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禅心三无
内容
编辑推荐

明海所著的《禅心三无》是明海大和尚任住持以来的演讲集,由北京三联书店公开出版发行。本书设计、装帧精美,内容收录了明海大和尚任住持以来的演讲开示精华。净慧长老为本书做了序言。

书中谈到了禅的境界,禅的味道,参禅的方式,学禅的感悟,生活中如何透禅机,禅者对命运的理解,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勾勒出禅者的精神风貌。还谈到我们不常留意的口头禅,原来其中也有很多习气和因缘在,消极的口头禅,可以转变成积极的座右铭。

内容推荐

明海所著的《禅心三无》作者明海法师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出家十八载,现任禅宗祖庭柏林禅寺住持,是中国禅宗目前最有影响力的高僧大德之一。其讲座理路清晰,出入经藏,旁征博引,且与社会现实生活结合紧密;其语言鲜活,趣味盎然,富于亲和力、穿透力,在教内外特别是青年学子中间有广泛的影响力。《禅心三无》即是作者在寺院内外针对学子、企业家等不同听众所作禅文化讲座的合辑,共十八篇。作者结合亲身经历、佛教的历史、经典及禅师事迹,从交流“禅心”及修学要点入手,继而分享关于环保、社会慈善、企业管理、男女平等热点问题的心得与见地;最后概括介绍戒律受持、寺院生活仪轨、禅僧行脚、上供下施等行持的精神价值和启发意义。部分篇目附有轻松活泼、灵光闪烁的随机问答,更形具体、对机。

正如禅者自在无碍的“无住”精神被概括为“过去无悔,现在无怨,未来无忧”的“禅心三无”,本书凭借禅的智慧与慈悲进行善巧的生发,“帮助大家去了解禅师提倡的修行的意味,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体证,进入禅心的境界”,从而为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回归生命的本然提供了契机。

目录

喜明海禅人新书问世[代序] 净慧

禅心三无

命运三要

入佛三知

学禅五感

口头禅

惜福与环保

感动的心

佛法中的男女平等

管人管事与管心

禅与企业管理

安住当下的修行

无常的世界和我们

永远是自己错

“听”禅

戒律的艺术

略说寺院生活仪轨

禅僧行脚生涯的启发

托钵生活的要义

水陆法会与上供下施

后记

试读章节

禅心三无

“禅心三无”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说我们按禅的精神、按祖师的教导、以一颗禅心去生活所应该具备的三种品质。当然一个体悟了禅的境界的人,心态究竟是怎样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我们根据祖师的教导和佛法的精神去描述这颗心,有很多角度,有些机锋、棒喝也是在展现这颗禅心。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个“禅心三无”,也只是从某一个角度来说的。通过这个角度,我们虽然可能没有明心见性、没有完全悟得禅心,但是当下可以去操作,从而把握我们的心态。

“禅心三无”的第一个无是“无忧”。佛教对于人道众生的心态有一个描述,说人道众生是忧喜参半。在忧这方面有时又叫忧悲、苦恼。我们在日常生活里经常会有忧愁,俗话讲: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西方的哲学家也从哲学方面探索人类心态里的忧愁。忧愁这一部分情感具有普遍性,有的哲学家说,那是因为每个人只要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会面对死亡——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同时面对了死亡;而死亡对于普通人来讲是难以把握的,同时又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不用教他就知道,这个知,是每个人潜意识里本有的。

从佛法来看,生活中的忧愁来源于我们的得与失——患得患失,也来源于我们对自己未来的命运感到不可把握。不知你们是否注意过,有一种学问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不管是有文化的人还是没文化的人,都特别有兴趣,就是关于算命的学问。西方有西方的一套,通过血型、星座等预测命运;东方有东方的一套,算命学在我们中国就很丰富,有占卜、四柱、奇门遁甲等种种预测方法。这类学问的发达说明人有一种想把握自己的未来和命运的渴望;当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类整体上有一个潜在的忧患意识,希望通过种种预测命运、把握未来的方法来化解、冲淡内心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担忧。还有像看日子、取吉利的名字等做法,都反映出人们心中的忧虑。

一颗禅心是彻底地放下了忧愁的。云门文偃禅师说:“日日是好日。”这是禅者无忧的生活态度。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摆脱忧愁,从哪里做起呢?我觉得首先要放下对未来的牵挂,对未来的种种猜测、担心,对某件事情得失的计较。一切未来的结果都是从现在、从我们当下的言行延伸出去的,而我们生活环境的很多因素,是我们没有办法把握的;我们能把握的只是自己的行为、语言和思想,所以我们只能从可以把握的地方下手,从眼前下手,这样才能真正把对未来的担忧变成现实的力量,变成可以感知、把握和确定的力量。

在禅师语录里,不太容易看到关于死后要生到什么世界、生到哪一个佛国的开示,原因是他已经全力以赴,能够完全把握得了当下,生命的一切活动他已经做主了。把握了当下,未来怎么样就不是问题。要问未来怎么样,就问他现在每时每刻正在变成现实的心念、语言和行为怎么样。我们的未来不会因为一个不可知的神灵的操纵发生奇迹,不会有奇迹发生的。如果有奇迹,奇迹就在当下。如果我们把握了当下的一切,未来也不会出现完全不可预料的事情。

我们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包括在打坐的时候,都可以观照一下,我们的心里面是不是隐隐约约有些不安?像那些要考大学的学生,在高考前甚至之前半年,内心就已经开始有压力,倒不一定是脑子里每天都在想这件事,其实潜意识里已经有很多负担出现了,这些都是来源于对未来的牵挂、挂碍。我们要时常觉察自己内心的这种负担,觉察它,然后放下它。怎么放下呢?放不下主要还是在得失利害方面放不下,我们总是希望未来会出现合乎自己意愿的结果,希望未来按照我们的设计和理想来到。把这些都放下!如果你希望未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到的话,那么你应该从当前的准备工作开始,去创造这个未来。不要只是去担忧它、等待它。担忧和等待对于你所期待的那个未来根本没有什么帮助,反而是障碍——你越在意它,可能它越不会来。你要做的只是现在不断地去准备,最后它就来了,所谓不期而至。

这是我讲的“禅心三无”的第一个无一一无忧。无忧的心是很轻松的,没有压力。现在社会上有些病很普遍,像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得病的人特别多,而且年龄越来越提前。前不久我接待一个年轻人,28岁的一个企业家,事业很成功,可谓少年得志,但是他得了糖尿病。关于这些病,我也和大夫们讨论过,他们说这些病和心理压力大、忧愁多、不够轻松有关系。我自己也有体会,心里有忧愁时,人的精力、反应力都差了,工作效率也差了。但实际上一件事不会因为我们担忧它就变好,相反会变得越来越糟糕,所以我们要放下种种担忧,要无忧。

P5-8

序言

喜明海禅人新书问世

禅心一念契三无,法界圆融祖意符。

双运智悲游浊海,登堂入室探灵珠。

狮弦常振音声海,妙解频开智慧花。

生活禅风无挂碍,协时契理入千家。

西山老衲

二O一O年五月十四日于四祖丈室

后记

我从1989年开始接触佛学,1992年出家。在这前后二十多年间,自己逐渐从一个三业放逸、狂妄自大、迷茫苦闷的青年转变成略明因果、改过迁善、献身三宝的修行比丘。这要感谢佛祖的恩德!感谢师父‘净下慧长老的慈悲教化!感谢柏林禅寺的所有同道和十方善信们!这本书收录了我就任住持以来在各种场合和大家的一些心得分享。我何敢为人师!只是按师父所教导的“生活禅”的理念默默前行,把沿途的见闻感想汇报点滴而已。其中或有言过其实者,依他作解者,妄想分别者,请读者慧眼辨之。

衷心感谢王玲敏、杨寅田、任群、耀祥、明灵、程翠英、毕瑜、何康怡、孙博红等同仁的奉献!他们先后承担了本书各篇的整理、录入、编辑、删校等琐碎工作。感谢特约编辑明洁女士、责任编辑张琳女士,她们一路的把关跟进,使那些芜杂文字得以面目一新、登堂大雅。明杰法师投入了许多精力于本书的策划。楼宇烈教授欣然为本书题写书签,他是中国禅学研究方面的专家,也是我大学时的老师。恩师净慧长老赐诗为序,对我是莫大的加持和鼓励!愿我能行如所言,言如所行,今后有更好的心得奉献大众!

明海谨记

2010年5月16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禅心三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明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3474801
开本 32开
页数 356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18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47
CIP核字 2010086247
中图分类号 B946.5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5
出版地 北京
209
14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5:4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