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本正经又怪诞的行为心理学
内容
试读章节

“买买买”的力量

每次当你心情抑郁的时候,脑海当中经常会突然闯入两个词,它们分别是“买买买”和“治疗”。几分钟后,你发现自己正朝最近的鞋店或是百货商场走去,并期待即将开始的疯狂消费会让心里的阴霾一扫而空。事实果真如此吗?在你买了一双新鞋或是一款新包之后,真的会感觉好一些吗?如果真是这样,你的快乐又能持续多长时间呢?最新的研究成果清晰而统一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并指出怎样明智地花钱才能让你更快乐。

心理学家利夫?万博文与托马斯?季洛维奇在购物是否能够增强快乐的问题上进行了一番研究,他们想知道人们花钱购物(比如最新款的衣服或是一部功能齐全的智能手机),或购买一种体验(比如出去吃一顿饭、买一张音乐会门票或是预定一个假期),哪一样给人的感觉更好。为此,他们进行了一次国际性的调查。首先,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实验参与者回忆一下他们花钱购物和购买体验时的感受,然后对这些商品或经历给他们带来的快乐程度打分。在接下来的实验中,他们将实验参与者随机分成两组,要求其中一组回忆最近购买的商品,另一组则回忆最近购买过的体验,然后分别对自己目前的情绪状态进行打分,一组的评分标准是从-4(糟糕)到+4(良好),而另一组则是从-4(悲伤)到+4(快乐)。两个实验结果都清楚表明,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看,购买体验都比购物更能带给人快乐。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对经历的记忆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过滤(比如,你会将乘坐飞机的糟糕过程剪切掉,只记住在海滩上放松的美好时光),而我们购买的物品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陈旧或过时,失去吸引力。同时,购买体验能与他人共度时光,这是一种最有效的提升快乐指数的行为。社交本身就是人生体验的一部分,或者说,当你在后来与人分享这部分体验时,也能增进快乐。与之相反,购买最时髦或最昂贵的产品,有时反而会让你与嫉妒你拥有这些东西的家人或朋友疏离,使你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孤立的状态。

然而,在花钱买快乐这个问题上,选择购买体验而不是物品,不过是故事的一部分而已。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快速测验。花几分钟时间阅读下面十句话,然后根据你对每句话的认同程度进行打分。你不需要在每句话上斟酌太长时间,只需诚实作答即可——在此过程中,绝对不能偷看答案。

给每句话打分,从1 分(强烈反对)到5 分(强烈认同)。

1. 我很羡慕那些拥有豪车与豪宅的人。 1 2 3 4 5

2. 我倾向于用拥有的财物来衡量人生是否成功。 1 2 3 4 5

3. 我喜欢购买一些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 1 2 3 4 5

4. 我喜欢被奢侈品包围。 1 2 3 4 5

5. 要是我拥有更奢侈的东西,人生会更美好。 1 2 3 4 5

6. 有时,我对自己没能力买奢侈品而烦恼。 1 2 3 4 5

7. 买奢侈品的过程会让我的自我感觉良好。 1 2 3 4 5

8. 我似乎把物质看得比家人和朋友都重。 1 2 3 4 5

9. 我宁愿为名牌支付更多的钱。 1 2 3 4 5

10. 我享受拥有让别人印象深刻的东西。 1 2 3 4 5

现在,你可以将自己的打分加总。低分段是10~20 分,中等分段是21~39 分,高分段是40~50 分。 1 2 3 4 5

显然,这份问卷调查旨在测量你对于物质的态度。得高分的人明显更看重物质的效用,常常把物质视为快乐的核心,并且习惯用物质衡量自己与他人的成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得低分的人更看重人生体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得分在中间值的人常常对任何人都不太感兴趣。

研究人员耗费大量时间去找寻受访者的问卷得分与快乐之间的联系。结果恰如他们所担心的那样——得分越高的人越不快乐,对生活也更不满意。当然,这一结果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物质主义者,所以即使你得分很高,你也可能是最快乐、最幸运的人之一(但是,在给自己下结论之前,请记住,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每当面对测验带来的消极结果时,我们都非常善于说服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例外)。

P21-23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快乐

 为什么积极的思考会失效

 钱真的能买到快乐——但要看你买的是什么

 别指望用分享减轻你的烦恼

 “面包房现象”的启示

 用牙齿咬住铅笔,就能让你更快乐

第二章 说服

 为什么奖赏会失效

 面试时先摆出弱点,别人会更愿意给你一份工作

 出一两个小丑,改善你的社交

 怎样提高丢失的钱包被返还回来的概率

 用你的宠物青蛙说服他人

第三章 魅力

 为什么你不该欲擒故纵

 诱惑的艺术——轻触对方的手臂

 闪电约会的科学

 和男人聊聊比萨饼的口味

 过山车上约会的奥秘

 远离假的圣诞树

第四章 决策

 为什么三个臭皮匠比不上一个诸葛亮?

 59 秒之内学会讨价还价的策略

 怎样做到永远不为一个决定后悔

 用字谜游戏做决策

 如何辨识那些对你撒谎的人

 电子邮件可以明显降低你受骗的可能性

第五章 个性

 为什么不能相信笔迹学

 食指和无名指长度之比的秘密

 如何通过一个人的宠物、上床时间洞察其个性

第六章 压力

 为何大喊大叫毫无作用?

 如何在几秒钟之内减少你的怨气?

 利用“四条腿”朋友的积极力量

 用心理暗示法降血压

第七章 动机

 视觉化想象的阴暗面

 “以名人为榜样”的骗局

 如何避免成为超过20% 的拖沓之人

 使用细长的酒杯,减少酗酒的行为

 利用小碗和镜子控制饮食

第八章 婚姻

 “积极聆听”的危害

 为什么尼龙搭扣能帮助夫妻们继续在一起

 解读在女性看来最浪漫的十种行为

 言语要比行动更有效

 一张图片能改变一切

第九章 教养

 “莫扎特效应”的神话

 如何给孩子取个好名字

 能预测孩子命运的棉花糖

 为何要赞美孩子付出的努力而非赞美他天生具备的能力

第十章 创意

 打破“头脑风暴”的创新神话

 如何唤醒你内心的“达?芬奇”

 你只需躺下来,就能增加10% 的创意

 在你的桌面上放一盆绿色植物

结 语

感 谢

序言

你有没有想过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完美?比如减肥成功、找到完美的人生伴侣、得到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或是活得更快乐一点?你可以简单地做如下尝试:

闭上眼睛,想象一个全新的你。想象满身名牌的你是多么有魅力,想象你身居公司高层,正跟布拉德?皮特或是安吉丽娜?朱莉坐在舒适的皮椅上,或是想象自己正在加勒比海边品尝一杯勾兑上佳的朗姆酒,海水轻轻拍打着你的双脚,这感觉是多么的美妙!

在当前的高压环境里,一些自我激励行业不停向人们推荐这种练习,遗憾的是,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它们非常低效且容易误导读者。想象完美的自我,会让你感觉良好,但这种让心灵沉湎于逃避现实的状态,会给你带来严重的副作用——使你在面对困难时习惯性地选择逃避。在丑陋的现实前想象虚无的美好,虽然能让你获得些许慰藉,却无法让你美梦成真。

有的科学实验明确指出,一些流行的、标榜可以改善生活的激励方法根本名不副实。比如,通过压制消极思想“让自己感受快乐”,并不能使人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反而会让人更沉迷其中。再比如,集体头脑风暴其实远不如个人的独立思考更容易产生创意;用力摔打枕头或大声尖叫,只会增加你的愤怒和压力。

◎ 自控力好的人更容易成功?

1953 年,一个研究团队在耶鲁大学毕业生中做了一个抽样调查,询问他们是否写下了未来人生的目标。二十年后,研究人员追踪当年那些接受调查的人,发现曾写下人生具体目标的学生(占比3%)所积累的财富,比剩余97% 的学生所积累的财富总和还要多。

这是个振奋人心的故事,很多图书和讲座都曾引用,力证设定目标的神奇力量。而事实上,这个实验根本没发生过。在2007 年,作家劳伦斯?塔巴克,这位来自《快公司》杂志的撰稿人,试图追踪这次实验,他联系了几位曾引用这个故事的作家以及当时耶鲁大学的秘书,还有其他方面的研究人员,想了解这个研究是否真的开展过,结果找不出任何证明。由此,塔巴克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不过是一则带有鸡汤性质的“传说”而已。多年来,自我激励方面的专家都会津津乐道地灌输某些研究成果,却从未探究它们的根源和来路。

哈佛大学的艾伦?兰格曾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他给疗养院的一半老人送去了盆栽,请他们帮忙照顾这些植物;另一半的老人也得到了同样的盆栽,却被告知工作人员会负责料理,无须他们插手。六个月后,相比于那些被告知要照顾盆栽的人而言,无须插手的人变得比之前更不快乐,身体状况更差,也更缺乏积极性。让人感到不安的是,在那些无须照看植物的人当中,有30% 的人去世了,而被告知需要照看植物的人当中,死亡率只有15%。类似的实验还有很多,涉及教育、职业训练、健康、人际关系与饮食等各方面。

这些研究结果清晰地表明:和那些感觉无法掌控人生的人相比,那些游刃有余的人会更成功,身心也更健康。

◎ 苏菲的问题

几年前,我与一位叫苏菲的朋友一起吃午餐。苏菲30 多岁,她是一位聪明、成功的女性,在一家管理顾问公司任高管。吃饭时,苏菲告诉我,她最近买了一本关于如何提升幸福感的畅销书,并问我对于自我激励的看法。我说我对市面流行的大部分方法是否科学持怀疑态度。

苏菲很关心这个问题,她问我理论心理学是否研究出了更科学的改善生活之道,于是我滔滔不绝地讲了些关于找寻幸福的理论。大,15分钟后,苏菲打断了我。她礼貌地说,这些思想虽然很有趣,但她很忙,问我是否能给出一些不需耗费太多时间去执行的有效建议。我问她多长时间合适,苏菲看了一眼手表,微笑着回答:“一分钟可以吗?”

苏菲的话促使我停下来认真思考。很多人之所以对心理自助类的技巧感兴趣,是因为它们能提供解决人生各种难题的简单快速的方法。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无法解决这些难题,或者只能提供极为耗时与复杂的解决方法。所以我想,在众多心理学研究中,是否隐藏着既经过了科学论证,又简单便捷、能帮人们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方法呢?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一直在心理学的浩瀚海洋里搜寻,终于,一种充满希望的新模式出现了。实际上,很多心理学研究者都在努力研发能够帮助人们在数分钟内(而非数月)就实现目标与梦想的方法。我将数以百计的研究收集起来,它们涉及行为心理学的各种细分领域,从如何调节情绪到如何增强记忆,从如何说服他人到如何克服拖延,从如何保持愉快的心情到如何维持长久的恋爱关系……这些内容构成了一门能够快速改变生活的全新科学。

◎ 水壶该敲在哪个位置

一个古老的故事经常被各种培训课引用。

它是这样的:某人想修理一个出现问题的烧水壶,虽然他在过去几个月尽了最大努力,却依然没有将水壶修好。最后,他选择了放弃,决定打电话找一位专家过来。工程师来了,只是在烧水壶的一边轻轻地敲了一下,它就神奇地好了。看到账单那人大吃一惊,说自己只应该付很少一笔钱,因为工程师只花了几秒钟就修好了。工程师淡定地向他解释说,这笔钱并不是付给他刚才敲的那一小下的,而是付给他多年来努力学习、知道该在哪个位置下手的经验。正如这位工程师所说的,有效的改变无须耗时。事实上,你可以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改变自己的人生,因为这只是从哪里下手的问题而已。

内容推荐

很多人之所以对心理自助类的技巧感兴趣,是因为它们能提供解决人生各种难题的简单快速的方法。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无法解决这些难题,或者只能提供极为耗时与复杂的方法。所以我想,在众多心理学研究中,是否隐藏着既经过了科学论证,又简单便捷、能帮人们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方法呢?

我一直在心理学的浩瀚海洋里搜寻,终于,一种充满希望的新模式出现了。我将数以百计的研究收集起来,它们涉及行为心理学的各种细分领域,从如何调节情绪到增强记忆,从如何说服他人到克服拖延,从如何保持愉快的心情到维持长久的恋爱关系……这些内容构成了一门能够快速改变生活的全新科学。在这本理查德·怀斯曼著佘卓桓编译的《一本正经又怪诞的行为心理学》里,相信你能找到自己所需的某个答案。

编辑推荐

理查德·怀斯曼著佘卓桓编译的《一本正经又怪诞的行为心理学》集合了数以百计的心理学研究,它们涉及行为心理学的各个细分领域,从如何调节情绪到增强记忆,从如何说服他人到克服拖延,从如何保持愉快的心情到维持长久的恋爱关系……这些内容构成了一门能够快速改变生活的全新科学。不管你的人生遇到何种难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本正经又怪诞的行为心理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理查德·怀斯曼
译者 佘卓桓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74164
开本 32开
页数 3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54
CIP核字 2015316660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0
15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18-2015-169
版权提供者 Conville & Walsh Limited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5: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