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携名妓即名僧/同一首诗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套让您开心而不是让您“受罪”、供您享受而不是供您“学习”的诗词读本。

随意翻开,您就能立马进入一个轻松快意的魅力空间,仿如盛夏纳凉或冬侂围炉的当儿,听一位有学问、有品味而且有情趣、有生气的年轻朋友,从容自在、信马由缰地聊天。您增长了见识,您中寓了谈资,您刷了对某一些诗句的领悟。更重要的是,您进来了,您感受并且享受了。您漫小经心仃一搭没一搭,昨晚在床上翻两页,今早在厕上读几行,明天在出行的车上触景伤情吟一句,终有一天,您浸淫既久翻烂了书,恭喜您好歹腹有诗书气自华了。

内容推荐

《不携名妓即名僧》是“同一首诗”丛书之一,本书以全新创意,重新激活中国古典诗词,再现诗词本身的乐趣和快意,是一本让读者全面欣赏古典诗歌的读本。晚唐以来,词人迭出,风骚各领,李后主的春花秋月刚了,苏东坡就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虽然人比黄花瘦的易安居士有着载不动的许多愁,却挽不住楼前流水尽朝“东”——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本书!

目录

编者说 我“诗”故我在/1

作者说 人去余音未散,夜夜梦回唐朝/5

导读 同一首诗,N种读法/8

第一章 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1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2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8

司空见惯寻常事/17

历朝官妓中的一位风云人物/24

冲冠一怒为红颜/32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42

苏小小,一个传奇而美丽的名字/52

纵教洗尽千江水,争似当初未污时/63

第二章 禅心一任蛾眉妒,佛说原来怨是亲/75

学佛与恋爱/76

行云流水一孤僧/84

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90

把女人与和尚完全分开是不可能的/100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105

四大丑女/116

独留青冢向黄昏/121

七月七日长生殿/131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139

第三章 无限青山行欲尽,白云深处老僧多/149

瓶中老妖许你三个愿望/150

臣门如市,臣心如水/158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165

只要点亮了心灯一盏,天地间自然光明一片/174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184

第四章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93

又得浮生半日闲/194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202

无常胜之法,但有常不负之法/211

华山不归赵匡胤管/219

明朝喜欢下棋的皇帝挺多/228

奴才杀了老佛爷这匹马/237

名句索引/247

网上评论摘编/255

试读章节

遣 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风流不羁的文人名士虽然身子骨弱点,不过精神好,尤其喜欢出入青楼烟花之地,比如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居扬州三年,就留下几箩筐的风流传说。这些故事虽然大多在民间流传,不过从杜牧自己的诗中看得出广大人民群众还真没冤枉他,这家伙确实没闲着!

杜牧人长得挺帅,玉树临风,风流俊俏,《唐才子传》说他“美容姿,好歌舞,风情颇张,不能自遏”。

杜牧在京做御史时,有位李司徒家中宝贝般蓄养了一位号称“京都第一美人”的歌妓,每次宴请朝官和朋友,歌妓一出来大家就一起流哈喇子,也不知道是想吃菜还是想吃人。这位李司徒请客从来不考虑杜牧,倒不是和他关系不好,他怕杜牧“不能自遏”,把美人给收编喽!

杜牧在扬州当官时那真叫如鱼得水。扬州出美女,而且自隋朝以来,一直是烟花繁盛之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家书中谈到家乡时说扬州在唐时最为富盛,繁华壮丽甲天下, “每夕妓馆燃绛纱灯数万,灯红酒绿,笙歌达旦,一夕灯烛之费,人得之即可致富。”

杜牧一来马上就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和妓女们打成一片,《太平广记》中是这样记载的:“扬州,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万数,辉罗濯烈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牧常出没驰逐其问,无虚夕。”

杜牧晚上下了班没事就打扮打扮油头粉面地出去狎妓饮宴。他的上级领导淮南节度使牛僧孺一看这小孩不学好,颇为担心,倒不是担心他得艾滋病,那年头也没这么高级的病种,牛僧孺是怕杜牧哪天跟人争风吃醋打起来。

一次牛僧孺安排杜牧下基层锻炼,临行前看看杜牧那张粉扑扑的小脸儿,老牛左想右想不放心,就派了几十个城管穿着便衣跟在杜牧后边暗中保护他。过了半个月,杜牧回来了,把一叠调查报告往领导桌上一放,脸都没顾上洗就跑出去找老相好吃宵夜过夜生活去了。他可不知道,那帮特务围着牛领导汇报到半夜。

等到有一天杜牧要人京任职了,牛僧孺以老领导的身份给他送行,小酒一喝,话就多了:小杜啊,咱可别因为这个影响身体前程,你还年轻,美好生活刚刚开始,以后的日子长着呢!悠着点儿劲,细水长流嘛!

杜牧听了有些不乐意,心说就许你们家老牛吃嫩草!他以为自己那点偷鸡摸狗的事做得挺严密,恨不能把脸贴到牛领导脸上去: “不会吧?您再仔细看看,像我这浓眉大眼的,长得也不像那种人啊!应该不至于劳您如此忧虑吧?”

牛僧孺一听乐了,乃命人取“某夕,杜书记过某家,无恙”的平安报纸,一看竟有一大箱!杜牧见了脸红加感动。

这里咱们顺便聊聊“无恙”这个词儿。 “无恙”的意思指的是没有疾病或灾难,人们写信的时候常喜欢先来上一句“别来无恙”。其实,“恙”的本意是一种虫子。古时候人们过着茹毛饮血、风餐露宿的生活,卫生条件不好,除了跳蚤、虱子这些个“动物伴侣”外,还有一种叫“恙”的虫子。这种“恙”常常寄生在人或鼠等动物身上,除了吸取体液外,还传播一种病毒。

当时人们没办法根除这种虫,别管靓女俊男,几乎每个人都带着几只到几十只“恙”四处跑。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不知道哪位老兄又发明了特效药,一少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终于把“恙”从身上清除干净了。没“恙”的人感觉特好,见到熟人就一脸诚恳地关心一把:“哥们儿,你的恙能不能借我看看?唉,这都好几天无恙了,你看你看,就剩点虱子了,真无聊!”

这位确实是够无聊的。不过别管啥时代的人都喜欢跟风,一个两个这样说,十个八个这样说,很快“无恙”就成了年度第一流行语。再后来长久不见的人们见了面,第一句话就和除四害有关,“无恙”这个词一直流传至今,而且有了更广泛的意思。

P3-5

序言

《唐诗地图》最为风行的时候,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是深圳一位作者打来的,说他也写了一套有关诗词的书,跟同类的书不同,问我们有没有兴趣出版。我请他先寄一些过来看看。过了几天,我就读到了这套书的部分章节。

这套书的确与众不同。虽然同样是围绕诗词,可它结构这些诗词的方式很不一样。它首先没有受年代的局限,从《诗经》到现代新诗,只要是觉得好的,皆入法眼。它更加没有沿袭按作者或按主题编写的惯常思路。这上千首诗词,先被作者融会于心、共冶一炉,然后,依照写作之时的感觉、意绪或者思考,以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排列组合,伴着意识流般形散而神不散的自由风致,通过作者那一手灵动漂亮的文字,汩汩而流,自然而出;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作者时而娓娓道来,时而侃侃而谈,不光品味诗词、月旦人物,而且纵横古今、上天入地,穿插了大量历史知识、文化典故、趣闻逸事乃至当红段子。

这样的内容,这样的结构,这样的学养,这样的态度,复合而成一种醇厚的趣味。我想,这正是这套书最富魅力也最难克隆的地方。

萧伯纳说过,许多英国人终生不看莎士比亚,是因为幼年时老师强迫种下的恶果;林语堂也说过,许多中国人离校以后终生不再读诗,是旨趣未到而学校逼其必做所致。我们对这样的经验一点也不陌生。就是功利化的、本末倒置的、活生生抽掉趣味与快乐的被异化了的语文教育,败坏了我们对美丽诗词的胃口。从小到大,被迫背下的引不起太多感觉的诗句越多,我们对诗词的兴趣消失得便越彻底,这真是太可悲了!

看得出来,作者努力让诗词回归自身,还原被失败的教育遮蔽直至扭曲了的诗词本身丰富的趣味。他不引导您去探究诗词的原意,琢磨作者表达了什么;他更多地怂恿您放开怀抱,追问自己从诗词中感受到了什么。在这套书里面,没有意识形态,没有正统观点,没有中心思想,也没有什么专家意见;有的,是突出的个人感受,是借由个人感受重新释放出来的浓缩在诗词当中的人生与情感,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获得的趣味盎然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审美愉悦。

也就是说,这是一套让您开心而不是让您“受罪”、供您享受而不是供您“学习”的诗词读本。随意翻开,您就能立马进入一个轻松快意的魅力空间,仿如盛夏纳凉或冬夜围炉的当儿,听一位有学问、有品味而且有情趣、有生气的年轻朋友,从容自在、信马由缰地聊天。您增长了见识,您丰富了谈资,您刷新了对某一些诗句的领悟;更重要的是,您进来了,您感受并且享受了。您漫不经心有一搭没一搭,昨晚在床上翻两页,今早在厕上读几行,明天在出行的车上触景伤情吟一句,终有一天,您浸淫既久翻烂了书,恭喜您好歹腹有诗书气自华了。

在眼下这样一个物质泛滥的时代、欲望奔突的时代、消费至上的时代、信息过剩的时代、流行文化的时代、行色匆匆的时代和全球化的时代,自我因为受到太多不同方向的牵引而离心离散离异并终至花果飘零。此时此刻,作为一个中国人,心中葆有一缕唐诗宋词的芬芳,实在是太重要了。

在为包括《唐诗地图》和《宋词地图》等在内的“文化快旅”丛书(本社,2004年6月)所写的“策划者说”中,我曾经这样说过:“我们依稀感觉,经过十几二十年太多的物质、太多的信息和太多的潮流异常密集的压缩饼干式的狂轰滥炸之后,中国的心灵,可能开始向往经典的恒定、经典的纯粹、经典的隽永,以及经典所特有的已然陌生却终究亲切的深刻的‘故园之思’。”

当时还是“依稀感觉”,现在显然“强烈觉得”。我强烈觉得,在这样的时代,作为一个中国人,有机会亲炙中国诗词经典的优雅与美丽,完全是一种福气。这些诗词的经典,是物质之外的性灵,是流俗之上的精华,是驳杂之中的单纯,是重压之下的逃逸,是欲望的解药,是现实的想象,是此时的别处,是人文的温暖,是乡愁的慰藉,是无尽流浪途中远方那一盏撩人的灯火,是中国心灵对文化深处精神密码丝丝入扣的认同,是无可替代的贴心会心与舒心,是离散的自我的向心之力和凝聚之气,是家,是“在”。怅望青山,仰观白云,我“诗”故我在!

所以,当我终于读到作者孙涛近150万字的全部书稿的时候,我震撼,我感动!

孙涛今年才35岁,为了完成这套书稿,花了整整15年。在查找资料的阶段,他在半年的时间之内几乎翻遍了深圳书城数千册相关书籍,手抄的笔记高可盈尺。着手编写之初,还没有电脑,他手写的初稿达20多万字,修改时又逐字逐句抄了三遍;中途鸟枪换炮,他全凭一己之力将书稿输入电脑,结果打字速度突飞猛进,至今仍然保持每分钟一百多字的速度。最后修订,作为家庭经济支柱、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宁可惨淡度日,也辞掉所有工作,专心致志,隐居偏僻小镇10个月!

孙涛通过坚韧的工作,对他心目中上千首中国经典诗词,进行了个性化的和时代性的演绎。他替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通读者,开凿了一条通往诗词世界的迷人之路。一旦上路,您将如行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美不胜收。因为孙涛,读者诸君您有福了。饮水思源,我们都应该感谢他。

孙涛这套大书,对我们的编辑工作也提出了挑战。除了通常的工作,我们还自动担负起“导游”的职责——作者铺路,编者导游。我们做了多种形式的提示,立起了不少路标,就是为了方便读者您可以从各个不同的“入口”进来,从容上路,各取所需。我们还专门炮制了《同一首诗,N种读法》,就在后面。这是说明书,也是导游图,您可以参照。您当然也可以完全弃之不顾,凭着自己的性情与智慧,自我探索,走出只属于您自己的私家路径。对于这样的读者,我们首先致以十二万分的敬意!

我们还采取了一个大胆的反弹琵琶之举:不要图片。都说现在是读图时代,诚然。我们拿到这套书稿的第一反应,也是要图文并茂地处置之。可后来我们放弃了这个惯常的想法。哪怕是再精美的图片,一旦具象,一经坐实,总难免固化、收窄和侵略读者您的想象空间。这是我们最为担心的。我们就想保留诗词自身开放的想象空间,好让您更加不受干扰地以自己的个人视野与之交融,升华出更高的审美境界;让诗词更充分地呈现出纯粹的文字之关和韵律之美。图片当然自有图片的美;可在图片泛滥无孔不入目迷五色审美疲劳的时节,不要图片,素面朝天,是不是反而有一种以白当黑返璞归真的清新空灵之美?这还得请您来判断。

谭庭浩

2006年1月1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携名妓即名僧/同一首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524626
开本 32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0: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