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贡米巷27号的回忆
内容
作者简介

何大草,1962年生于成都少城,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出版或发表有长篇小说《刀子和刀子》《盲春秋》等八部、散文集《记忆的尽头》等两部,以及诗歌《静居寺》《槐下读史》(组诗)等。收入本书的小说《岁杪》《印红》分别获十月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文学奖。根据《刀子和刀子》改编的电影《十三棵泡桐》,获第1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近年跨界转入绘画,已在报刊公开发表画作百幅,并为自己的书籍绘制插图和封面。2016年在成都轻安举办个人画展《红色与逍遥》。

现任成都作协副主席,执教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

精彩书摘

王而慷被处分,降为正科级,一位老爷爷亲自签发调令,发配他到七里湾宾馆分管保卫工作。他虽混、虽粗,老爷爷还是相信,他忠心是有的。这宾馆地处北郊桃花江湿地,绮丽、幽静,民间俗称南方国宾馆,森森树荫中,散落着一幢幢独立的小灰楼。他就住在宾馆单身宿舍,每周回一次家。

回了家,家也是空的,冷锅冷灶,冷到他骨头里。

孟小阳搬去南大了,还打了离婚报告,整整写了十七页。

她除了上课,早晚就泡在校图书馆看书,给老馆长义务当助手,还帮管理员编目、上架、抄抄写写。晚上来看书的,多是年轻教师、研究生、苏联专家,都是南大的才俊。夜深后,她就靠窗打地铺。室内有股老书的霉味,她就把窗开着,不怕风吹,也不怕小偷爬进来。

过了两个月,王而慷熬不住了,硬着头皮去南大请孟小阳回家。他做好准备受尽羞辱,请她十回二十回。可,她只考虑了几秒钟,也许还要短,点头说:“回家吧。”他把她的行李卷成一个卷,夹在自行车后座上,她自己骑了女式车,就车并车出了南大门。穿过一个菜市场,她还下车买了半斤羊肉、半斤干笋、一把芫荽。

晚饭时,孟小阳连肉带笋舀了一大勺,悬在空中。

“晓得这菜啥名吗?”

“……”

“笋子熬肉。就是大人给娃娃讲的,打屁股。”

“……”

“你发誓,今后对我、对孩子,不动丁点儿粗——无论发生任何事。”

“孩子?你是说娃?”

“你发誓。”

“我发誓。”

“很好。你把它们全吃了。”孟小阳没动一筷子肉。

过了一个月,她告诉王而慷,怀孕了。惊喜中,他冒出一句话:“是儿是女?”

她脸一下子烧红,就像做了天大错事突然被抓住。沉默半晌,淡淡说:“我咋晓得……”

孟小阳是在栅子街的一产院分娩的。她腿上、屁股上的条条伤痕,让医生护士看呆了。她倒很平静。“从前搞学运,坐过几天反动派的牢……没啥的。”换来不胜赞叹。

孩子顺产,是个女娃,眼窝有点凹陷,但眼睛很亮,看着爸妈,像在用心思考。还暂时看不出像谁,但医护都夸她比爸妈漂亮,像个新疆小女孩。

王而慷松口气。他自忖跟孟小阳都丑,不像他们最好。

名字呢,总没想好,先取个昵称吧。王而慷的意思叫招弟,孟小阳鄙视地哼了声,王而慷赶紧放弃。她说:“叫乐乐,音乐的乐。”

乐乐满百日,王而慷计划三口儿在家小庆。但宾馆突然来了任务,大首长要来,保卫是重中之重,他一分钟也不能离开七里湾。

大首长不是一般首长,家家都贴有他的画像,就像扇扇窗户都映照着太阳。王而慷很兴奋,也很紧张。大首长行程五天,三天开会,一天牙医来治牙,最后一天随便转转。随便转转,最不可测,每个瞬间都可能出情况。王而慷几夜没合眼,最后这天满眼血丝。其实,他负责的保卫工作,已属外围的外围,带人装扮成农民,拿了锄头、粪篓,远远守住几个乡间路口和一座小石桥,颈子望酸了,连大首长的影子都没看见。

然而,大首长是伟人,也是个诗人,有浪漫气质,行事时有即兴。太阳即将在田野坠落,王而慷突然看见几个人踩着田埂,谈笑而来……他略一发怔,大首长已近在咫尺。好高大,比在新闻电影中看到的,还更高大和慈祥,王而慷腿都发软了。这是他第二回腿软,上一回是去跟孟小阳相亲。

“老乡!”

大首长握住王而慷的手,使劲甩了甩。他还很亲切地问了他许多问题,他哆哆嗦嗦,瞬间就忘了自己是咋回答的。最后,又问他有了孩子吗?

他两手发抖,掏出乐乐的照片。

大首长伸出食指,在乐乐的眉心点了点,大笑道:

“好个小八路!”

笑完,他老人家一转身,已走出老远了。王而慷呆若木鸡,犹在梦里。

王而慷终于回了家。他抱住妻子、女儿,不停地抚摸她们的头和脸,说起奇遇大首长,还有点啜啜泣泣的。孟小阳也很快乐,把自己的手和女儿的手,放在他的手心里,觉得那么温暖和幸福。

然而,王而慷接下来几天都不洗手。这是大首长握过的手啊。宾馆的同志们都争着跟他握,就连厨师、花工,他都主动跟他们握了一遍。宾馆书记叮嘱他,把手留着,还有几个退休老同志要赶来握手呢。他们腿脚不灵便,多等等,啊?他不住地点头。

孟小阳觉得很可笑,后来是很可气。他饭前不洗手,便后不洗手,睡觉不洗手,还要来摸她、抱女儿!她实在忍无可忍了,厉言道:“他不是神,他也要吃喝也要撒尿、拉屎,他也要洗手……”

王而慷十分震惊。“你说啥?”

“我说他也是人。”

他一耳光扇过去!不过,手掌扇在她脸颊的一瞬间,突然硬硬地减少了力度,变成了一个轻微的拍打。这个耳光,让孟小阳伤感,也让她欣慰,他毕竟是心痛妻子的。当晚,王而慷默默洗了手,还洗了澡。两人上床,亲热了半夜。“该给乐乐起个大名了。”他说。

“嗯……”她口中呢喃,快要睡着了。

“就叫王八路。”

“什么?!”

“……”

“叫得出去吗?不被人笑话死!”

“那……就叫王小路?他老人家起的名,天大的吉利是不是?”

“……”孟小阳在黑暗中唔了一声。

金小良出生,王小路已四岁,王而慷早调回统战部,又做上了副处长。

全国正在闹饥荒,金小良满百日的家宴,只有父亲炖的一锅骨头汤,不是排骨,是脊椎骨,俗称龙骨,肉剔得干干净净,金小良只能伸舌头舔一舔。母亲咬牙在巷口买了两个高级包子,一个肉馅、一个菜馅,刚出店门,就被一个飞奔而来的影子抢走了。往后好多年,母亲反复叨唠这件事,金小良的记忆中,那影子——先是飞奔、后是闪电——就成了人生的第一幕。

王家的日子比金家好过些,没有穷亲戚。王而慷是孤儿,孟小阳父母都是本城四中退休的老师。

金家不同。金小良的母亲,百里外的丘陵地带,还有双亲和六个弟弟。母亲发了工资不出三天,弟弟中的一个,就会进城来拿钱。不是借钱,也不是要钱,是拿钱。母亲说:“我欠他们的债。”金小良略大后,问她这债是啥时欠下的?母亲说:“我也不晓得。反正,世上有要债的人,就有还债的人。”父亲老家在陕南一小镇,世代木匠,不富裕,但人硬气,从没来拿过一分钱。

金家有张柏木小饭桌,金小良爷爷亲手打的,抹了桐油,没上漆,摸上去,手感滑腻,很舒服。金小良念书后,小饭桌兼作小书桌,常搬到门外核桃树下做作业。他喜欢抬眼就能看到王小路。

王小路常捧本书,站在窗口望桑树,专心专意,像在一片一片数桑叶。

孟小阳闲居的时候多,生了王小路之后,把去莫斯科留学的心收了。她以老桑树为轴心,围了半圈竹篱笆,喂了几只鸡。还种了扁豆、豇豆、丝瓜、金银花,让王而慷从屋檐下牵了几根麻绳,拴上树丫,让它们攀缘而上。入了夏,黄花、红花,粉嘟嘟,纷披盛开,再挂上果实,迎风一吹,一派田园风物。没风没雨,她就在树下铺一张竹席,把乐乐放上去,逗她,跟她说话,唱俄语歌曲。她睡着了,她就看书,也睡着了,母女俩半搂着躺在一块,仿佛整个大院都入梦中了。

王小路的眉心,就是大首长在照片上点过的位置,长出了一粒朱砂痣。

王而慷有天下午偶尔回家取份材料,看见老桑树下母女俩席地而睡,呆呆地,看愣了,不觉跪了下去。孟小阳严肃的面孔放松了,唇线柔和,十几颗雀斑和细碎阳光相映和谐,王小路嘴角上翘,漾着两滴清口水……他好想在她俩的脸上亲一口,可没胆量,只是用指头把女儿的嘴角揩了揩。

王而慷有点怕女儿。女儿一天天长大,依然眼窝凹陷,睫毛很长,但牙已有点像母亲了,好在不龅,只略微突出,这让她上唇噘起,显得厚实、忧郁,还有点冷淡。过五岁生日那天,孟小阳把王小路抱到王而慷腿上:“爸爸,亲亲你女儿。”他轻轻把女儿环住,女儿双眸黑澄澄看他,他有点不知所措,最后用脸在她额头贴了贴,就像试试是否感冒发烧了。“你就这么当爸啊?”孟小阳气得发笑,“把乐乐抱紧点,她又不是篾条编的字纸篓。”王而慷也笑了,自嘲。

女儿不笑。她伸手在父亲下巴摸了摸,硬扎扎的胡子让她皱了皱眉头。“乐乐,别皱眉头,丑!”王而慷暗骂老婆没长眼,女儿咋会丑。

王小路念小学前,孟小阳就安排了女儿学钢琴。钢琴是稀罕物,要学得去少年宫。回家练习呢,27号大院内,没一家有钢琴。那几位老爷爷家也没有,就算买得起,可他们大腹便便的,像大厨、像箍桶匠、像师爷……就是不像弹琴的。孟小阳早就瞄好了统战部的一台棕红色钢琴。统战部和组织部的办公地点是两幢灰砖红瓦的小洋楼,伫于市委大院的腹心,从前是旧军阀的公馆,后来的整个大院就是绕着它们扩建的。统战部二楼走廊的东头,有一间文体室,中央一张乒乓桌,午饭、晚饭后,总有年轻人挥拍挥汗,打得稀里哗啦。

角落靠墙,就是那台落落寡欢的钢琴。

琴盖翻起来,印着没人能懂的外文。孟小阳也不懂,据说,是阿尔巴尼亚文。

王而慷的仕途,已经由副处长、办公室主任,提拔为分管组织人事的副部长。星期天,孟小阳带女儿去少年宫学琴,平日晚饭后,就来统战部练琴。母女一进来,打乒乓的就停了。入夜的小洋楼,响起叮咚的琴声,听起来,是很有味道的。年轻人好奇,都站在琴凳后观看,拿乒乓球拍扇风。孟小阳想让女儿出彩,愈想,女儿愈紧张,不是错音就是错节奏。回家路上,母女都憋了一肚子委屈。

“妈妈,我不想学琴了。”

“你要学。”

“我学不好。”

“你天生就是音乐家的料。天——生!就是……”

“啊?”

王小路踢到一个软东西。“啥子?不是狗吗?”孟小阳慌问,声音打战,她被狗咬过,平生最怕狗。

“不是。”王小路声音忽然多了点喜悦。

“那是啥?”

她抱起一个穿开裆裤的小娃娃!是一岁多的金小良,胖嘟嘟,喜欢笑,喜欢满地爬。他挨踢的时候,正在青苔湿地里抠蚯蚓。

王小路把金小良抱进屋,扔到了她的小床上。小床铺着草席,挂着蚊帐。多年后,金小良还能隐约记得新鲜的干草味,甜腻的黄桷兰香气。他的脸,还有掌心、脚心、屁股蛋,黑黢黢的,王小路不管,用一根指头,戳他的胳肢窝,戳得他咯、咯、咯地笑,乱滚、乱舞,笑得都快岔气了。孟小阳看傻了,女儿从没这么疯狂过。突然,她尖叫一声:“乐乐!”王小路一愣,眼睁睁看见金小良撒出一泡热尿,把草席和一摞琴谱全都浇湿了。金小良惬意地打出最后两个咯、咯,就倒在那摊尿上睡着了。

……

目录

贡米巷27号的回忆... 001

岁 杪... 045

鹤... 097

印 红... 121

桐 花... 155

鱼和成都... 175

白胭脂... 191

千只猫... 217

两才女... 267

小 禾... 343

何大草这个人(代后记)... 367

内容简介

《贡米巷子27号的回忆》为作家何大草的中短篇小说集,全书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在《十月》《中国作家》《人民文学》等期刊上发表过的代表性作品共十篇,以“回忆”为线串联起每一篇作品,讲述了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在“成都”所发生的故事,用本土化的语言描绘出主人公是如何行走于命运的孤岛。

何大草的小说中基本上都是以女性为主人公,作者用细腻的描写以小见大地为读者讲述了一个个关于亲情、友情以及爱情的故事。如《贡米巷27号的回忆》《岁杪》《鹤》中“贡米巷27号”是机关单位所在地,在这里生活的人们都是有着干部身份的人。这几篇小说以机关大院中金、王两家的人物命运发展为主线,通过两家人在贡米巷27号的前后生活场景和命运转圜的描写,以小见大地为读者讲述了一场关于亲情、友情以及革命的历史,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和人情的冷暖。在小说中我们可以感悟到王而慷的彪悍血腥、王小路的善良而诚恳,也可以看出金家日子的捉襟见肘,看到孟小阳的曲意逢迎,小说通过金、王两家的对比以及各自家庭在历史洪流中前后实际情况的变化,为读者阐释了家庭命运变化背后的深意。

编辑推荐

何大草全新都市伤感回忆小说集

那些城市的记忆早已失去光泽,我却把它们深埋在骨血里。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包括: 贡米巷27号的回忆、岁杪、鹤、印红、桐花、鱼和成都、白胭脂、千只猫、两才女、小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贡米巷27号的回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大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147470
开本 32开
页数 379页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60千字
出版时间 2017-12-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17-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26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