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飞侠彼得·潘(插图典藏本)(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小飞侠彼得·潘》是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巴里的成名作,主要叙述了温迪和彼得·潘等几个小孩在梦幻岛的奇遇。故事创造了一个让孩子们十分憧憬的童话世界——永无岛。岛上无忧无虑的仙女、美人鱼、丢失的孩子们以及那个用蘑菇当烟囱的“地下之家”,对孩子们来说,都是一种最纯朴、最天然的境界,而主角彼得·潘那种“永远不想长大”的思想与行为更是淋漓尽致地呼出了孩子们的心声。

内容推荐

《小飞侠彼得·潘》是英国作家詹姆斯·巴里最著名的作品,是一部充满想象与冒险的经典儿童故事。书中描述了一位永远不愿长大的男孩彼得·潘与一群孩子在永无乡的生活。在这里,有孩子们渴望见到的各种人物和动物:仙女、人鱼公主、印第安人、海盗、野兽和飞鸟;彼得·潘带领着孩子们经历了许多有趣的冒险。

作品将荒诞幻想、仙人故事、惊险情节,运用性格刻画、心理描写、讽刺和幽默等手段编织在一个小小的故事里,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力。无论儿童或成人,阅读本书都能得到最单纯的快乐。一百年来,彼得·潘这个形象已经成为西方世界无人不知的人物,象征着永恒的童年和永无止境的探险精神。自从《小飞侠彼得·潘》被搬上银幕,每年圣诞节,西方各国都在电视上播放这个节目,作为献给孩子们的礼物。

目录

彼得·潘闯了进来

影子

走啦,走啦!

飞行

来到了真正的岛

小屋子

地下的家

人鱼的礁湖

永无鸟

快乐家庭

温迪的故事

孩子们被抓走了

你相信有仙子吗

海盗船

和胡克拼个你死我活

回家

温迪长大了

试读章节

达林太太是安于现状的,达林先生却喜欢事事都向左邻右舍看齐,所以,他们当然也得请一位保姆。由于孩子们喝的牛奶太多,他们很穷,所以,他们家的保姆只是一只严肃庄重的纽芬兰大狗,名叫娜娜。在达林夫妇雇用她以前,这狗本没有固定的主人,不过她总是把孩子看得很重的。达林一家是在肯辛顿公园里和她结识的。她闲来无事去那儿游逛,把头伸进摇篮车窥望,那些粗心大意的保姆总是讨厌她,因为她老是跟着她们回家,向她们的主人告状。她果然成了一位不可多得的好保姆。给孩子洗澡时,她是多么一丝不苟啊。夜里不管什么时候,她看管的孩子只要有一个轻轻地哭一声,她就一跃而起。狗舍当然是设在育儿室里。她天生有一种聪明,知道什么样的咳嗽是不可怠慢的,什么时候该用一只袜子围着脖子。她从来都相信老式的治疗方法,比如用大黄叶,听到那些什么细菌之类的新名词,她总是用鼻子不屑地哼一声。你若是看到她护送孩子上学时的那种合乎礼仪的情景,真会大长见识。当孩子们规规矩矩时,她就安详地走在他们身边;要是他们乱跑乱动,她就把他们推进行列。在约翰踢足球的日子,她从不忘带着他的线衣;天要下雨的时候,她总是把伞衔在嘴里。福尔萨姆的幼儿园里有一间地下室,保姆们就等候在那里。她们坐在长凳上,而娜娜是伏卧在地板上,不过这是她唯一的不同之处。她们认为她社会地位比她们低贱,装作没把她放在眼里的样子;其实,娜娜才瞧不起她们那种无聊的闲聊呢。她很不高兴达林太太的朋友们来育儿室看望,可要是她们真的来了,她就先扯下迈克尔的围裙,给他换上那件带蓝穗子的,再把温迪的衣裙抚平,接着匆匆梳理一下约翰的头发。

没有一个育儿室管理得比这个更井井有条了,这一点达林先生不是不知道,不过他有时还是不免心里嘀咕,生怕街坊邻居们会背地里笑话他。

他不能不考虑他在城里的职位。

娜娜还在另一个方面使达林先生不安,他有时觉得娜娜不大佩服他。“我知道,她可佩服你啦,乔治。”达林太太向他担保说,然后就示意孩子们要特别敬重父亲,接着,就跳起了欢快的舞。他们唯一的另一位女仆莉莎,有时也被允许参加跳舞。莉莎穿着长裙,戴着女用人的布帽,显得那么矮小,虽说开始雇用她的时候,她一口咬定她早就过十岁了。小家伙们多快活呀!最快活的是达林太太,她踮起脚尖发狂般地飞旋,你能看到的只是她的那个吻。这时要是你扑了过去,定能得到那一吻。

再也没有比他们更单纯、更快乐的家庭了,直到彼得·潘来临。

达林太太第一次知道彼得,是在她清理孩子们的心思的时候。凡是好妈妈,晚上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孩子们睡着以后,搜检他们的心思,使白天弄乱了的什物各就各位,在明天早晨前把一切料理停当。假如你能醒着(不过你当然不能),你就能看见你妈妈做这些事;你会发觉,留心地观看她是很有趣的。那就和整理抽屉差不多。我估摸,你会看见她跪在那儿,很有兴趣地察看里面的东西,纳闷这样东西你是打哪儿拣到的;发现有些是可爱的,有些是不那么可爱的。她把一件东西贴在脸上,像捧着一只逗人的小猫;把另一件东西赶快收藏起来,不让人看见。你清早醒来时,临睡时揣着的那些顽皮念头和坏脾气都给叠得小小的,压在你心思的底层。而在上面,平平整整摆着你的那些美好念头,等你去穿戴打扮起来。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见过人的心思的地图。医生有时画你身上别的部分的地图,你自己的地图会是特别有趣的。可是,要是你碰巧看到他们画一张孩子的心思地图,你就会看到,那不光是杂乱无章的,而且总是绕着圈儿的。那是些曲曲折折的线条,就像你的体温表格,这大概就是岛上的道路了。因为永无乡多少就像是一个海岛,到处撒着一块块惊人的颜色。海面上露着珊瑚礁,漂着轻快的船。岛上住着野蛮人,还有荒凉的野兽洞穴,有小土神,他们多半是些裁缝;有河流穿过的岩洞,有王子和他的六个哥哥,有一间快要坍塌的茅屋,还有一位长着鹰钩鼻子的小老太太。若是只有这些,这张地图倒也不难画。但是还有呢,第一天上学校、宗教、父亲、圆水池、针线活、谋杀案、绞刑、与格动词、吃巧克力布丁的日子、穿背带裤、数到九十九、自己拔牙奖给三便士,等等。这些若不是岛上的一部分,那就是画在另一张画上的了;总之,全都是杂乱无章的。尤其是因为,没有一件东西是静止不动的。

当然,每个人的永无乡又大不一样。例如,约翰的永无乡里有一个湖泊,湖上飞着许多红鹤,约翰拿着箭射它们。迈克尔呢,年纪很小。他的永无乡里有一只红鹤,上面飞着许多湖泊。约翰住在一只翻扣在沙滩上的船里,迈克尔住在一个印第安人的皮棚里,温迪住在一间用树叶巧妙地缝成的屋子里。约翰没有亲友,迈克尔在夜晚有亲友,温迪有一只被父母遗弃的小狼宝宝。不过总的说来,他们的永无乡都像一家人似的彼此相像。要是摆成一排,你会看到它们的五官面目大同小异。在这神奇的海滩上,游戏的孩子们总是驾着油布小船靠岸登陆。那地方,我们其实也到过,如今还能听到浪涛拍岸的声音,虽然我们不再上岸。

在所有叫人开心的岛屿里,永无乡要算是最安逸、最紧凑的了。就是说,不太大,不太散,从一个奇遇到另一个奇遇,距离恰到好处,密集而十分得当。白天你用椅子和桌布玩岛上的游戏时,一点也不显得惊人;可是,在你睡着前的两分钟,它就几乎变成真的了,所以夜里要点灯。

达林太太偶尔漫步在孩子们的心思里时,发现那里有些东西她不能理解,最叫她莫名其妙的,要算是彼得这个名字。她不认得彼得这么个人,可是在约翰和迈克尔的心思里,到处都是这个名字;温迪的心思里,更是涂满了它。这个名字的笔画比别的字都来得粗大,达林太太仔细地打量着它,觉得它傲气得有点古怪。

温迪的妈妈问她来着,她遗憾地承认说:“是的,他是有那么点傲气。”

“可他是谁呀,宝贝?”

“他是彼得·潘,你知道的,妈妈。”

开头达林太太不知道他,可是她回忆起童年的时候,就想起了彼得·潘。据说,他和仙子们住在一起。关于他,故事多着呢!比如说,孩子们死了,在黄泉路上,他陪着他们走一段,免得他们害怕。当时达林太太是相信的,可现在她结了婚,懂事了,就很有点怀疑,是不是真有这样一个人。

P12-15

序言

在伦敦西区,幽静的肯辛顿公园东北角的长湖畔,矗立着一座青铜雕像。那不是英雄伟人或文化名人,而是一个小小的男孩。那孩子撒开两腿,挥舞双臂,口吹一支芦管,像是提腿奔跑,又像是腾空起飞。他浑身散发着青春活力,神气活现,十足一个快乐之神。他,就是彼得·潘,一个不愿长大也永不长大的孩子。他出生没几天,因为害怕长大,就从家里逃了出来。肯辛顿公园曾是他游玩的地方,如今他长住在一座远离英国本土的海岛:永无乡。那是个奇异而热闹的地方,住着一个印第安人部落、一帮海盗、各种野兽、人鱼、小仙子,还有一群被大人不小心丢失了的孩子,他们的队长就是彼得。他们不用上学读劳什子的书,不用学规矩,还不时能碰上惊险的乐事,真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可就有一样美中不足:他们是男孩,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需要一位母亲。但彼得最瞧不起人世间的成年母亲,他想找一位小姑娘做母亲。于是在一个繁星满天的夏夜,他飞到伦敦,趁达林先生和太太出门赴宴而狗保姆娜娜又被锁住的时机,飞进育儿室,诱使小女孩温迪和她的两个弟弟跟他一起飞到了永无乡。温迪做了孩子们的小母亲。从此,三个来自内陆的孩子真正过上了只有在童话和睡梦里才能见到的奇妙生活。他们住在地下的家里,出入经过树洞;在礁湖里玩人鱼的水泡球游戏;和印第安人进行虚拟战争;搭救过他们的首领——美丽高傲的虎莲公主。温迪因为想念母亲,央求彼得让他们回到伦敦的家。途中,孩子们被凶残的海盗头子胡克挟持上了海盗船,彼得为救他们,与胡克决一死战,使胡克掉进了鳄鱼的血盆大口。彼得护送孩子们回了家。多年后,温迪长大了,真的做了母亲,彼得又来把温迪的小女儿带去永无乡。于是,一代复一代,小母亲不断更换,彼得却始终是个满口乳牙的长不大的小男孩。

像我们中国的孙悟空和哪吒一样,彼得·潘是每个英国孩子心上的宠儿。创造这个童话人物的人,是苏格兰著名的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詹姆斯·巴里。

巴里生于1860年,卒于1937年。他的文学生涯,两头跨着古典文学臻于极盛的维多利亚时代和现代主义蓬勃兴起的20世纪初期。他一生创作了四十多部剧作,曾与名探福尔摩斯的创造者柯南·道尔合作写过喜剧。为了表彰他的文学建树,爱丁堡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均授予他文学博士学位,英王赐予他从男爵的贵族称号。他的成名作剧本《彼得·潘》及其同名小说世代流传下来,成为不朽的英国文学名著。

在巴里的创作中,彼得·潘这个人物形象不是一次形成的。他的名字首次出现在1902年的小说《小白鸟》中。1904年,剧本《彼得·潘》发表,继而在伦敦和纽约上演,大获成功。以后每上演一次,巴里就将剧本修改一次,最后定本直到1928年才出版。1906年,巴里将剧本改写成散文童话《彼得·潘在肯辛顿公园》。1911年,小说《彼得·潘》出版,又名《彼得和温迪》,最后加了一章“温迪长大了”。

从18世纪起,英国开始有了雏形的儿童文学作品,到19世纪则步人了黄金时代。儿童文学已不仅仅是讲个故事,而且有了性格刻画、风格描绘、社会和哲学思想内涵等因素,成了真正的文学。《彼得·潘》把离奇的幻想、仙人故事、惊险情节、讽刺幽默以及成年人的人生感喟,全都编织在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里。它像一场眼花缭乱的马戏,又像一首梦幻狂想曲。作者塑造了一些可爱的、可笑的或逗乐的形象,设计了许多奇巧的情节构想,令人不由得惊叹他那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例如,被达林夫妇用做保姆的竟是一只大狗;彼得试着用肥皂水来粘他那被切断的影子;星星们凑拢在达林家的上空,怀着好奇想凑个热闹,它们不住地眨眼睛,那是他们在窃窃私语;每个婴孩第一次笑出声来,就有一位小仙子诞生,而每当一个孩子说他不再相信仙子,就有一位小仙子死去;礁湖里,人鱼用尾巴拍着水泡玩游戏,天边的彩虹就是他们的球门;鳄鱼吞下一只钟,从此肚里便不住地滴答作响,一听到这声音,正在作恶的胡克就吓得逃之天天……这一切,给人以无穷的童趣和愉悦和美感。

但《彼得·潘》又不仅仅是一篇童话。它比单纯的童话似乎多了一点什么,那或许就是诗的寓意。巴里为我们揭开了记忆帷幔的一角,使我们窥见久已淡忘的美妙的童稚世界。我们尽管留恋,却已回归无路。因为,我们像长大了的温迪,没有了想象的翅膀,永远失去了自由翱翔的本领。巴里用带泪的喜剧,对比了童稚世界的无穷快乐和成人世界的索然寡味。温迪们无法不长大,这是无可奈何的必然。幸好,还有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彼得。他的存在,说明人类有着周而复始、绵延不绝、永存不灭的童年和伴随着童年的永恒的母爱。人总要长大,这很不幸,但人类是有希望的,“只要孩子们是快活的,天真的,没心没肺的”。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部富有想象力的杰作,是这个地球上很少能接触到的完美的东西。

——[美]强尼·德普

对孩子来说,《彼得·潘》从来不是一本简单的书。

——[英]杰奎琳·罗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飞侠彼得·潘(插图典藏本)(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詹姆斯·巴里
译者 杨静远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606454
开本 32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88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5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2: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