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让孩子远离焦虑(帮助孩子摆脱不安害怕与恐惧的心理课)/儿童情绪管理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哪些孩子会焦虑

焦虑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有些儿童的焦虑、紧张,你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而有些儿童将他们的焦虑和困惑埋藏得很深,任其默默地滋长;还有些儿童,他们的焦虑表现为气愤,对其自身的局限性表现得非常沮丧。从人口统计学角度来讲,儿童的患病率是5.7%~17%。焦虑症的患病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小幅上升趋势;但是大多数的焦虑症研究选取的样本都是7岁以上的儿童,因此,目前对于年龄偏小的儿童,焦虑症的患病比例还不是很清楚。从诊断结果来看,女孩比男孩更易患上焦虑症。但在现实生活中,被带去治疗的男孩人数却更多。原因在于焦虑行为的外部表现如哭闹、躲避和过度的痛苦等,这些在男孩身上更难以被人们所接受。大量的焦虑儿童研究有这样一个共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同时患有多种焦虑症,我们称作“合并症”。如果置之不管,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焦虑症状会越发严重,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个过程会不断反复、恶化。

患有焦虑症的儿童行为与患有破坏性障碍的儿童一样,具有损伤性,但他们经常能够避开成年人的注意而不被觉察。因为这些儿童的症状并没有明显妨碍学校的学习活动,他们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内化的,所以没有被送去接受治疗。焦虑症的严重性一直被大众所忽视,大家都认为焦虑的儿童只是需要简单的休息和放松。

对于儿童来讲,焦虑症状的隐蔽性危害非常大。焦虑的儿童几乎没有朋友,有的是因为社交恐惧;还有的是因为他们把时间都用在了担心、焦虑上,无暇顾及其他。他们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为某件事而做准备、晚上努力地想要入睡、准确无误地完成家庭作业以及反复确认他们自身的安全问题等等。他们还可能会为了避免丢丑而不外出参加体育活动,因为恐慌或者分离焦虑,不去朋友家玩或不考虑念大学。在家里,家庭生活也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乐趣,因为参加任何日常活动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焦虑的导火索。

从早到晚,焦虑儿童会不断在脑海中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设。这种假想能力,会让我们吃惊不已,我们很难想象焦虑的孩子是如何将这么多的假想危险放到一起的。

焦虑的成因!从遗传到家教方式  每个家长都想了解是什么造成了孩子的焦虑。很多家长不停地问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我们把焦虑带给了孩子?是通过我们自己的行为,还是通过基因遗传?第二个问题比较容易回答,焦虑症与基因确实有着很紧密的联系。但是就我们目前所知,基因的代际遗传是在出生之前完成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选择。但是遗传密码将坏事又转变成好事。它有助于我们了解焦虑的生理特性,正因为如此,家长和孩子了解了焦虑症的“无过错”本质,并因此找到方法解决问题。我们决不会因为孩子得了哮喘或者糖尿病而责备他们,也不会为此而责备自己,那么对于焦虑症,我们也该采取相同的态度。

正如儿童的其他方面一样,我们将在本章节中了解到焦虑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没有哪个单独的因素可以解释所有一切。“恶劣的家庭教养方式”并不能导致所有问题,单凭优良的教养方式也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如果你想要改变这一切,那么儿童的困难境遇将激发你的斗志,让你勇于迈出第一步。但是你要知道这只有助于事情的发展,并不能帮你找到问题的起因。实际上,看上去“怪异的教养方式”只是养育一个焦虑儿童的结果,并不是原因。

先天本性还是后天教养?我们对儿童焦虑起因的理解来自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这些因素包括:(1)基因及大脑生理机能;(2)气质;(3)家庭教养方式;(4)环境因素,包括创伤性事件。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对焦虑症的形成产生影响。

遗传:人生来就焦虑吗

一般来讲,是进化机制选择了焦虑基因,这并不难理解,因为焦虑有助于物种的生存。过多的误报也好过一次致命的失察。尽管如此,焦虑的儿童也不会因为自身的缺陷而感到好受。

遗传学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支持焦虑遗传的论据。家长是否焦虑对其子女是否患焦虑症有很大影响。研究显示,焦虑家庭中的儿童患焦虑症的比例是非焦虑家庭的7倍。还有研究显示,在众多焦虑障碍中,恐慌症的家族传播现象最明显,但遗传学也只能解释30%~40%的传播现象。因此,虽然遗传学很有说服力,对焦虑症的成因作出很大贡献,但还是有很多焦虑家庭的孩子并没有患上焦虑症。遗传学只是决定了人们对焦虑的易感性。有些儿童可能生来就比其他人敏感,对痛苦的容忍力比较低,但是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结果,让衡量的天平倾斜。也有可能存在多种基因共同影响儿童的焦虑障碍,而不是某个特定的基因在起作用。基因会影响不同细胞在人体的警报系统内如何运作,包括敏感性、反应时间和吸收率等。我们可以到这个系统的幕后看一看,目前已经确定人体的某些区域是处理和体验恐惧、威胁和焦虑的中心。

P15-17

书评(媒体评论)

《让孩子远离焦虑》非常棒,是同类书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这本书是写给父母的,也是所有与焦虑儿童打交道的人(包括教育工作者、医生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士)的必读书。针对每个焦虑问题,琼斯基都提供了详细的计划和具体的建议,帮助孩子克服焦虑。这本书将帮助成千上万的儿童和他们的父母以及家庭。

——朱迪·贝克

贝克认知行为治疗研究所主任、美国认知治疗研究院前院长

琼斯基博士再次证明,她是儿童心理大师,为正确、恰当地关爱焦虑的孩子提供了清晰、可行、易操作的建议和指导。她为父母提供了复杂却又容易理解的信息,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

——杰弗里·施瓦兹

著名认知神经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

后记

本书是针对当代最普遍、最突出的心理问题——焦虑而写,特别之处在于作者关注的是经常不被觉察的儿童的焦虑。我非常幸运能读到此书,并翻译这样一本好书。翻译此书的过程,也是我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收获很大。希望这本书所传达的内容可以帮助那些正承受焦虑痛苦的孩子以及手足无措的家长。

其实,焦虑离我们很近,生活中充满着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这些情绪交织在一起,成年人都难逃羁绊,更何况是孩子。焦虑可能导致儿童的睡眠障碍、身体不适、学习困难、社交困难等问题,这本书教给大家如何觉察到儿童的焦虑,并且理解它、控制它,让正饱受焦虑症困扰的孩子更好地生活。

本书作者美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塔玛·琼斯基博士,多年来致力于帮助青少年克服心理焦虑的症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经验,收集了大量的详实案例,为此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焦虑的成因、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焦虑的具体问题,包括焦虑症、恐惧症、社交焦虑、分离焦虑、强迫症、抽动障碍等。在第三部分中,作者简要地探讨了具体问题如何影响焦虑的水平。此外,本书还为家长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和指导原则。书中还有很多生动的图表,制定了非常详细的指导步骤和量表,每一步操作都有具体案例作为指导。

我认为这本书可以作为家长的指导书,一本能够让家长身体力行的书!如果儿童都可以远离焦虑的困扰,或者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理解自己的焦虑并且克服焦虑,那么生活将变得多么美好和有趣。琼斯基博士所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

最后我想感谢刘立立、赵爽、许会达、张维娅、刘霜等朋友,谢谢你们在翻译过程中给予我的支持、帮助与肯定。感谢我的父母多年来为我默默地付出,给予我无忧无虑的童年,并且一直以来对我宽容与忍让。你们是最伟大的父母和最棒的老师。

翻译是一门艺术,博大精深,虽然我从事心理教育,但言辞表达仍深感欠缺,此书的翻译,如有错漏之处,请读者不吝指正。

目录

引言 独自焦虑的孩子

第一部分 焦虑的背后:焦虑的形成与应对机制

第1章 理解孩子的焦虑:儿童焦虑与恐惧的成因

危险!焦虑儿童的思维方式

恐惧!焦虑和痛苦的根源

哪些孩子会焦虑

第2章 你的孩子焦虑吗:儿童焦虑的信号

焦虑出没!危险信号与判断标准

五种焦虑!从分离焦虑到恐惧症

第3章 你该怎么办:应对焦虑的求助选项

求助!儿童心理学家的建议

选择!认知行为疗法与药物

第4章 认识焦虑的大脑:应对焦虑的自助选项

焦虑的想法决定焦虑的行为

训练儿童的大脑!寻找想法岔路口

发现焦虑的六堂课

第5章 焦虑管理计划:帮助孩子应对焦虑的方法

第一步:理解孩子的感觉

第二步:给焦虑大脑重贴标签

第三步:启用第二反应

第四步:关掉身体的警报

第五步:让孩子自己做主

第六步:鼓励

第二部分 直面焦虑:从害怕、担心到严重的焦虑

第6章 无法放松的孩子:从日常焦虑到广泛性焦虑症

并不是每个警钟都是为你而鸣

干预方法:启用第二反应

【焦虑的孩子】甩掉控制的伊丽莎白

第7章 战战兢兢的小孩:从一般恐惧到真正的恐惧症

恐惧的信号

干预方法:和孩子一起学习

如何预防恐惧发生

【焦虑的孩子】怕狗的蕾妮

第8章 害羞的孩子:从害羞、社交焦虑到选择性缄默症

社交焦虑开始了

干预方法:降低风险,稳步取胜

【焦虑的孩子】不爱讲话的朱莉

选择性缄默症:无法表达的孩子

第9章 粘人包:从粘人、分离焦虑到恐慌症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分离

干预方法:三管齐下的分离训练

不再粘人:自信而健康的分离

【焦虑的孩子】粘着妈妈的莉娜与无法入睡的伊莎贝拉

恐慌:对恐惧的恐惧

【焦虑的孩子】凯拉与马特

第10章 活在仪式里的孩子:从仪式行为、强迫症到抽动障碍

强迫症:在孩子耳边咆哮的独裁者

干预方法:暴露与仪式行为阻止法

抽动障碍:一夜爆发的强迫症

【焦虑的孩子】马克与牛奶

第11章 紧张的小孩:从紧张到图雷特综合征

紧张时刻

紧张的危险信号

对不好的习惯和无意识的行为“喊停”

【焦虑的孩子】约翰VS梅兰妮

第12章 悲伤的孩子:从急性应激到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伤痕:经历创伤事件之后

寻求专业帮助

【焦虑的孩子】迪莉娅的创伤时刻

第三部分 焦虑之外

第13章 夜晚来临:从夜间恐惧到睡眠焦虑

自己入睡,让孩子受益一生

帮助你的孩子顺利入睡

【焦虑的孩子】失眠的安妮

第14章 学校里的焦虑小孩:学校、朋友与家人

面对不愿上学的孩子

焦虑孩子的关系管理:关于朋友和家人

第15章 与孩子谈谈现实的忧虑:减轻孩子的压力

与孩子谈谈现实中的忧虑和恐惧

与孩子聊聊你的目的

第16章 从焦虑中解放出来:让孩子自己掌舵

【焦虑的孩子】害怕死亡的茱莉亚

【焦虑的孩子】伊莎贝拉与亨利

译者后记

序言

独自焦虑的孩子

蒂娜是这些患童中年龄最大的,她总是很焦虑,问题不断,并且有点小题大做,像个“戏剧皇后”。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问题还能够勉强解决,但也有让我们束手无策的时候:她有时感觉恐惧并且拒绝尝试新事物;有时对自己毫无信心,坚信自己无法办到某些事情,比如演一场戏剧、参加一次考试甚至是打一通电话。她被自己的想法所困,认为有些事情是自己无法企及的,而我们又不知道怎样帮助她,让她知道问题是有方法来解决的。

有一天我发现丹没有和其他孩子一样在餐厅吃午饭,而是独自在浴室里用餐。我知道他很害羞,但是我并没有意识到生活对于他来讲是如此地难以忍受。他的人生不应该如此。我们必须要帮助他,但是我不知道从哪里着手。

凯莉是一个病得极其严重的孩子,生活对她来讲是一种负担,意识到这一点让我们万分痛苦。她每时每刻都在焦虑,她会为搭公车、患感冒、考试而焦虑,还会担心自己是否伤害到别人的感情、是否犯了错误。她从来都没法放松,总是保持高度戒备。她每天都在反复确认每件事,确保一切妥当,好像这是她的全职工作。我们要如何说服她,让她适时地放轻松呢?

马蒂并不是个焦虑的孩子,并且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当他那天晚上走下校车,在所有孩子面前说“我做不到”的时候,我惊呆了。我知道他有失眠的困扰,这对他来讲是很丢脸的事情。我要如何帮助他克服这个困扰呢?

20世纪最卓越的儿童文学家、教育学家苏斯博士(Dr.Seuss)说:“树不能说话,所以我要为它代言。”焦虑的儿童正在默默地忍受着痛苦。现如今,越来越多成长中的儿童迫切地需要我们的帮助。不管怎么说,焦虑表面上并未造成极大的影响,他们并没有拖我们的后腿。在大部分时间里,焦虑的儿童在面对同伴、教师,以及家长时表现得都很好。他们的目标就是获取他人的信任,并且避免受到伤害。一些儿童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焦虑,他们觉得生活本来就该是这样的。还有一些儿童知道自己与其他人不同,但是他们不想让别人发现这个事实。很多儿童都被认为是聪明的模范生,他们为了不被人发现自己的不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却不知道这种做法并非长久之计。一个试图隐藏焦虑的儿童,就好像是划过平静湖面的天鹅,水面上波光粼粼,一片宁静,而水面下却翻腾阵阵,这个过程是令人无比疲惫和极难忍受的。这些儿童的想法被焦虑困扰着,不能正常生活。他们觉得求救无门,但事实上他们还有其他选择,比如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指导改变现状。这些儿童需要我们的帮助。当家长理解了焦虑的运行机制,就可以教给孩子们这些人生中必修的课程,将他们从焦虑的生活中解救出来,进而改变他们的世界。  (略)

教会孩子独立面对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我们会感觉到处理焦虑,力不从心。但困难远不止这些,作为家长,我们身上的责任更大,要担负起帮助孩子远离困扰的重任。如果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到了或多或少的恐惧,那么这本书将教会家长如何更好地鼓励和引导孩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愿意付出一切去帮孩子解决生活中的万难。无论是膝盖擦伤、糖尿病,还是遭到朋友和学校的拒绝,若可以,家长都愿意为孩子背负这些痛苦。有时候,教孩子直面自己的烦恼和焦虑,这种方法让我们极其不舒服,甚至会觉得很残忍。做家长的想要尽全力保护孩子不受恐惧的侵扰,但是,当我们努力给孩子支起保护伞时,我们却偏离了正确的轨道,错失了克服困难的最有效方法。如果儿童不能学着独自处理困境,那当困难真的来临时,他们就只会等待别人来拯救。没有哪个家长希望孩子坐以待毙。因此,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勇敢面对,不要被孩子的痛苦所吓倒,要知道他们遇到的困难是“令人不悦的”,但不是“无法承受的”。举例来说,如果你的孩子在喝汤的时候不小心烫到了嘴,你不能再也不让孩子喝汤,而是要教他喝汤之前吹一吹,让汤不那么热——最终,孩子就能自己处理这个问题了。

有很多孩子在了解恐惧后,获得极大的进步,他们会说:“如果我害怕迈出第一步,那么我永远也不会习惯、不能适应它。”这个领悟会让他们觉得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只要肯尝试,世上无难事。尝试之后,就能体会到当事者和旁观者的差别了。

教会儿童应对恐惧和焦虑是刻不容缓的,这些技巧与数学知识、阅读技能和骑车技术一样,都需要掌握。就好比交给孩子一部关于情绪的操控手册,手册上注明了消除恐惧的步骤,儿童要做的就是困难降临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方法,得心应手地解决问题。儿童在生活中可能学会如何换轮胎、如何拨打紧急电话,这些技巧并不是等到危机激化的时候才学习的。这也正是此书的前提,家长通过悉心的教导,将克服恐惧和焦虑的方法渗透给孩子,这才是给予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对于各种心理障碍,最佳的干预时间都是在生命的早期。如果儿童在小时候就学会应对焦虑的技巧,那么在日后的成长中,他就可以自如地应对各种情况,以不变应万变。尽管对于分离、黑暗、深夜入睡等的焦虑是看似“正常的”,如果你的孩子对以上状况表现得痛苦异常,即使使用了应对措施,仍不见效,那么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千万不要等到孩子走投无路、丧失能力的时候再寻求帮助。如果你的直觉告诉你“哪里不对劲”,就跟着感觉走,听从这个声音的指引。如果你无视问题的存在或者对孩子漠不关心,孩子又找不到人沟通,那么问题就会越发严重了。恐惧和焦虑可能是有共性的,但是最近有种趋势显示:不可预期的焦虑源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现在我们的问题并不是:“儿童焦虑吗?”而是:“儿童该如何更好地应对焦虑?”这种情况下,所有的父母都想知道儿童该如何以钢铁般的意志战胜新的恐惧和焦虑。

这本书被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们探讨焦虑的成因、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法。我们深入研究了焦虑产生的机制,并且为家长提供范本,告诉家长如何与儿童交流相应的问题。第一部分以“方法总结”收尾,概括了大多数焦虑情境中可以应用的6个步骤。

本书的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焦虑的具体问题,包括焦虑症、恐惧症、社交焦虑、分离性焦虑、强迫症、抽动障碍以及习惯等。在此部分的各章节中,我们应用第一部分中介绍的方法帮助孩子处理问题。在第三部分中,我们简要地探讨了具体问题如何影响焦虑的水平,例如与日常恐惧的斗争,也探讨了与焦虑儿童相关的热点问题,包括求学问题、兄妹关系问题和睡眠问题等。

不论你是初涉儿童焦虑这一领域,还是在此方面已深有感触,我衷心地希望通过其他家庭如何面对这些境况的例子,你可以从中得到鼓舞,意识到焦虑管理并不只是一种技巧,而是你对孩子极有意义的赠予。

你将在书中读到很多儿童和家庭的故事,他们非常了解焦虑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他们一路走来,就是这样生活的。这些善良慷慨的家庭同意跟大家分享他们的故事,让大家从他们的斗争和胜利经验中有所启发,或许可以找到一条更简单的路,至少你不会感觉孤单,因为你并不是在孤军奋战。书中的这些家庭,他们刚开始也是对焦虑懵懵懂懂,或是从他们自身的童年经历中了解到焦虑的阴暗面,但是他们最终都战胜了焦虑并脱离了困境。因为他们掌握了焦虑的运作机制,并将这些解释给孩子听。家长要学着不被儿童的恐惧吓倒,并且学会杰弗里?施瓦茨博士和沙龙?贝格利博士所说的“用思维来改变大脑”。

在此,我要再次重申我们的目标:不要告诉儿童远离恐惧,而是要教给他们自我沟通,最后战胜恐惧。家长也不要试图帮儿童清除人生中的障碍,而是要教会他们迎难而上,接受挑战。

内容推荐

《让孩子远离焦虑(帮助孩子摆脱不安害怕与恐惧的心理课)》是著名焦虑问题治疗专家塔玛·琼斯基针对儿童焦虑问题的实践之作,谈及5大焦虑类型、6大焦虑管理步骤,大量儿童焦虑问题真实案例。通过这本《让孩子远离焦虑(帮助孩子摆脱不安害怕与恐惧的心理课)》,家长将会了解焦虑的各种表现、它的作用原理以及逐步降低焦虑的方法。当家长学会了焦虑形成的原理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他们就不会感觉束手无策,不会被孩子们铺天盖地袭来的恐惧和焦虑所淹没。

编辑推荐

这本《让孩子远离焦虑(帮助孩子摆脱不安害怕与恐惧的心理课)》是写给父母的,也是所有与焦虑儿童打交道的人(包括教育工作者、医生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士)的必读书。针对每个焦虑问题,塔玛·琼斯基都提供了详细的计划和具体的建议,帮助孩子克服焦虑。这本书将帮助成千上万的儿童和他们的父母以及家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让孩子远离焦虑(帮助孩子摆脱不安害怕与恐惧的心理课)/儿童情绪管理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塔玛·琼斯基
译者 吴宛蒙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3059322
开本 16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2014011168
中图分类号 R749.94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29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8: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