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战国史(精)/中国断代史系列
内容
内容推荐
杨宽著的《战国史(精)/中国断代史系列》着重论述战国时期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和发展,真实地再现了战国时代风云变幻、剧烈变革、百家争鸣、英才辈出的历史与社会状况。
作者简介
杨宽(1914-2005),字宽正,上海青浦人。曾就读于苏州中学师范科,1936年毕业于光华大学国文学系,师从史学大家吕思勉、蒋维乔、钱基博。1936年参与上海市博物馆筹建工作,1946年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兼光华大学历史系教授,1953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59年调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1970年又调回复旦大学历史系工作。1984年赴美国迈阿密定居至逝世。历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秘书、古物整理处处长,上海市博物馆馆长,中国先秦史学会至第三届副理事长。著有《中国上古史导论》《西周史》《战国史》《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古史新探》《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一 战国史的重要性
连年进行兼并战争的时代特征
春秋、战国之交是“古今一大变革之会
大变革体现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
战国史对今后的深远影响
二 战国史料的整理和考订
战国主要史料的特点
《竹书纪年》和校正《史记》东方六国纪年的考订
合纵连横史料的去伪存真
乐毅破齐史料的去伪存真
《资治通鉴》所载乐毅破齐经过的虚假
载有战国史料的著作
战国史料的编年整理和考订
战国典章制度的分类编纂和考订
战国地理的考证和地图的编绘
考古发现的新史料
铜器铭文的史料价值
第二章 春秋战国间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 冶铁技术的进步和铁制生产工具的广泛使用
冶铁鼓风炉的重大进步
铸铁冶炼技术的发明
铸铁铸造工艺的进步
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
渗碳制钢技术的发明
固体渗碳制钢技术的发明和宝剑的制作
铁矿的开发
各国冶铁手工业地点
铁工具的广泛使用
二 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堤防的普遍建筑
运河的开凿和水利工程的兴办
运河开凿工程技术的进步
三 粮食作物、桑、麻以及漆园、果园的分布
主要粮食作物的种类
土壤的分辨和田地的等级
各种粮食作物的分布
蚕桑事业的发展及麻的分布
漆园和果园的经营
四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农业产量的提高
荒地的开垦
牛耕的推广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灌溉方法的改进
施肥技术的进步
农业产量的提高
一年两熟制的推广
五 农本理论的产生、管理农业政策的实施和农业科学的兴起
农本理论的产生
管理农业生产的政策
农业科学的兴起
第三章 春秋战国间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 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青铜铸造技术的进步
青铜工艺技术的创造
……
第四章 春秋战国间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第五章 战国前期各诸侯国的变法改革
第六章 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及其重要制度
第七章 七强并立的形势和战争规模的扩大
第八章 合纵、连横和兼并战争的变化
第九章 秦的统一
第十章 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
第十一章 战国时代科学和科学思想的发展
第十二章 战国时代文化的发展
附录一 战国郡表
附录二 战国封君表
附录三 战国大事年表
战国大事年表中有关年代的考订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战国史(精)/中国断代史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53677
开本 32开
页数 79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559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1019
CIP核字 2018176759
中图分类号 K231
丛书名
印张 25.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7
160
4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