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苏联的缔造者(列宁)/革命领袖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缔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和领袖。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韩洪舟、李国涛主编的这本《苏联的缔造者(列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尽、生动地介绍了革命导师列宁光辉战斗的一生,他的革命生涯的重要经历,他对俄罗斯民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对读者了解列宁生平事迹、思想形成,都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内容推荐

列宁出身于俄国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家庭,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站在劳动人民一边,积极投身于反抗沙皇专制统治的斗争。他曾经数次坐牢、流放和流亡国外,多次遭到敌人的谋杀。但他历尽艰辛,愈挫愈奋,在1917年领导俄国人民夺取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列宁是为俄国乃至世界被压迫人民的幸福奋斗终生的杰出革命家。在他生前,最普通劳动者发自内心地称他为:“我们的伊里奇!”时至今日,光芒万丈的列宁主义仍然激励着人们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韩洪舟、李国涛主编的这本《苏联的缔造者(列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尽、生动地介绍了革命导师列宁光辉战斗的一生,他的革命生涯的重要经历,他对俄罗斯民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对读者了解列宁生平事迹、思想形成,都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苏联的缔造者(列宁)》特别适合青少年阅读。

目录

伏尔加之子

特殊的律师

到彼得堡去

流放西伯利亚

风雨建党路

十月革命的预演

流亡中发展革命

震撼世界的十天

巩固苏维埃

领导卫国战争

新经济政策

人民的领袖

创建共产国际

英年早逝

试读章节

1892年2月中旬,列宁领取了律师执照,取得了承办诉讼案的资格。3月,列宁正式办案。仅1892年至1893年,他就出庭为人辩护15次。所辩护的被告主要是穷苦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大多为生活所迫,有的偷了财主的粮食和物件,有的发牢骚,骂沙皇和官员。列宁竭力为他们辩护,敢于伸张正义,使案子都得到了比较公正的处理,列宁在这一带渐渐地有了名气。

作为律师,列宁本着公正、平等、合理的原则,尽可能地为劳动者辩护,捍卫他们的权利和利益。但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当时残酷而复杂的实际生活中,列宁认识到,法律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要改变整个黑暗社会的不公正,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参加政治活动。因此,列宁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了革命活动和理论研究上。

列宁认真钻研了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资本论》,这本巨著他反复读了几遍,还熟读了其他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同时,列宁把马克思和另一位革命导师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从德文译成俄文,这个文本在萨马拉的革命青年中间流传了很久。接着,列宁和阿·拉拉杨茨在萨马拉组织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

夏天来临了,列宁住在萨马拉附近乡间,继续致力于研究。他在菩提树密林中给自己搭了一个隐蔽的窝棚,里面放着一个凳子、一张桌子。一吃过早饭,他就带着一大堆书到那里去,一直工作到吃午饭的时候。吃完午饭,他又带一些关于社会问题的书仍旧到那个地方去。晚上,列宁在散步和游泳以后,又拿一本书坐在走廊里一张放着灯的桌子旁边,认真的研读。每当他空闲、吃午饭或者散步时,他谈笑风生,用笑声和活力感染每一个人。

列宁很会处理工作和休息的关系,他后来有句名言: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除了长途的散步以外,他还进行其他运动。在院子里的一角靠近桌子的地方,列宁立了两根柱子,在两根柱子上搭一根横木,有7英尺高,类似于今天的单杠,他按时在这里运动。

列宁另一个爱好是下棋。他下棋很认真,要求严格遵守规则,不准悔棋,下一个子就算数。他对赢棋兴趣不大,更感兴趣的是斗争的紧张和摆脱困境的能力。他只在晚上才下一会儿棋,调节一。下紧张的读书生活。

列宁很乐意帮助别人,不仅帮助他的同志们学习,还帮助妹妹玛丽亚学习语言。不过他坚持要她尽可能独立工作,只有在特别困难的场合,才找别人帮助。他帮助妹妹准备功课时,要求她依照一定的计划,认真对待作业,凡是做得草率马虎的都叫她重做。

列宁还非常喜欢唱歌、填词。他一有机会就向别人学唱一些歌曲,他在一首关于铁匠的歌曲中唱道:

一个年轻的铁匠,

在作坊里来回徜徉,

他抄起一把铁锤,

招呼伙伴们帮忙。

丁当!丁当!丁当!

丁当!丁当!

同心协力,协力同心!

兄弟们,让我们大干一场。

居住在喀山和萨马拉的期间,列宁对马克思的著作作了全面的研究,为自己参加革命斗争作准备。后来,列宁在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的实质时写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功绩,在于他们向各国无产者指出了无产者的作用、任务和使命,就是首先起来同资本家进行革命斗争,并在这个斗争中把一切被剥削的劳动群众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马克思的著作是列宁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行革命工作的基石。马克思所阐述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指明了俄国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方向。除了研究马克思著作和革命运动,列宁还必须通晓俄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条件。他仔细研究了当时俄国的经济情况,以及俄国和国外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现状,立志在无产阶级中积极工作,并组织劳动人民去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

在萨马拉,列宁在仔细研究统计材料的基础上,写了他的第一篇论述俄国农民生活状况的科学著作,即《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评弗·叶·彼斯特尼柯夫<南俄农民经济>一书》,在这篇论文里,他指出资本主义已经侵入俄国农业,农民分成了农村无产阶级和农村资产阶级,中农则是经济不稳固的群体,这篇文章表明列宁已经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到了夏天,列宁就住在萨马拉附近的乡村,不仅仔细观察各阶层农民的生活状况,而且常常同农民长谈,向他们提出各种问题,仔细倾听他们的心声。

同一时期,列宁还熟悉了马克思主义反对者的著作,并不止一次地在会议上猛烈抨击他们的观点。

那几年在萨马拉见过列宁的人这样描写他:“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大头和白而宽的前额。他略小的眼睛似乎老是眯缝着,他的眼光是严肃、沉思、凝视的。一个略带讥刺味道的微笑挂在他薄薄的嘴唇上。”P11-14

序言

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缔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和领袖。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1870年4月22日,列宁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他的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与谋刺沙皇而被处死。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不久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

1888年10月,列宁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1892年,他又开始筹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这时的列宁已经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了。

1895年秋,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这个组织是俄国革命政党的萌芽,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与俄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不久,他再次被捕入狱,度过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笔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结婚。

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第一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做准备。

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的任务是建立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这次会议上,列宁经过激烈斗争,使大会通过了国际共运史上第一个以争取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任务的党纲。但因为在建党组织原则上存在尖锐分歧,党内形成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和以马尔托夫为首的孟什维克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列宁对孟什维克的错误思想进行了坚决批判。他指出,无产阶级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并与农民建立同盟,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取得革命胜利的手段是武装起义,革命胜利后必须建立工农民主专政,并立即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1912年1月,列宁主持在布拉格举行的党的第六次代表会议。会议决定将孟什维克驱逐出党。从此布尔什维克成为一个独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侨居瑞士。在1915年发表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科学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重要论点。1916年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全面分析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矛盾,揭示它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1917年二月革命后,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起义的工人和士兵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但由于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人尚在狱中或国外,孟什维克趁机上台。但孟什维克向资产阶级妥协,拱手让资产阶级组织临时政府。列宁在瑞士听到革命消息后,于4月回到彼得格勒,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和“一切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9月,写成《国家与革命》一书,指出无产阶级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特别强调在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整个过渡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1917年9月,列宁发出了夺取政权的号召,制定了武装起义的具体计划。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起义开始。列宁冒着巨大风险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指挥起义。起义军经过连续战斗,到第二天早晨基本上控制了整个首都,接着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最后堡垒一一冬宫发起进攻。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冬宫被攻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最后胜利。翌日,在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列宁当选为苏维埃俄国人民委员会主席。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标志着十月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

1918年3月,列宁排除党内外的破坏、干扰,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一利托夫斯克条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使苏维埃国家取得暂时的和平喘息时机。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等文章中,他提出恢复国民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纲领和措施,指出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发展重工业,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加强劳动纪律,改善经营管理,并且利用资产阶级专家和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

1918年7月,苏维埃俄国进入国内战争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时期。11月,列宁任工农国防委员会主席。1918~1920年间,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胜利地击退14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动阶级的叛乱。

1918年8月,列宁遭社会革命党人反革命分子暗害,身受重伤,在疗养期间仍不断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11月写成《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一书,揭露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诋毁和诽谤。

1919年3月,列宁主持共产国际成立大会。亲自领导了共产国际的前4次代表大会。在1919年8月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以列宁为首的委员会起草的新党纲。

1920年5月,列宁写成《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针对当时西欧一些国家成立不久的共产主义政党内部的“左”倾思潮,阐明马克思主义一系列重要策略原理,强调革命原则性应与策略灵活性结合起来。

1920年12月,列宁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口号。不久提出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21年3月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必要性,对新经济政策作了理论上和政治上的论述。

1921年初,列宁提出并实施了“新经济政策”。正当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开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之际,由于极度紧张的工作,列宁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了。但他仍在顽强地工作。  1922年5月,列宁患脑溢血症。12月病情开始加重。在病中口授《日记摘录》、《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文章和信件,拟订在苏俄建设社会主义的计划,特别强调要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强工农联盟,改革国家机构,反对官僚主义,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保持党的统一和民族团结。这些文献总结了苏维埃政权建立以来的工作,就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道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被视为列宁的政治遗嘱。

1924年1月21日,列宁因脑溢血去世,终年54岁。遗体经防腐处理后被安放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红墙下的列宁墓中。

列宁不但是一位伟大的革命领袖,还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的全部著述达55卷。

列宁离开这个世界近90年了,他亲手缔造的苏联也早已解体,但他那改天换地的不朽业绩、博大精深的光辉思想不但铸成了一座历史的丰碑,而且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指引着人类前进的航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苏联的缔造者(列宁)/革命领袖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洪舟//李国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605899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2013188767
中图分类号 A732-49
丛书名
印张 16.6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0: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