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女神的模样(改革开放40年40位三八红旗手)
内容
内容推荐
徐枫主编的《女神的模样:改革开放40年40位三八红旗手》细腻记录了40年来40位上海女性的杰出代表,包括周小燕、秦怡、于漪、王安忆等海派时尚之文艺女神,谢希德、吴启迪等卓越睿智之科创女神,杨富珍、谢企华等创新坚韧之制造女神,沈翠英、何静芝等大气自信之服务女神……无论在三尺讲台、护理床边、田间地头,还是闪光灯下,她们都体现了巾帼力量,专业精进又极富人情化,使人们眼中上海女性的形象更为丰富立体。
阅读她们的人生故事,为新女性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干出新作为,提供富有力量而美丽隽永的动力。
目录
序言
海派时尚·文艺女神
周小燕:为人民歌唱的“中国之莺”
秦怡:用电影回报时代
于漪:一辈子学做教师
俞丽拿:富贵于我如闲云
王安忆:文学是很有乐趣的
奚美娟:两行字就能写完的简历里,藏着艺术的高山大海
王丽萍:用闭关的孤独,书写时代的温度
秦畅:金牌主持人的犀利本色
孙雯:“铿锵玫瑰”的足球之路
吴敏霞:在人生的“新跳板”上华丽转身
卓越睿智·科刨女神
谢希德:此生无悔报国邦
叶叔华:你的名字闪耀如星
张永莲:无需粉黛,奋斗的人生才是最美
吴启迪:投身教育,兑现诺言
陈赛娟:女科学家的别样人生
王红阳:“芳华”献给钟情的事业
郑珊:赤子之心温暖手术刀
黄薇:给中国人基因“画像”
蔡婷:予人玫瑰的筑梦人
张楠:绿色中国的“同化”梦
王黎娜:是“农二代”,更是“创二代”
创新坚韧·制造女神
杨富珍:从行业神话到“上海制造”宣讲员
谢企华:带领宝钢跻身世界五百强的女强人
徐增增:“不图安宁”变身华东民企“油老大”
胡安康:中国船舶设计“女神”
陈丽:践行绿色装饰的“女鲁班”
王乃雯:见证交会对接之“恋”的航天人
刘霞:女汉子探索顶尖焊接技术
钱倩倩:为大飞机梦保驾护航
大气自信·服务女神
沈翠英:将慈善做到底的“上海奶奶”
何静芝:中国保险界女将才,当之无愧“大姐大”
柏万青:全上海最有名的阿姨
袁月全:法外仍是责,庭外应有情
顾凤惠:公众物业“女管家”
朱国萍:“小巷总理”,“萍聚”人心
陈峥:让贼儿闻风丧胆的“反扒一姐”
吴尔愉:惊艳了时光的美丽“空嫂”
蔡蕴敏:造口师,让患者有尊严地生活
马卫星:精雕细琢打造上海公交服务品牌
熊熊:创新服务带给地铁乘客快乐旅程
序言
“看一百年的中国,去上海。”习近平主席如是
说。
值此改革开放40年华诞之际,这座城市同样有其
引人瞩目、值得骄傲的理由:40年东海扬尘,世事变
迁;看改革开放的沿途风景,请你再赴上海,再品传
奇。
这一次,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上海的女神”一
一因为,她们是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一种品牌记忆
;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的精神象征。改革开放以来,更自由、独立、果敢、
坚强的她们,为理想目标点燃明眸中的火花,甘作一
生拼,不负好年华。
她们是卓越睿智的科创女神:科技创新己成为带
动中国新一轮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上海也早早提出要
打造“科创中心”,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上海的
科创女神们,奋战在医疗、航空、化工、生物、天文
、信息技术等各个领域的一线,既百折不挠、坚韧不
屈,又赋予了“科创”更多细腻、丰富的色彩,用铿
锵玫瑰之姿,铸就不凡业绩。
她们是创新坚韧的制造女神:“制造”,是上海
的城市基因。自近代起,“上海制造”便一直代表着
国内制造业的最优标准,代表着人们对精致、洋气生
活的美好追求。如今,上海的制造女神们,同时在传
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力,推动经济健康、蓬勃发
展。她们勇于探索、求新求变的身影,深深烙印在“
上海制造”的铭牌上。
她们是海派时尚的文艺女神:文艺吹响了时代前
进的号角,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
先声。上海的文艺女神们用纸笔、教育、歌舞、影像
等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或化满腹诗书为
华彩篇章,或皓首穷经埋头默默耕耘,把握当代中国
文化动向,打开一扇窗,云霞铺满天,让世界更了解
中国。
她们是大气自信的服务女神:所谓“服务”,强
调以人为本,切实到位;社会评价是第一评价,公众
感受是第一感受。上海的服务女神们,大气自信,细
心体贴,遵循“上海服务”就是“优质服务”的一贯
准则,使社会日常运转更顺滑,为城市践行国家战略
而努力。她们的“用功”,正是构成“服务”概念的
核心竞争力与持久竞争力。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这城市的历史,这国家的
历史,已铭刻了女神们的笑容。她们是普通的女儿、
妻子与母亲,也是“新长征,,路上的红旗手楷模,
卓尔不群的巾帼女杰。她们不断打破局限,突破自我
,在各个领域释放能量,引领前行。新时代,新起点
,她们还将整装待发,微笑着再许上海、再许国人,
一个可能无限、疏阔明媚的未来。
本书选取的40位上海女神,堪称改革开放40年来
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如明珠生晕、美玉莹光,注定
因人生维度与时代巨变的“二重奏”,留下引人入胜
的成长足迹。一点初心不忘,使命必达不悔,青春虽
易老,芳华却不败,终无愧“女神的模样”!
徐枫
2018.6
导语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眸过去,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在巨变和腾飞。40年发展历程离不开智慧女性的优雅身影,她们在各行各业秀出自己的精彩,撑起一片新天地。徐枫主编的《女神的模样:改革开放40年40位三八红旗手》选取40位上海杰出女性,为她们书写隽永的文字,留下深刻的剪影。她们出生于不同的年代,立足于不同的行业,但她们都是这个时代的引领者,追风逐浪,唱出时代的最强音。
在上海发展当中,女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巨大的努力,使得上海这座城市具有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特点。相信在上海未来发展当中,这些女神是值得整个社会学习的模样,她们焕发出值得我们尊敬、学习、共同为之奋斗的精神和力量,都将是我们这座城市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记。
精彩页
奚美娟:两行字九能写完的简历里,藏着艺术的高山大海
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1986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我的简历特别简单,两行字就写完了一一1976年10月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同年进入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工作至今。就这么简单。”在央视《开讲啦》节目登台作自我介绍时,著名演员奚美娟用短短两行字概括了自己的艺术人生。 然而,细细品味这位女演员的作品,却一点也不像她的为人那么低调一~从艺40多年来,她获得过飞天奖、华鼎奖、华表奖、金鹰奖、金鸡奖、梅花奖、金狮奖……太多奖项的肯定,横跨戏剧、电影、电视三大领域,在全中国堪称屈指可数。
把神当成人来塑造
奚美娟为人低调,“人淡如菊”是对她最恰当的形容词。但是在艺术创作上,她却可以用“叛逆”来形容:每一个经典角色背后,都有她敏锐的观察、独到的表现方式。
她说自己极其反感创作中的概念化、脸谱化。1992年时,长春电影制片厂准备将光学专家蒋筑英的事迹搬上银幕,请奚美娟饰演蒋筑英的妻子路长琴。正是饰演这个角色,让奚美娟意识到:英雄人物和他们的家属,与我们平时的想象非常不同。
“我记得把蒋筑英妻子请来为我们讲讲她先生事迹的时候,她不像我想象当中的英雄人物家属那样,特别有一种愿望,希望自己先生能被大家用艺术电影的形象来塑造。她说着说着,经常会说同一句话: ‘其实我一点都不想说’。我问她:老蒋去世以后,你怎么面对生活,你怎么在十年中抚养你的孩子?她说:你知道吗,十年来所有的记者都问我老蒋的事,从来没有人问过我的体会。”这让奚美娟深思:“以往塑造英雄人物的时候,我们总是把他们往高大上去推,甚至引起观众的反感,这是我们作为演员的失职。”
奚美娟曾经出演过被誉为“上海里弄风情长卷”的电视剧《儿女情长》,2011年,这部知名电视剧新拍了姐妹篇《儿女情更长》。“作者特别希望我饰演的大姐的命运和旧作中的妈妈一样,甚至想把大姐去世这场戏拍得和十几年前妈妈去世的场面镜头都要一模一样一一我特别不赞成,为什么女儿和妈妈命运要一样呢,我觉得催泪如果要用这种方式,是很低级的。”在她的力挽狂澜下,最后剧组达成了共识,改写了大姐的命运。
因为演了不少“妈妈”的角色,奚美娟又被观众誉为“国民妈妈”。但她觉得,有些电视剧里对“上海妈妈”的表现过于概念化:“好像上海妈妈就是小市民,整天围着房子、存款,想把女儿推到大款身边去……我觉得这种创作概念非常不与时俱进一一也许在计划经济的时候,房子特别紧张的时候,会有比较计较钱财的妈妈,但实际上现在我的好多朋友的女儿都嫁给了外地小伙子。有一次一个朋友还跟我说,女婿的家人都不在上海,我要对他好一点。这才是现在一部分上海妈妈的想法,我听了很感动。实际上上海妈妈的形象在生活中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我作为上海人,要为上海妈妈说两句话。”
2015年,奚美娟重返话剧舞台,主演《北京法源寺》中的慈禧,角色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这也与她塑造人物的思路分不开。
“我觉得客观来想,一个女性,在那样一个时代,在男性社会里面,她执政了47年。她如果没有一点自己的智慧和执政理念,早就被赶下台了。我在塑造慈禧太后人物的时候,我觉得实际上她是家国情怀、家事国事天下事兼而有之,她也是一个母亲。”奚美娟决定将慈禧拉下神坛,还原成一个女人,更加客观公正地塑造历史真实人物,“我尽量把她从神拉到人的状态演绎,但是她又是一个政治家,她有特别叛逆的一面,这是普通家庭妇女做不到的,因为她内心有力量,她有思想,有政见。我觉得我特别幸运的是,我在艺术形象当中扮演过起码五六个由真实形象改编的戏。生活当中可歌可泣,拍电影、上戏剧的女性,~定是非常精彩,有时候被人推到一个像女神的地位。但作为艺术创作者来说,我每次都是走反方向,我非常想把她们从神坛上拉到正常人塑造。只有拉到正常人塑造艺术形象,我觉得才可以有根基,才可以获得更大的认同。”
P37-4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女神的模样(改革开放40年40位三八红旗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枫
译者
编者 徐枫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581500
开本 32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8-08-01
首版时间 2018-08-01
印刷时间 201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352
CIP核字 2018173914
中图分类号 K828.5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90
135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3: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