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学人类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上下)(精)/高校学报精品文库
内容
内容推荐
黄玲主编的《文学人类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上下)(精)》以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之知识考古和田野调查,重申学术观念上“人类学转向”之重要性,以达成对文明史之整体性认识的自觉培育,以及文学之多元性与立体性的深度阐释。书中的这些文章提出的一些新思考,是中国学者在文化自觉与反思西方学术话语的背景下,为重建中国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文化品牌所做的努力。
目录

文学与人类学
文学人类学:一种生存方式
文学人类学的学术伦理
文学与学文
人类学的文学转向及“写”文化的多种叙事
我者的他者性——人类学“写文化”的方法问题
论中国文学人类学当代探索中的文学理论建设
神话历史与神话中国
神话学:从文字文本到文化文本的跨越
神话学艺术起源研究新探
中国的神话历史——从“中国神话”到“神话中国”
从《春秋》看“神话历史”
中国古代礼仪中的神话思想
现代性身体观的神话学反思
神话思维与转向“经验”的历史哲学
神话历史:一个跨学科的新视角
中国神话“历史化”的再思考
N级编码与四重证据法
文化文本的N级编码论——从“大传统”到“小传统”的整体解读方略
一代有一代的编码:论纪念碑性玉器的编码想象
N级编码理论的逻辑梳理
黄帝名号的神话历史编码——四重证据法再释“轩辕”与“有熊”
古代中国的文化编码自觉——以《周易》为例
一以贯之的神话——“N级编码系统理论”的评述与思考
从仪式行为到艺术消费:文身N级编码探索
大小传统
文化大传统研究及其意义
文化大传统对物的发现
“格物”说的大传统探源
回归大传统:中国文明起源特性与神话学整合
大传统与小传统:中国宇宙观的N级编码——以东汉洛阳礼仪空间为例
重估大传统:四重证据法的方法论价值

中华文明探源与多民族文学
西王母神话:女神文明的中国遗产
古代占卜比较研究的中国视野
“盖娅”神话与地球家园——“原住民知识”对地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从“卵生”到“返胎”——《黄帝内经》“道”与“阴阳”的四重证据解读
萨满的“野人舞”及其神话原型
史诗《格萨尔王传》与口传文化
多元共生:盐马古道沙溪白族的空间、信仰与实践
儒家神话的再认识
体与礼:佩玉践形与儒家神话礼仪
“神话”“历史”的联袂与分裂——以1902年为起点
中国玉文化与玉帛之路
为什么说“玉文化先统一中国”——从大传统看华夏文明发生
夏商周与黑白赤的颜色礼俗——玉文化视角的新解说
中华文明起源“玉教说”的方法论意义与观念效应
珥蛇与珥玉:玉耳饰起源的神话背景——四重证据法的玉文化发生研究
“玉帛为二精”神话申论
殷商时期玉石仪仗用具所反映的中原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
玉帛之路及其古代路网的调查及研究
齐家玉器与夏文化
三星堆及金沙玉器的玉源初探——四重证据法的实验
文学与仪式
戏剧文学的救灾解难功能——《俄狄浦斯王》与《窦娥冤》对读
“再生”神话与庆春仪式——冠礼仪式时间探考
王褒《洞箫赋》之治疗功能探究
物与图像叙事
从《尔雅》植物名词看中国古人的器物制造
论陕北汉画像圣树符号的宇宙论意义
神话的图像叙事:明代丽江壁画研究
四坝文化与青铜之路
编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学人类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上下)(精)/高校学报精品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玲
译者
编者 黄玲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446697
开本 16开
页数 61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709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192
CIP核字 2018223770
中图分类号 C958
丛书名
印张 4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74
5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3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