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的哲学镜像
内容
前言/序言

序言
人的精神崇高而神圣
韩秀琪
这是一次对人性及人类精神世界进行“知行合一”的探索之旅,也是身处时代之上,对人之本性进行哲学思考的文化漫步。从“天上观”到“天下观”所涉的诸问题,本书作者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缕析,虽是一家之言,却含众家精端,其哲思之彻、解析之锐,直取人心,使人心悟精微。
从此世界到彼世界,从人的兽性、人性到神性,从文字、文化到宗教,书中涉域颇多;从良知、慈悲到智慧与心灵,而至人心至美之构建,所言所论,承接前贤于精,针对现实有据,而课题之细、问题之需,寓大境界、大时空在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书中作者通彻而明达思辨的文字随处可见,比如作者写道:“‘出离’在根本的意义上是向内的,也就是指向‘无我’。因为只有‘无我’,才能在凡俗尘世中‘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而也只有‘无我’,才能在名缰利锁中‘大千世界内,一个自由身’,才能具有‘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的定力以及‘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花影上纱窗’的心境。”
如此美妙哲思娓娓道来,仿佛引领我们从青藏高原三江源头一路观赏长江蜿蜒而下山川,壮丽美景竞生,观照中华民族文化命脉那些对人性光彩夺目的哲思。
书中不断深入的发问随处可见,而这由浅入深的发问则仿佛是载我们向真知前行的航行之舟,随时代激流乘风破浪,而在这舟上则留下了作者这位年轻探索者的身心体悟和真切心声。
作者讲道:“虽然人们思想中的超世间观念是人的神圣性体现,古往今来不少真修行人也均通过虔信体悟的方式而达致精神无限的崇高;但也要看到,这样的境界对于个人人生言诚然是恢宏的,但一个人由宗教确信而习养的宏远境界很难带动人类全体都依此而行……因为就一个社会乃至就整体人类言,‘脚踏实地’实比‘仰望星空’要更易有共点,也更易生共鸣。”
作者进而讲道:“作为生命之学的儒家学说,诚然注重‘生’的层面,但其也并未将‘死’作为‘生’的对立面,而是在人生理生命的基础上,指出人还有道德生命,认为生理生命的尺度可以通过道德生命而延存;同时道德生命的境界又能通过反求诸己而致远。总之,人的生理生命可能已‘一潭死寂’,但人的道德生命仍能‘生机盎然’。”
作者指出儒家在作为人生根本的“生”“死”问题上,在道德意义上是统一的,指出:“(儒家)‘天下观’自源头起就使人抱有一种我与天下同感怀的责任感。‘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民心,民心所在即天意所指。”应该说,哲理的文字仿佛是在弹奏着一曲承接中华大地人文意域“明德于天下”的交响曲,剖析之精致入微、引申之真切入理,实在引人渐入佳境。
而作者在书中的叙述方式也融通了情理与道理,深开了对中华文化大视野、大时空、大宇宙观下的理论思考。作者讲道:“(真正的儒家)崇尚道德完全是因为自己的选择,而不去追问有无来世,亦不挂怀有无神明,只是满腔子的天下苍生、满腔子的礼义廉耻,不问苦从何来,只求俯仰无愧,不问来世果报,只求当下济困。”其哲思寓于深入浅出的生动表述中,而学术性则契合汉文字所独具的韵味,语一境界,言一妙成,不论是举前人之警语,抑或是流自我之真言,新意皆呈承传融合之精妙。
整体来看,作者在“兽性”这一部分直接鞭笞了侵华日军毫无人性,叙述史实的目的正是警醒人类在将来不要再经受由兽性残暴引发的人为灾难,警醒人们要警惕军国思想的沉渣泛起。
作者在“人性”部分讲求知,说明了今天人们在“知”的路向上所存的某些“偏差”,指出“知”至少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即无意义的“知”、生活性的“知”、常识性的“知”、知识性的“知”和创新性的“知”,认为:“即便是创新性的知识也未必是应追寻的智慧,因为人类是否能够承载起其自身所创的科技世界,就目前来看,问题是很多的,至于其他的‘知’,我们则更应严谨判别”。而“如果广大青年都把精力放在某某小品的演员是谁等无用之‘知’上,岂不是害人不浅吗?媒体作为风向的先导,如果把青年人的眼球都牵引到这种无意义的‘知’路上去,岂不是误人子弟吗?以知道‘假知’为自满,以停留‘平面’为得计,显然不能撑持起科技、人文的进步来。”
作者写道:“不仅要能求索知识,同时也要反思知识,并在反思的基础上再升华知识,孕育智慧,如此才是超越庸常的智慧而非作茧自缚的盲知。”为此,作者在书中提出了“转识成智”的三个关键基点,也就是人的平常心、清静心和慈悲心的修持、养成。可以说,作者在这里所提到的“三心”,是对人性进行道德升华的基础,也是成就精神崇高的关键,为接下来进一步阐述“良知”和“慈悲”进行了铺垫。
作者在最后一部分写道:“‘良知’和‘慈悲’都不是某国家、某学派或某宗教的思想,其更是全世界、全人类、全人心共有的脊梁。”当书中在比较儒家“天下观”与宗教“天上观”时,我们不难看到作为中华文化根脉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之深邃,不难发现当人类在以自己的所为破坏生态环境时,“天下”何可安、“天上”岂可在?同时也许还有许多我们没有意识到的天下之大危和人类之大害正威胁着我们的地球家园。由此,唯有“良知”和“慈悲”的崇高精神,才是使人类能少在欲望的驱使下犯下罪愆的心灵之桥。
总之,人类离不开“天人合一”的真如大道,书中的哲思命题,以高清像素向人类展示了精神崇高的力量,人们需要这种关乎人类命运的哲学思考。本书作者为读者打开了让心灵一识其崇高的窗帘,而人精神的崇高,在历史上曾经光照了中华文明辉煌的盛世时代,在今天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也必会带来新的辉煌。

作者简介

陈光,文化学者、传统文化的求索者与传播者。曾发表《社会发展的人文养分》、《大音希声邓稼先》、《国歌与国魂:义勇军进行曲的力量》等文章,著有《文化的精神力量——我的读书笔记》。

目录

序言人的精神崇高而神圣1
自序7
兽性
第一章邪淫/2
一、禁欲主义应由个人取决/3
二、纵欲主义则应自觉拒斥/6
三、合理的态度应该是什么/9
第二章侵略/25
一、从人性角度透析侵华日军/25
1.恐惧感/26
2.虚荣心/28
3.性心理/30
二、从否认罪行审视卑劣邪恶/32
三、日军屠杀较之纳粹屠杀残忍万倍/50
1.暴行手段不同/51
2.实施方式不同/53
3.残虐程度不同/55
人性
第三章文字/62
一、从外来看:文字承载的侧重/63
1.汉字的人格生命/63
2.汉字的灵性归结/67
二、从内而观:文言、白话的再辨/71
第四章求知/83
一、“知”的层次/83
二、“知”的路向/86
1.知识主要作用于客观世界,智慧首要作用于自我更新/88
2.“一无所知”未必愚痴,“无所不知”未必智慧/89
3.知识有新旧,而智慧无古今/91
三、“智”产生的三基点/93
第五章文化/97
一、文化的几点特性/97
1.从“本质先于存在”到“存在先于本质”/98
2.从“物心偏于分离”到“物心两面并重”/99
3.从“一家乾坤独断”到“溪间百花盛开”/103
二、中国的文化精神/109
1.生命本来圆满,有限即是无限/110
2.光明自在人心,良知通体遍照/115
3.知来藏往一体,圆神方智不二/121
4.“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134
三、今天的文化责任:超越东西方/139
1.批判传统的传统承继/140
2.反思时代的时代追求/147
3.超越东西方/154
神性
第六章宗教/162
一、此世界与彼世界:宗教实相之追问/162
二、天上观与天下观:有无融合之可能/172
1.天上观:“弃生而生”的出离/173
2.天下观:“向死而生”的入世/178
3.天上观与天下观之“忍到不忍”与“不忍到忍”/186
三、神性又何必宗教:放下名相之不同/193
第七章慈悲/201
一、人间佛教的启示/201
二、人心至美的构建/206
结语:人性会好吗/210

内容简介

本书在逻辑层次上从人的原始性(兽性)谈至人的进化性(人性),再进至人的崇高性(神性),通过对抗战历史的反思、文字文化的求索和宗教实相的追问等,以递进的哲学分析,劝勉人们向往崇高而不是流于恶俗、广爱于物而不是堕于自私,让人清楚认识“人”自身,使人少在欲望的驱使下犯下罪愆,由此引出本书的结语——回答“人性会好吗?”的问题,并阐明全书的思想核心:由“良知”为出发,向“慈悲”而迈进。

编辑推荐

1.迄今为止市场上没有与之类似的书。
2.是剖析深刻,同时深入浅出的书。
3.是文风遒劲,让人身心洞开的书。

内容推荐
本书取名《人的哲学镜像》, 在逻辑层次上对人做兽性、人性和神性“三分”, 从人的原始性谈至人的进化性, 再进至人的崇高性, 力求通过层层递进的哲学分析, 让人们向往崇高而不是流于恶俗、广爱于物而不是堕于自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的哲学镜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96718
开本
页数 231页
版次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7-03-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22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5: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