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德国好人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九四五年,希特勒因战败而自尽,柏林也因战火而四分五裂,在这座几乎已经变成废墟的城市里,就连呼吸似乎都变得异常困难。

《德国好人》(作者约瑟夫·卡农)讲述了这个故事美国陆军战地记者杰克·盖斯默多年后终于盼到了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他也终于能再次肩负国家重任重返满目疮痍的柏林,负责报道在美国、苏联和英国三国之间展开的波茨坦会议……

内容推荐

《德国好人》(作者约瑟夫·卡农)内容介绍:美国陆军战地记者杰克·盖斯默多年后终于盼到了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他也终于能再次肩负国家重任重返满目疮痍的柏林,负责报道在美国、苏联和英国三国之间展开的波茨坦会议。不过,在杰克表面为公的背后,还带着一个十分隐密的个人目的——寻找他曾经在柏林与之相恋的德国女子莱娜·布兰特。杰克几经周折,找到在战火中得以幸存的莱娜,而她早已失踪的数学家丈夫却陷入了美国和苏联特工的双重追击。一桩美军士兵遭枪杀的神秘案件,以及美军对此讳莫如深的态度,引发了杰克心中的疑团。杰克在调查的过程中渐渐觉察到神秘谋杀案的内幕,也由此卷进一场阴谋、腐败与背叛的大涡流……

《德国好人》对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时期进行了精彩绝伦的描绘。

目录

作者按

第一部 废墟

第二部 占领

第三部 赔偿

试读章节

战争使他成名。名气虽不及“伦敦之音”的默罗,亦不如现在的纪录片代言人昆特·雷诺兹,却足以令他得到《科利尔杂志》的约稿(“如果你能到那儿的话,就写四篇吧”),然后是一张前往柏林的记者证。最终,哈尔·雷迪帮了大忙,他做了点手脚,篡改了记者的座次安排,在名单上将他放在“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新闻社”后面,加在“赫斯特报业”前面,不管怎样,“赫斯特报业”派去的人已经太多了。

“不过,你只能周一出发了。他们不肯再给我们安排一班飞机,会议期间不行。除非你有门路。”

“我只有你。”

哈尔咧嘴一笑,“你的状态比我想的还糟。替我向南尼·温特问好,那个刺儿头。”温特是他们过去的审查员,战前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工作,一个神经兮兮的小男人,像家庭女教师般整洁,每当报纸出版之前,他总喜欢用钢笔在上面划上一道,“那个‘宣传与公共教育部’部长戈培尔,”哈尔用他惯常的方式说道,“我奇怪他怎么了。听说他把自己的孩子都毒死了。”

“不,是玛格达干的,”杰克说道,“他老婆。用巧克力毒死的。”

“是啊,甜食送‘甜心儿’。真是个好人。”他把派遣令递给杰克,“祝此行愉快。”

“你也该一起来。这是历史性事件。”

“这个也是,”哈尔指着另一套调令说道,“再过两星期我就回家了。柏林,老天,我当时迫不及待地想离开那儿。而你还想回去?”

杰克耸耸肩,“这是这场战争的最后一件大事。”

“大家围桌而坐,瓜分胜利果实。”

“不。会议结束后会怎样?”

“会怎样,打道回府。”

“还不行。”

哈尔抬头瞥了一眼,“你认为她还在那儿,”他冷漠地说道。

杰克将派遣令放进衣袋,没有答话。

“已经很久了,你知道。发生了很多事。”

杰克点点头,“她会在那儿的,谢谢你。我欠你一个人情。”

“不止一个吧:”他说道,然后随他去了,“写漂亮点。还有,别错过飞机。”

但飞机到法兰克福时,已晚点了几个小时,降落后,卸载和转向又耗去几个小时,他们出发时已是下午三点左右了。C_47型飞机是四面透风的军用运输机,只在两侧装了长椅,乘客是一群记者,都跟杰克一样,无法搭上更早的飞机,在发动机的轰鸣下,他们不得不嚷着说话。过了一会儿,杰克放弃交流,阖上眼睛休息。当飞机颠簸向东时,他感觉有些眩晕。候机时有饮料供应,《每日快报》的布莱恩·斯坦利不知何故将自己归入美国人一伙,他已醉得胡话连篇。另外很多人也好不到哪儿去,其中有《甘尼特》报业集团的贝尔瑟;还有考利,一直以来他都坐在斯克里布酒吧的高脚凳上,密切关注盟军最高统帅部新闻办公室的动静;此外还有吉姆贝尔,他曾与杰克一同跟随巴顿进入西德图林根州。他们一直身处战争之中,穿着戴有圆形记者牌的卡其布军装,就连摄影师莉斯·耶格都像女牛仔般在胯上佩了一把沉重的手枪。

他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认识了他们。这些面孔就像插在他自己那张战争地图上的别针。伦敦,一九四二年他最终离开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去了那里,想看看真正的战争;北非,在那儿他得偿所愿,并中了弹片;开罗,他在那儿养好了伤,跟布莱恩·斯坦利夜夜豪饮;西西里,他错过了巴勒莫战役,却不可思议地赶上了巴顿的部队,于是后来,过了法国,他再次跟上巴顿,并随其一起快速东征;穿过黑森和图林根之后,一切都加快了速度,那种走走停停的等待日子结束了,明朗的、白热化的战争终于爆发;接着是魏玛;之后终于到了诺德豪森,还有多拉集中营,在那儿,一切都停滞了。他目不转睛地看了两天,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他记录着数字——天两百人——然后连记录也不做了。摄影机拍下了一堆堆的尸体,满是突出的人骨和松垂的生殖器。幸存者穿着带条纹的破衣烂衫,剃着光头,性别难辨。

第二天,在其中一个苦役营,一个形同骷髅的人抓住他的手亲吻,然后握住不放,带着令人生厌的感激表情,叽里咕噜地说着斯拉夫语——或波兰语?俄语?——而杰克僵在那里,尽力不去闻那股味道,他感到自己的手在紧握之下扭曲变形,“我不是军人,”他说道,想要逃开,却又无法将手抽回l羞愧之感油然而生。这里的故事他们已经全部错过,而这只手你又无法甩脱。

“对你而言是旧友欢聚会,小伙子,是吧?”布莱恩说道,双手括成杯状,以便对方听清。

“你以前来过?”莉斯好奇地问道。

“在这儿住过。是爱德华的部下,亲爱的,你不知道吗?”布莱恩说道,“直到德国人把他赶走。当然,他们把所有人都赶走了。确实,鉴于当时的情况,只能如此。”

“这么说你会讲德语?”莉斯说道,“谢天谢地,有人会德语。”

“柏林口音的德语,”布莱恩逗趣地替他答道。

“我不在乎什么口音,”她说道,“是德语就行。”她拍拍杰克的膝盖,“你跟着我吧,杰克。”她说道,就像菲尔·哈里斯在播音。然后问道,“当时那儿是什么样?”P3-5

序言

《德国好人》的故事发生在一九四五年七八月的柏林。任何以过去为叙事背景的故事都难免会冒产生误差的风险。柏林尤为如此,上个世纪,其版图已被历史数度更改,盟军刚占领柏林后的那几个混乱月份自不例外。当时事件频仍,其时间排序在当前文献中都时常出错,更不用说不健全的记忆了。然而,当本书为了叙述之便对其作了适当变更时,机警的读者还是有权知道的。诚然,盟军的确截获了大量纳粹文件,但那大约是在书中提到的“瓦瑟卡佛斯戴格资料中心”充分运作起来的前一年。实际上,盟军胜利挺进柏林是在九月七日,而非书中所说的三周之前。此外,谙熟这一时期史实的读者都会知晓“美国军事政府办公室”这一美国占领机构,实则直到一九四五年十月,这一名称才正式启用,所以为了方便起见,此处使用简称“军事政府”,而未采用虽正确、但笨拙的“美国集团管制委员会”。至于其他谬误,唉,则是无心之失。

书评(媒体评论)

《德国好人》对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时期进行了精彩绝伦的描绘——一场战争的结束和另一场战争的开始——充分兑现了约瑟夫·卡农在《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和《挥霍的间谍》中将要延续的内容。

简·亚当斯

卡农牢牢把握住故事情节的复杂性和关联性,以具象化的表现手法,挖掘出真实历史背景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只有小说才能做到这一点。

《纽约时报》

卡农成功地再现了历史细节,细致到令人称奇……你能感觉到粉碎的玻璃在你脚下嘎吱作响,闻到被烟熏的砖瓦气息……他的雄心壮志与天赋都是小说家必不可少的特质。

《华盛顿邮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德国好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约瑟夫·卡农
译者 潘源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85514
开本 32开
页数 4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1—1587
版权提供者 Joseph Kanon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