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文学/牛津通识读本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桑禀华著的《中国文学/牛津通识读本》讲述了中国文学从古至今的历程,尤其关注文学文化在回应社会与政治关切时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中国传统的文学概念不仅涵盖了诗歌、诗学、戏剧、小说,也包括了历史和哲学,作者遵循了这种理解,在书中讨论了文学文化的哲学基础以及文学直面历史创伤、陶冶情操、滋育感性的力量。桑禀华从古代的历史文献一直追踪到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全球化,突出了伦理和审美之间的密切关系,也展现了中国思想的多样性。 作者简介 桑禀华,美国史密斯学院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副教授,兼任文学翻译学刊《蜕变》执行编辑、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副研究员,2011至2013年任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公共知识分子项目研究员。著有《时光的心灵:20世纪中国小说的道德力量》(2006)、《牛津通识读本:中国文学》(2012),另合著、翻译有其他作品,并在中文研究期刊上发表论文。精通中文、俄文、法文和英文。 目录 前言 1基础:伦理、寓言和鱼 2诗和诗学:山水、典故和酒 3文言叙事:史书、笔记和志怪小说 4白话戏剧和小说:园林、草寇和梦 5现代文学:创伤、运动和车站 索引 英文原文 导语 汉学家桑禀华为游历中国文学的无边景致提供的一份别致指南,巧妙运用具体例证来讲述普遍主题,关注文学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回应,以及文学与历史和哲学之间盘根错节的牵连。三千年文学长河,六万字清晰鸟瞰。文字灵动,译笔优美。 桑禀华著的《中国文学/牛津通识读本》分为基础:伦理、寓言和鱼;诗和诗学:山水、典故和酒;文言叙事:史书、笔记和志怪小说等五部分。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文学/牛津通识读本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国)桑禀华 |
| 译者 | 译者:李永毅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76134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5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6-06-01 |
| 首版时间 | 2016-06-01 |
| 印刷时间 | 2018-11-01 |
| 正文语种 | 中英对照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76 |
| CIP核字 | 2016011723 |
| 中图分类号 | I20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 |
| 印次 | 3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14 |
| 宽 | 150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