西。可是,当时我没有看到一个国民党士兵,也没有听到枪炮声,鬼子兵是长驱直入地向河沥溪挺进。夜晚我同一些逃难者睡在一户人家,深夜我才听到枪声。无奈,我只好又返回屯溪。在屯溪没有饭吃,没有住处,夜晚就睡在田野小草棚里。正当我一筹莫展之时,在街上看到了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招生广告.我边看边想:虽然我不想从军,但这是去重庆找叔叔、考学校的极佳机会。我报考了军校并顺利通过考试。在考生中,我认识了一位老乡。他叫朱璋生,高中毕业,也是借机去重庆考大学的。我没被褥,就同朱璋生睡在一起。1943年11月,军校从屯溪出发,途经江西、湖南、广西,于1944年2月到达贵州独山。到独山后,带队的教官说:从现在开始,每人分给几斤大米,自己想办法去贵阳。到贵阳后,再集合乘汽车去成都。我和朱璋生听到教官的讲话都非常高兴,认为这是脱离军校的最好时机。就这样,我们离开了军校。
当时正是农历春季,独山不是下雨就是下雪,天气异常寒冷。我同朱璋生睡在一户人家楼上过道栏杆旁边的地板上,冷风阴雨,真是“朝来寒雨晚来风”。我们在独山,人生地疏,没有办法只好去找安徽同乡会,同乡会的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了一位安徽老乡胡赞飏先生。我们找到了胡先生,向他汇报了我们的情况。胡先生非常关心我们,他说:“现在是2月,各校都不招生。”他对朱说:“你高中毕业,先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挣几个钱,再去重庆考大学。”对我则说:“你初中毕业,给你介绍一个中学去读高一,吃住就在我家。”这样,我们就在独山住了三个多月。六月离开独山去重庆。到重庆我找到了叔叔,并考取了国立中央工业专科学校土木专业,读了一年。因与其他同学抗议食堂经常给我们吃混有霉米、沙子、老鼠屎、稻子、稗子的“五宝饭”,加上数学不及格,我又被学校开除了。
P4-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沧年往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沧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湘潭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8701419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6
出版时间 2017-09-01
首版时间 2017-09-01
印刷时间 201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292
CIP核字 2017227467
中图分类号 K825.46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0
145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0: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