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走进世界著名遗址/看图走天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以天下之大,穷一人毕生之财力、精力欲遍游之,难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看图走天下丛书》带您走近世界奇景胜迹,阅尽天下文明遗产。

本书为该系列之一,汇总了世界各地各类遗址,让读者通过文字的阅读来品读历史,大量的图片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这些先人的遗迹。

内容推荐

本书汇总了世界各地各类遗址,让读者通过文字的阅读来品读历史,大量的图片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这些先人的遗迹。

人类的历史与地球的历史紧密相连。地球的外观和地貌,就是人类生活的环境。地质遗迹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保护好这些遗迹是人类的责任。正如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样,我们必须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了解地质环境的过去、现在,正是为了预测未来,保护地质遗迹则是这种探索的基础,而建立地质公园是保护地质遗迹的最好方式。为了我们人类这个共同的家园,让我们了解它,珍惜它。

目录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中国)

三星堆遗址(中国)

元谋人遗址(中国)

殷墟(中国)

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国)

甑皮岩占人类遗址(中国)

穿洞古人类遗址(中国)

卡若遗址(中国)

曲贡文化遗址(中国)

黄河流域文化遗址(中国)

磁山文化遗址(中国)

河姆渡遗址(中国)

金沙遗址(中国)

东胡林人遗址(中国)

楼兰古城(中国)

圆明园(中国)

西南丝绸之路(中国)

迦毗罗卫城遗迹(印度)

帕哈尔普尔的毗诃罗遗址(孟加拉)

耶路撒冷圣城(巴勒斯坦)

吴哥窟(柬埔寨)

巴基斯坦遗址群(巴基斯坦)

泰姆格里考古景观岩刻(哈萨克斯坦)

宰比得历史古城(也门)

萨那古城(也门)

希巴姆古城(也门)

库塞尔阿姆拉城堡(约旦)

佩特拉遗迹(约旦)

比布鲁斯遗址(黎巴嫩)

安贾尔遗址(黎巴嫩)

哈特拉古城(伊拉克)

阿伊哈努姆城址(阿富汗)

大津巴布韦石头城遗址(津巴布韦)

瓦卢比利斯遗址(摩洛哥)

埃及金字塔(埃及)

阿布辛拜勒神庙(埃及)

底比斯古城(埃及)

迦太基遗址(突尼斯)

阿克苏姆古城堡(埃塞俄比亚)

拉里贝拉石凿教堂(埃塞俄比亚)

贝宁古城(尼日利亚)

卡斯巴哈老城(阿尔及利亚)

宙斯神庙(希腊)

赫拉神庙(希腊)

古奥林匹亚体育场(希腊)

巴特农神庙(希腊)

埃皮达鲁斯考古遗址(希腊)

罗得中世纪古城(希腊)

德尔斐考古遗址(希腊)

米斯特拉斯遗址(希腊)

提洛岛(希腊)

达夫尼修道院(希腊)

庞贝古城遗址(意大利)

阿格里真托考古区(意大利)

罗马斗兽场(意大利)

卡赞利克的色雷斯古墓(保加利亚)

巨石阵(英国)

耶林石碑及其教堂遗址(丹麦)

塞姆奥拉德恩青铜时代墓地遗址(芬兰)

维尔纽斯历史中心(立陶宛)

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马耳他)

瓦莱塔古城(马耳他)

塞哥维亚古城及其输水道(西班牙)

丹漠洞遗址(爱尔兰)

玛雅遗址(墨西哥)

特奥蒂瓦坎古城(墨西哥)

基里瓜考古公园及遗址(危地马拉)

安斯梅多遗址(加拿大)

魁北克古城区(加拿大)

圣佩德罗-德拉罗卡城堡(古巴)

梅萨维德印第安遗址(美国)

古堡赫圣胡安历史遗址(美国)

科斯科古城(秘鲁)

夏文考古遗址(秘鲁)

基多旧城(厄瓜多尔)

马丘比丘遗址(秘鲁)

蒂亚瓦纳科文化遗址(玻利维亚)

试读章节

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1980年起发掘。在遗址中发现城址1座,据初步推断,其建造年代最迟为商代早期。已知东城墙长1100米,南墙180米,西墙600米,为人工夯筑而成。清理出房屋基址、灰坑、墓葬、祭祀坑等。房基有圆形、方形、长方形3种,多为地面木构建筑。自1931年以后在这里曾多次发现祭祀坑,坑内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铜器。1986年发现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玉石器、象牙、贝、陶器和金器等。金器中的金杖和金面罩制作精美。青铜器除孽、尊、盘、戈外,还有大小人头像、立人像、爬龙柱形器和铜鸟、铜鹿等。其中,青铜人头像形象夸张,极富地方特色;立人像连座高2.62米,大眼直鼻,方颐大耳,戴冠,穿左衽长袍,佩脚镯,是难得的研究蜀人体质与服饰的资料。祭祀坑的年代约为商末周初,被认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诸自然神只的遗迹。

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的许多重大学术问题,至今仍是难以破译的千古之谜。虽然专家学者对其中“七大千古之谜”争论不休,但终因无确凿证据而成为悬案。

第一谜,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目前有其来源与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有关、与川东鄂西史前文化有关、与山东龙山文化有关等看法,即人们认为三星堆文化是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彼此融合的产物,是多种文化交互影响的结果。

第二谜,三星堆遗址居民的族属为何?目前有氐羌说、濮人说、巴人说、东夷说、越人说等不同看法。多数学者认为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与三星堆关系密切,其主体居民可能是来自川西北及岷江上游的氐羌系。

第三谜,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如何?三星堆古蜀国是一个附属于中原王朝的部落军事联盟,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已建立起统一王朝的早期国家?其宗教形态是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还是神灵崇拜,或是兼而有之?

第四谜,三星堆青铜器群高超的青铜器冶炼技术及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是蜀地独自产生发展起来的,还是受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或西亚、东南亚等外来文化影响的产物?

第五谜,三星堆古蜀国何以产生?持续多久?又何以突然消亡?

第六谜,出土上千件文物的两个坑属何年代及什么性质?年代争论有商代说、商末周初说、西周说、春秋战国说等,性质有祭祀坑、墓葬陪葬坑、器物坑等不同看法。

第七谜,晚期蜀文化的重大之谜“巴蜀图语”。三星堆出土的金杖等器物上的符号是文字?是族徽?是图画?还是某种宗教符号?可以说,如果解开“巴蜀图语”之谜,将极大促进三星堆之谜的破解。

元谋人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年代最早的直立人。1965年5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发现,这里地处元谋盆地边缘,盆地内出露一套厚达695米的河湖相沉积,从下到上分为4段28层。元谋人牙发现于第4段第22层中。此后,又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元谋人的地质时代属于中更新世到晚更新世时期,据古地磁断代,年代为距今170万年。

170万年以前,云南元谋一带,榛莽丛生,森森郁郁,是一片亚热带的草原和森林,爪蹄兽、最后枝角鹿等第3纪残存动物在这里出没。再晚一些,则有桑氏鬣狗、云南马、山西轴鹿等早更新世的动物。它们大多数都是食草类野兽。为了生存,元谋人使用石器捕猎它们。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元 谋人化石包括2枚上内侧门齿,一左一右,属于同一成年人个体。齿冠保存完整,齿根末梢残缺,表面有砰小裂纹,裂纹中填有褐色黏土。这两枚牙齿很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质。根据学者们研究判断,元谋人牙齿的特征,近似于现代蒙古人种。

先后出土的石制品共7件,人工痕迹清楚。原料为脉石英,器形不大,有石核和刮削器。它们和人牙虽不居于同一水平面上,但层位大致相同,距离又不远,应是元谋人制作和使用的。发现的炭屑多掺杂在黏土和粉砂质黏土中,少量在砾石凸镜体里。炭屑大致分为3层,每层间距30~50厘米。炭屑常常和哺乳动物化石伴生。最大的炭屑直径可达15毫米,小的为1毫米左右。在4厘米×3厘米的平面上,1毫米以上的炭屑达16粒之多。此外还发现2块黑色的骨头,经鉴定可能是被烧过的。研究者认为,这些是当时人类用火的痕迹。这一发现,和在距今约180万年前的西侯度文化中发现的烧骨,如确系人工用火证据,则把人类用火的历史大大提前。

与元谋人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泥河湾剑齿虎、桑氏缟鬣狗、云南马、爪蹄兽、中国犀、山西轴鹿等29种,绝种动物几乎占100%,其中上新世和早更新世的占38.8%,这表明元谋人的生存时代不会晚于早更新世。有人根据动物化石及植物孢粉分析,认为当时的自然环境呈森林草原景观,气候比现在凉爽。P4-7

序言

人类历史历经千万年的演变,在地球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我们对自己祖先的了解也完全凭着对这些痕迹的研究。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类从来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其留下的足迹,祖先们所经过地方就是本书要呈现给读者的遗址。

遗迹是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包括遗址、墓葬、灰坑、岩画、窑藏及游牧民族所遗留下的活动痕迹等。其中遗址又可细分为城堡废墟、宫殿址、村址、居址、作坊址、寺庙址等,还包括当时的一些经济性的建筑遗存,如山地矿穴、采石坑、窑穴、仓库、水渠、水井、窑址等;防卫性的设施,如壕沟、栅栏、围墙、边塞烽燧、长城、界壕及屯戍遗存等。

一般地说,遗迹是经过人类有意识加工的,因而能够反映当时人类的活动。遗迹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古代居址能够提供关于研究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活状况方面的完整的、重要的资料,据此可以阐明这一遗址当时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内容。发掘古代墓葬,可以研究不同种族的体质特征,了解古代埋葬风俗及墓葬形制。同时通过随葬品可以了解古代工艺水平及社会经济生活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各种遗迹及遗物的综合研究,对于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史有很大帮助。

古埃及的大金字塔、大津巴布韦石头城、南美洲的玛雅文明、希腊壮观的古建筑、中国古老的众多的遗迹,都让我们感受到人类那不平凡的前进步伐。

全书汇总了世界各地各类遗址,让读者通过文字的阅读来品读历史,大量的图片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这些先人的遗迹。

人类的历史与地球的历史紧密相连。地球的外观和地貌,就是人类生活的环境。地质遗迹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保护好这些遗迹是人类的责任。正如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样,我们必须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了解地质环境的过去、现在,正是为了预测未来,保护地质遗迹则是这种探索的基础,而建立地质公园是保护地质遗迹的最好方式。为了我们人类这个共同的家园,让我们了解它,珍惜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走进世界著名遗址/看图走天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本丛书编委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010484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2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17-4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6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