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研究(卷2)/中华翻译研究文库/中华译学馆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研究(卷2)》为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中华翻译研究文库”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的实施,中国文学外译与传播受到了学界的高度重视。本书系许钧教授自2012年起在《小说评论》主持的“小说译介与传播”所刊载文章的编选集。该专栏高度聚焦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当代文学在国外译介与传播问题,就中国文学外译的整体状况、存在问题和译介、传播途径展开研究,对具有代表性作家作品的译介历程、接受状况进行分析,在学界引起重要反响,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该选题积极回应国家文化战略,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目录 第一编 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 吴 赞 民族文学的世界之路 一一《马桥词典》的英译与接受 吴 赟 译出之路与文本魅力 一一解读《解密》的英语传播 胡安江 胡晨飞 美国主流媒体与大众读者对毕飞宇小说 的阐释与接受 一一以《青衣》和《玉米》为考察对象 吴 赞 《大浴女》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和接受 卢巧丹 莫言小说《檀香刑》在英语世界的文化行旅 吴 赟 《浮躁》英译之后的沉寂 一一贾平凹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 冯全功 《红楼梦》英译思考 朱明胜 《西游记》英译本副文本解读 第二编 中国文学在法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 许 方 试论中国文学在法国的阐释视角 高 方 吴天楚 巴金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 高 方 老舍在法兰西语境中的译介历程与选择因素 周新凯 高 方 莫言作品在法国的译介与解读 曹丹红 从风格视角看法国对毕飞宇的翻译和接受 杭 零 法兰西语境下对余华的阐释 一一从汉学界到主流媒体 吴天楚 高 方 韩少功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 胡安江 祝一舒 译介动机与阐释维度 一一试论阎连科作品法译及其阐释 陈 寒 可能的误读与理解的空间 一一试论池莉小说在法国的译介 王天字 高 方 法兰西语境下刘震云作品的接受与阐释 第三编 中国文学在德语、俄语和西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 赵 亘 新时期中国女性作家在德语世界的译介与接受 张世胜 贾平凹作品在德语国家的译介情况 陈 民 多维度、多方位、多声部 一一苏童在德国的译介与阐释 崔涛涛 德译本《蛙》:莫言在德国的“正名”之作 杨明明 “不语者”:莫言的俄罗斯式解读 袁淼叙 余华在俄罗斯的译介与阐释 张伟劫 《解密》的“解密”之旅 一一麦家作品在西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 张伟劫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的西班牙文译本 第四编 中国文学在日本、韩国和泰国的译介与传播 梁向阳 丁亚琴 路遥作品在日本的传播 宋 丹 铁凝作品在日本的译介与阐释 吴少华 贾平凹作品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 张乃禹 韩国文化语境中的余华 张乃禹 超级畅销书如何炼成:戴厚英在韩国的接受与解读 聂渔樵 林敏洁 20世纪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泰国的译介与传播 后 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研究(卷2)/中华翻译研究文库/中华译学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许钧//李国平 |
译者 | |
编者 | 许钧//李国平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18720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8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9 |
出版时间 | 2018-10-01 |
首版时间 | 2018-10-01 |
印刷时间 | 2018-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66 |
CIP核字 | 2018241960 |
中图分类号 | I046-53 |
丛书名 | 中华翻译研究文库 |
印张 | 3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40 |
宽 | 162 |
高 | 2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