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蒋氏家族档案全揭秘
内容
编辑推荐

历览蒋氏家族的兴衰,追寻时代的印迹。作为曾经在中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四大家族”之首的蒋家,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在豪门荣耀光环下,蒋家的子孙们在今天又能否演绎另一个传奇呢?

《蒋氏家族档案全揭秘》由蒋浊文编著,一个家族,震撼一个时代!

本书所录图片珍秘尘封宝岛台湾55年,深具历史收藏价值。

内容推荐

根在奉化溪口。从大陆到台湾,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蒋介石曾一手托起一个“蒋家王朝”。他退踞台湾后,又主政岛内达大半个世纪之久,之后慢慢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出。蒋家的后代子孙或从商从文,或远渡重洋,从此不再涉足政坛,究竟这些处于煊赫豪门荣耀下的蒋家子孙有着怎样非同一般的际遇,又经历过怎样非同一般的离合悲欢?

《蒋氏家族档案全揭秘》由蒋浊文编著,以新史料和新图片揭示民国四大家族的命运变迁和历史沉浮的秘密。

目录

序言 一个家族震撼一个时代

第一章 蒋介石私密生活影像

 从溪口到东京,革命开始萌芽

 热血青年与英雄救美

 纯洁脱俗,洁如吾爱

 通往权力的道路

 夫唱妇随:在权力斗争的旋涡中

 夫人外交:用美丽征服世界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台海风波几重重

 相濡以沫也终难逃别离

第二章 蒋家第二代私密生活影像

 不革命的父亲与革命的儿子

 赣南新政:开出事业一片天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危难之际“太子”出马

 为“接班”时刻准备着

 家国天下梦

 繁华背后的另一种声音

 半生潦倒终不甘——蒋纬国

第三章 蒋家第三代私密生活影像

 命运多舛——蒋孝文

 父母的最爱——蒋孝章

 强硬的“二殿下”——蒋孝武

 最后的“贵”族——蒋孝勇

 远离政治——蒋孝刚

 漫漫归家路——章氏兄弟

后记

蒋氏家族族谱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蒋介石私密生活影像

从溪口到东京,革命开始萌芽

1887年的中国,清朝统治摇摇欲坠。此时的孙中山心怀“医亦救人之术”,放弃仕途和当传教士等职业,进入了香港雅丽氏医院开设的西医书院(即香港大学医学院前身),和一些有革命理想的同志畅谈中国的前途。尽管谁都无法预测未来,但革命正在酝酿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希望。

但谁也不会想到,在遥远的浙江省奉化溪口镇诞生的一个婴儿,用另一种方式“继续”革命先行者中山先生未竞的事业,并极大地改变了此后中国的历史。或许历史本来就是充满了偶然的必然,一切变革都发轫于人们无法预知的日常。

浙江奉化溪口镇——宁波市区的西南方向,以剡溪之水而得名。其实,说是溪口镇,不过是一条总长不足三公里的街市而已,蒋家的祖室就在这里,为一幢二层楼房,有屋十余间,名叫“素居”,后改称“丰镐房”。1887年10月31日,蒋介石在此出生,祖父蒋斯千和父亲蒋肇聪以经营“玉溪盐铺”为生,兼营粮、酒等杂货,在当地也算一大户。

在蒋介石之前,溪口蒋家只能说是生活殷实、小康之家而已,并无什么显赫的声名。但因为有了蒋介石,“玉溪盐铺”、“丰镐房”这些生僻的词语进入到了大众视野,今日的奉化溪口镇也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可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婴儿日后的命运会如此煊赫,更不知道他会掀起如此巨大的政治风浪。

蒋介石不是蒋肇聪的第一个男孩,此前他的父亲、母亲都各自有过婚姻。但蒋家老太爷闻知添了一个男孩,还是大喜过望,亲自取名为“瑞元”,又名周泰、志清、中正。蒋介石四岁时,母亲王采玉又生了女儿瑞莲。隔一年,又生次女瑞菊。又隔一年,再生幼子瑞青。

幼时的蒋介石是顽劣异常的,人称“瑞元无赖”,这一点他自己也承认,“六岁就学,顽劣益甚”,让母亲王采玉操了不少的心。但好景不长,阔绰无忧的生活很快被打破,幼年的蒋介石早早地体验到了“家变”的挫折和痛苦。1894年,祖父蒋斯千撒手西归,次年夏天,父亲蒋肇聪又身染时疫而殁,面对分家时亲戚们的百般欺凌,孤儿寡母坠入了生活的低谷。分家之后,小女瑞菊、幼子瑞青相继夭折,更是给了王采玉沉重的打击。据蒋介石成年后回忆,母亲“受到过很多委屈,饮泣吞声,无可申诉”。

但愈是艰难挫折,母亲王采玉就愈是发奋自强。她把自己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蒋介石的身上,从学业到做^都毫不放松,四处为儿子寻求名师,几经周折。1900年,蒋介石见到邻村榆林的表妹,并产生了朦朦胧胧的爱情。王采玉知道了,自然是喜出望外,想着亲上加亲,但女方家人的一席话却给她当头一盆凉水。“瑞元那个无赖,还想做我家的女婿,谁肯嫁给他……”羞愤不过的王采玉心下暗想,你越是这样瞧不起我们,我们偏是要找—个最好的。

毛福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走进了王采玉的视线。虽然当时的毛福梅已是19岁的老姑娘,但家境殷实,人又忠厚老实,勤劳能干,这样的媳妇一娶进来,不但可以帮忙管束蒋介石,还可以有孙子抱,何乐而不为?

1901年,15岁的蒋介石做了新郎官,想当然,虽然母亲对婚事满意有加,但蒋介石对男女之事依然是懵懵懂懂,新婚之夜就让新娘子守了空房,他自己则躲到母亲的床上呼呼大睡,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任人推拉叫喊都醒不了。新娘子毛福梅就这样独自垂泪到天明,度过了自己的新婚之夜。

1902年,奉化县城举行童子试,信心百倍的蒋介石前往应试,遗憾的是没有考中。传统仕途的道路没有走通,蒋介石开始考虑另一种人生的方向——人新式学堂。1903年开始,蒋介石先后在“凤麓学堂”和“箭金学堂”读书。

P1-3

序言

蒋介石,生于1887年,卒于1975年,将近百年的悠悠岁月,记录的不仅是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更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作为近现代史中一个复杂而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蒋介石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尽的言说和难释的谜团。

正是因为有了蒋介石,才有了曾经煊赫无比的“四大家族”——“蒋宋孔陈”。作为“四大家族”毋庸置疑的领军人物,蒋介石的才能和野心是不可忽视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蒋介石,“公十一岁,读《春秋》、《左传》。”“十六岁,赴岩溪村从毛思诚温习《左传》,圈点《纲鉴》,应童子试。”之后开始接受新式教育。从秦始皇的“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到董仲舒“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的政治理论,都给蒋介石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也为他以后政治生涯中的独裁统治,即“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打下了思想基础。在选择后继者上,他没有采用西方民主的选举制,而是沿用实具中国封建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使得蒋氏家族有了那么绵延悠长的权力脉络,从蒋经国、蒋纬国,到孝文、孝武、孝勇三兄弟再到今日的友松、友柏、友常、友青,他们牵系的不仅是一个家族的蔓延、变迁,还有台海政治风云的变幻莫测。

这个近现代史上曾经最有权势的家族,其足迹整整横跨了3个世纪,他们的命运随历史浮浮沉沉,历史也因他们而有所改变。那么,到底是因为有了他们,历史才更精彩,还是历史造就了他们的精彩,我们已不得而知。尽管在历史的烟云中,这些权势和煊赫已慢慢归于平淡,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是那个历史舞台当之无愧的主角之一。曾经蒋经国所希望的“梅兰竹菊”、“松柏常青”,并没有如其想象的那样延续蒋氏的政治生命。正如蒋孝勇所说的“蒋家过去和中国现代史联系在一起的,总要有个结束”,现今的蒋氏后人更多选择从商从学,几乎无人从政。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也许后人无法真正探知所谓历史的真相,但我们还是可以用文字和图像去触摸它、接近它。现今,随着一些陈年老档案浮出水面,某些历史疑团也在不断解开。从一个更开放的语境出发,在坐拥更多更真实资料的基础上,我相信:历史也可以被有限地还原,而从中依稀可以窥视到一个时代的轮廓。

后记

蒋家几代人的命运,不是十几万字就能概括的。但是看到那么多的风风雨雨和悲欢离合,让人无法不为之动容。政治家也有七情六欲,也有自己的私人生活,可是政治家却不能有真情感,从陈洁如到宋美龄,从蒋方良到章亚若,这些权力巅峰的背后是无数人的辛酸,无数红颜的牺牲。在这金字塔下,这些人成了政治的垫脚石。当然,牺牲的不仅仅是女性,包括蒋介石在内,还有他的儿子、孙子们,都无一例外被卷入其中,成为这旋涡中的挣扎者。世间的事大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或许有的人天生适合权力游戏,乐在其中;但更多的人只是游戏中的一枚棋子,身不由己。蒋家第三代很多都壮年早逝了,有人称其为“一门六寡”,身体不好固然是一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恐怕还是为政治劳累而造成的。

他们一出生便含金汤匙,享尽富贵荣华,但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这不由使人想到两个典故。南朝时,只当了两年皇帝的刘,在被萧道成逼着退位“禅让”后,仍不能逃掉全族一起被屠戮的命运,他临死时流着眼泪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这一句话从一个年仅13岁的大男孩嘴里说出,哀痛和苍凉之感,谁能不为之动容。还有崇祯皇帝临死之前,用剑刺向最心爱的女儿时那一声长叹:“汝为何生帝王家?”令人心酸,潸然泪下。

“时势造英雄”,也正是在那种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才会出现这些对中国历史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人物。然而时过境迁,一切功过是非有如细小的沙石,在历史大浪的颠簸翻覆之下,早已消失得不见踪影,留给我们的只有一层深似一层的谜团。

幸运的是,随着民主进程的推进,今天人们不必面对非此即彼的抉择。即使“皇子皇孙”也可以自由面对,过自己真正的人生。正如蒋家第四代,大多从商从学,甚至从影,这就是一个民主社会的最好见证,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更为开明的前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蒋氏家族档案全揭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蒋浊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53537201
开本 16开
页数 3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38
CIP核字 2011166180
中图分类号 K820.9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