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共13册顾颉刚全集)(精)
内容
内容推荐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共13册顾颉刚全集)(精)》第一册1926年在北京出版,“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这一学术命题在学术界所产生的革命性的震荡,替中国史学界开了一个新纪元,自此引起了当时学界对古代史料真伪的考辨,形成了“古史辨”派。围绕着疑古学说、围绕着古史辨派、围绕着对中国古史的研究与探索,八十多年来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成了现当代中国史学研究的核心之一。此部分第1-4册收入“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的论述以及古史传说的夏、商、周至春秋史实的考辨文章;第5-6册收入古代民族和疆域探索的文章;第7-12册收入古书真伪、内容和著作时代的考订的文章;第13册收入了三部史学专书。
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中国现代学术大师,古史辨学派创始人,中国现代民俗学、历史地理学奠基人。先后在厦门、中山、燕京、北大等多所大学任教授,曾创办朴社、民俗学会、禹贡学会等,主编《燕京学报》《禹贡半月刊》等。1954年后历任中国(社会)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目录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 卷一》
前言
古史辨第一册自序
古史辨第二册自序
古史辨第三册自序
古史辨第四册序
古史辨第五册自序
古史辨第七册序
我是怎樣编寫古史辨的?
致王伯祥:自述整理中國歷史意見書
致錢玄同:論堯舜伯夷書
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
附啟
附 錢玄同:答顧頡剛先生書
答劉胡兩先生書
附 劉挨藜:讀顧頡剛君“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的疑問
胡堇人:讀顧頡剛先生論古史書以後
討論古史答劉胡二先生
一 禹是否有天神性?
二 禹與夏有没有關係?
三 禹的來源在何處?
四 堯舜禹的關係是如何來的?
五 后稷的實在怎樣?
六 文王是紂臣嗎?
附 劉掞藜:討論古史再質顧先生
啟事三則
我的研究古史的計畫
古史雜論·小叙
紂惡七十事的發生次第
宋王偃的紹述先德
答李玄伯先生
附 李玄伯:古史問題的唯一解决方法
答柳翼謀先生
附 柳翼謀:論以說文證史必先知說文之誼例
(王國維)古史新證第一、二章附跋
讀李崔二先生文書後
附 李子祥:游稷山感后稷教稼之功德記事
崔盈科:姜螈之傳說和事略及其墓地的假定
虞初小說回目考釋
禪讓傳說起於墨家考
一 緒言
二 古代的世官制度
三 春秋時的明賢主義
四 孔子的政治主張及其背景
五 墨子的尚賢尚同說與堯舜禪讓故事
六 墨家内部的禪讓制
七 禹受命說及舜禹禪讓故事的發生
八 論語堯曰章辨偽
……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 卷二》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 卷三》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 卷四》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 卷五》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 卷六》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 卷七》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 卷八》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 卷九》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 卷十》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 卷十一》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 卷十二》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 卷十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共13册顾颉刚全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顾颉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74710
开本 32开
页数 764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600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11800
CIP核字 2010121636
中图分类号 K220.7-53
丛书名
印张 239
印次 4
出版地 北京
338
246
23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4: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