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3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3辑)》由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新夏、杨生平教授牵头,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众多知名学者,如丰子义、杨学功、汪信砚、吴晓鹏、孙伟平、鉴传今等,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每年度所发表成果(包括图书、期刊等)进行评论,并刊发相关书评等,有助于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形成一个新的平台,引领论争的风向,提高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思想评论水平。 目录 编者手记 向以评论的方式贡献思想的作品和作者致敬 热点评论 关于“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几个理论问题 自我所有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柯亨与马克思在当代的相遇——评柯亨的《自我所有、自由和平等》 政治经济学批判在何种意义上是哲学?——国内《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哲学思想研究述评 争题评论 后现代空间的性别建构——多琳·马西《空间、地方与性别》中的后现代空间之争 “空间转向”后的左翼地理学人宣言——评多琳·马西代表作《空间、地方与性别》 不平衡、地方感与空间的性别——多琳·马西《空间、地方与性别》中的三个主要理论 以“都市革命”来改变世界——对列斐伏尔《都市革命》的再发现 学术书评 《李达年谱》编撰的重大意义与学术创新 科学时代哲学何为?——兼评张文喜教授的《方法与反方法》 面向虚无主义的“阵地战”——评邹诗鹏教授的《虚无主义研究》 理念与现实: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评刘敬东教授的《理性、自由与实践批判》 从“存在的象征”到“存在的超脱”:政治美学的前景——评张盾教授的《超越审美现代性:从文艺美学到政治美学》 新时代语境中的意识形态研究——评张秀琴教授的《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理解史》 认识“虚构”的自己——评尤瓦尔·赫拉利教授的《未来简史》 思想对谈 《资本论》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青年学者对话录(2017) 博文锐评 马克思文本研究“新生代”的初次亮相——三部青年学人研究专著简评 虚无主义的“中国性”建构——评“中国虚无主义” 论早期马克思的“主谓颠倒”理论:“中介”的作用 佳作短评 《1+12:通向常识的道路》等书评5篇 本刊简介及征稿启事 导语 陈新夏、杨生平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力图以评论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于评论中见时代之思想,睿智之对话,生动之现实,为本刊理想与追求。为此,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您的见证,还有您的参与,进而使改变现状成为可能。 本刊设置了《热点评论》、《专题评论》、《学术书评》、《博文锐评》、《思想对谈》、《佳作评论》等栏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3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新夏//杨生平 |
译者 | |
编者 | 陈新夏//杨生平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2904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1 |
出版时间 | 2018-06-01 |
首版时间 | 2018-06-01 |
印刷时间 | 2018-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54 |
CIP核字 | 2018126283 |
中图分类号 | B0-0 |
丛书名 | |
印张 | 1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7 |
宽 | 163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