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峰著的《高考制度变革综论》是“高考制度变革与实践研究”丛书中的一本。丛书研究本轮高考制度改革的全貌,以期对高考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本书以高考改革首批试点省份为对象,分析试点方案的主要举措、保障机制等,解析各利益主体对方案的认知程度、应对策略等并提出改进建议。本书系统研究高考改革试点省份情况,为政策完善及经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图书 | 高考制度变革综论/高考制度变革与实践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刘海峰著的《高考制度变革综论》是“高考制度变革与实践研究”丛书中的一本。丛书研究本轮高考制度改革的全貌,以期对高考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本书以高考改革首批试点省份为对象,分析试点方案的主要举措、保障机制等,解析各利益主体对方案的认知程度、应对策略等并提出改进建议。本书系统研究高考改革试点省份情况,为政策完善及经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简介 刘海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暨教育博士分委员会召集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副理事长等。 目录 第一章 高考制度新政 高考改革需要审慎决策 招考改革事关教育全局 高考改革应稳中求进 高考改革:让人民满意对国家有利 为什么招生要向特定地区倾斜 高考命题从分到统的历史逻辑 全国统考有利于高考公平 高考改革的进展与动向 高考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如何挂钩 高考:社会化考试如何推行 高考新方案渐次推广是最优选择 保送生制度研究报告 文理分科乎 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的两难选择 第二章 高考改革热点 高考改革的争论与思考 合纵连横的大学联考 高校联考向何处去 自主招生新招迭出 自主招生应加强高校内部监管 高考加分应考虑可行性 录取“夺刀少年”应不拘一格 运用法律手段治理高招全过程 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千年轮回的争论 高考次数是否应该增加 高考时间固定为好 平行志愿的利弊得失 高考“女强男弱”的制度因素 第三站 高考改革大势 高考改革应该坚守的价值与原则 高考改革与素质教育 高考改革当首重公平 高考竞争的必然性 高考大势:兼顾统一性与多样性 高考改革:以“不变”应“万变” 当高考成为文化 高考改革是否能在公平与质量方面取得进展 高考改革应稳步推进 高教供求关系发生逆转 第四章 高考历史借鉴 年年高考今又高考 30年高考的回顾与思考 1977年高考:冬目里谱写的春天故事 1977,我两次高考的故事 读书是福:高考改变命运的深切感悟 不应忘记79级 高考60年 恢复高考40年的历史记忆 “不惑之年”论高考 恢复高考的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 科举评价与高考改革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高考制度变革综论/高考制度变革与实践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海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66771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17-12-01 |
首版时间 | 2017-12-01 |
印刷时间 | 2017-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96 |
CIP核字 | 2017321676 |
中图分类号 | G632.474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39 |
宽 | 171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