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甘地自传(精)
内容
内容推荐
《甘地自传》是甘地的回忆录,讲述了他传奇的人生历程。此传记以平实的语言记录了甘地的童年生活、求学之路以及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为印度谋求自治。甘地从一视角对自己的个人生活、心理状态以及政治生涯等方面进行了详尽描述,同时从他的经历中也反映出那个时代印度人民所遭受的歧视与压迫。书中着重叙述了甘地的“非暴力”思想,他曾多次发起“不合作”运动,用和平的方式使印度走上了民族独立的道路,因而获得了印度人民的拥护与爱戴。
作者简介
甘地,印度独立运动领袖,国大党领袖,20世纪非暴力主义倡导者,被世人尊称为“圣雄甘地”。他出生于吠舍家庭,信奉印度教中的毗湿奴派。1891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取得律师从业资格后回国。1893年赴南非从事律师职业,领导当地印度侨民摆脱种族歧视,争取公民权利。1915年返回印度,此后带领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争取民族解放,脱离英国人的殖民统治。1947年印巴分治,甘地为没有实现印巴统一而深感遗憾。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晚祷的会场被一名极端的印度教徒枪杀。
目录
正文
序言
在四五年前,我的几个最亲近的同事建议我写
一部自传,我答应了,并已经着手进行写作,可第
一页还没写完,就发生了孟买暴动,这项工作也不
得不停下来。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使得我被关
进了耶罗弗达狱。当时捷朗达斯先生恰与我同狱,
他希望我放下别的事,继续写完这本自传。我告诉
他,我已定好了一个学习计划,若不完成计划,我
不打算再做其他事情。倘若在狱中服满刑期,其实
我真的可以写完这部自传,况且出狱后还有一年的
时间可以完成它。史华密·阿南德现在再次希望我
写自传,而我也已经写完了《南非非暴力不合作运
动史》,于是我便准备在《新生活》上连载我的自
传。史华密要我单独写成一本书出版,可是我没有
足够的时间,只能一周一章这样写,反正我每周总
得给《新生活》写专栏,那么就写自传吧。史华密
同意了,我也就硬着头皮干了起来。
然而在我沉默的这段日子里,有一个敬畏神灵
的朋友向我质疑,他说:“您怎么如此莽撞?写自
传是西洋人的习惯,只有那些受了西洋人影响的东
方人才写自传。而且您想写些什么呢?假如明天您
否定了今天的原则,假如明天您改变了今天的计划
,那些依据您的指示行事的人们不是要出错吗?难
道您不觉得至少现在不写自传,会更好吗?”
我受过这种说法的影响。不过写一部自传并不
是我真正的目的。我只是想用自传的形式讲述自己
体验真理的无数经历,我平生只有这种体验,没有
别的。只要把它们都说出来,采取什么形式倒无所
谓。我相信,并且也为自己的信念而自得。我觉得
我写的所有这些体验对读者是有好处的。如今我在
政治方面的体验,不但印度人民都知道,包括“文
明的世界”的人民也了解一些了。这些体验对我价
值不大,因此凭它们而获得的“圣雄”这一尊荣的
价值就更小了。这个称号常使我深感痛苦,从未曾
给我带来快乐。当然我更愿意分享我在精神方面的
体验,这些只我一人才有的体验给予了我在政治活
动中的力量。它们只会增加我的谦虚,它们是真正
属于精神层面上的,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越是回
望过去,我就越分明地察觉到自己的不足。三十年
来我想要的、我争取的,就是自我实现,和神灵面
对面,达到“莫克萨”(Moksha)。所有我说的、
我写的、我在政治方面的冒险,都是为此,我为此
而生,为此而行,而且锲而不舍地去实现它。我一
直相信,我可以做到的事情,其他人也可能做到。
所以我的实验是一直公开的,没有私下进行;而我
并不认为这个事实的精神价值会因此而降低。当然
有些事情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只有他一个人和他的
神灵才知道。但我的体验不属于这一类,它们不仅
是精神上的,更是道德上的,而道德就是宗教的本
质。
这个故事只包括大人孩子都能理解的属于宗教
的事情。只要我能够把这种体验以一种平和谦虚的
方式讲述出来,众多体验者都可从中得到启发。科
学工作者从不敢宣称他的实验就是最后的结论,他
们始终谦逊,尽管实验极其准确、有远见、细致。
同样,我也不敢说我的体验尽善尽美。我深刻地反
省过,一再对每种心理状态进行探寻、检查和分析
,但远不敢宣称我的结论就是最终的、正确的。我
敢于宣称的只有一样——目前对我而言,我对真理
的体验是最终的,也是绝对正确的。倘若不然,我
就不能把它们作为采取行动的依据,而对行动的步
骤加以增减。我必须坚决依据我原有的结论行事,
从而使我的理性和良心得到满足。
我写自传不是为了讨论一些古板的原理,而是
要说明它们在各种实践上的运用。因而我准备给这
些篇章起一个共同的名字:我体验真理的故事,它
包括“非暴力”、单身生活以及其他有别于真理的
行为原则。然而对我而言,真理是最崇高的,包括
无数其他的原则,它不仅指言论的真实,也指思想
的真实,不只是相对真理,更是绝对真理——永恒
的原理,即神灵。无数个关于神灵的定义有多面的
表现,这使我感到惊奇和敬畏,有时还会惶恐。然
而我只把神灵当成真理来崇拜。我还没有找到它,
还在继续追寻。为了找到真理,我宁愿牺牲最珍贵
的东西,即使是生命,我也愿意贡献。然而只要这
个绝对真理还不能实现,就得继续坚持我的相对真
理。这个相对真理必须庇护着我,虽然寻找真理的
道路像刀刃般径直、狭窄、锐利,我却觉得它是最
便捷、最容易的。在我眼里,我犯过的喜马拉雅山
般大的错误也已渺小,我遵道而行,不再悲伤。在
前行的路上,我常隐约看到绝对真理的光辉,即神
灵的光辉,只有这种光辉是真实的,每天在我心中
闪亮。我想让那些愿意看到的人也看到,想和他们
分享我的实验,分享我的信念。这些信念在进一步
地成长:凡是我可以做到的事情,我有充分的理由
相信小孩子也可以做到。追求真理的工具是简单的
,但难得。一个天真的儿童完全可能拥有它,而自
高自大的成人似乎完全不可能。追求真理的人应比
尘土谦虚。世界可以把尘土都踏在脚下,但是追求
真理的人必须低低的,谦虚到可以被尘土践踏。只
有这样,也唯有那时,他才能够看到真理。至富
(Vasishtha)和妙友(Vishvamitra)的对话非常
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也极其充
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如果读者在这几页里的内容中读出骄傲的情绪
,那么他就应当知道我瞥见的是海市蜃楼,一定有
什么错误。把像我这样的人毁灭吧,但让真理盛行
。千万不要让我这种因毫厘之差而判断失误的人去
降低真理的标准。
我希望人们也恳求人们不要把以下几章的内容
奉为圭臬。此处所谈的一些体验,你们可以把它当
做一种图解,可以参照它来进行实验,要依据自己
的喜好和能力来操作。我相信如果仅限于这个范围
,这些图解会发挥作用的;因为那些丑事,我既不
会掩饰也不会少说。我希望读者了解我全部的错误
。我不是要说我的为人有多好,而是想说我在非暴
力不合作运动中的体验。我将尽可能使我自己的判
断严格而又真切,因为我希望你们也如此。依据这
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我必须同首陀罗一起高喊:
哪里会有一个坏人,
像我这样邪恶而令人生厌?
我已抛弃我的神,
我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
我感到极度痛苦,我还离神灵那么遥远。我完
全懂得,他统治着我的生命,而我是他的后代。我
明白之所以离他那么遥远,是由于我还不能完全摆
脱不良的情感。
不过我要停笔了,我会在下一章写一个真正的
故事。
莫·卡·甘地
1925年11月26日于沙巴玛第学院
导语
《甘地自传(精)》是甘地一生见证与实践真理的写照,书中记述了他从1869年到1928年间的人生经历。甘地所作的自传,为的是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非暴力主义,实现自我克制,坚守道德底线,做追求真理的人。甘地一生身体力行实践着非暴力主义。“非暴力”意为不杀生,或不伤害。其核心是爱和感化,其方法是“坚持真理”。甘地竭力主张,人应当通过非暴力的手段,即采取自我牺牲和爱的行为,抑制不良感情,首先使自己“善”的本性显现出来,然后通过感化去唤醒犯错误者“善”的本性,使他们改邪归正。
后记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是印度独立运动
领袖,20世纪非暴力主义倡导者。甘地的景仰者之
一爱因斯坦曾对他作出中肯的评价:一位不靠外在
权威的扶持而成为本民族领袖的人;一位不是凭借
投机取巧,也不是凭借技术装备,而是纯粹依靠令
人信服的人格力量而成功的政治家;一位一贯反对
使用武力的胜利的斗士;一位智慧与谦逊、果敢与
坚定的人;一位将全部力量都用来推动民族崛起与
改善民族命运的人;一位用纯粹的人性尊严对抗残
暴,并在任何时刻都不屈服的人。在未来的时代,
可能极少有人相信,这样一个血肉之躯曾经在地球
上匆匆走过。
本书是甘地的自传,是甘地一生见证与实践真
理的写照,书中记述了他从1869年到1928年间的人
生经历。甘地所作的自传,为的是让更多的人感受
到非暴力主义,实现自我克制,坚守道德底线,做
追求真理的人。甘地一生身体力行实践着非暴力主
义。“非暴力”意为不杀生,或不伤害。其核心是
爱和感化,其方法是“坚持真理”。甘地竭力主张
,人应当通过非暴力的手段,即采取自我牺牲和爱
的行为,抑制不良感情,首先使自己“善”的本性
显现出来,然后通过感化去唤醒犯错误者“善”的
本性,使他们改邪归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
政治运动的一项伟大发明,能够唤醒人们心中的爱
,消除社会上的各种罪恶。
本书在进行封面设计时选用了印度。Rahul
Guhathakurta先生所绘的甘地画像,这幅画作真实
展示了甘地亲自实践土布运动的动人场景,完美体
现了他贯彻非暴力主义的基本精神,在此特向Rahul
Guhathaklarta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书评(媒体评论)
也许甘地的努力注定会失败,也许人性中的恶
是无法根除的,但他的名字会被永远牢记,他的一
生对于后来人是一种教益。
——[印]泰戈尔
精彩页
我体验真理的故事之一
一、家世
我们家族属于班尼亚(Bania)种姓,祖上似乎是卖杂货的。从我的祖父那辈开始,家族里已连续三代有成员担任卡提亚华各邦的首相。我的祖父乌塔昌德·甘地,别名奥塔·甘地,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他原是波尔班达的帝万(Diwan),后由于某种政治纷扰而被迫离开,避难于朱纳卡德。他仅以左手向当地的纳华伯(Nawab)致敬。有人质问他为何如此不恭,他解释道:“我的右手已经对波尔班达效忠了。”
祖父因丧妻而续弦。前妻与他育有四个孩子,继室又生了两个。我年幼时,并不觉得祖父这些儿子原来并非一母所生。这六个兄弟中,排行第五的名叫卡朗昌德·甘地,别名卡巴·甘地;排行第六的名叫杜尔希达斯·甘地。他们兄弟俩曾先后担任波尔班达的首相。而卡巴·甘地就是我的父亲。他原是王廷法庭的法官。现在这种法庭已不存在,但是当年却是调解宗教首领及其成员之间纠纷的一个极有权力的机构。父亲曾先后在拉奇科特和樊康纳做过一阵子首相。去世时还领到了拉奇科特的年金。
父亲结过四次婚,每次续弦均因前妻去世。他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婚姻中育有两个女儿。最后一任妻子普特丽白生有一女三子,我是他们最小的孩子。
父亲忠勇侠义、慷慨大方,十分热爱自己的宗族,只是性情有些急躁。某种程度上,他有纵情肉欲之嫌,因为第四次结婚之时他已年过四十。不过他为人廉洁,且以在家族内外处事公正严明而闻名。众所周知,他对本邦忠心耿耿。一次,一个助理政治监督官(PoliticalAgent)出言侮辱了拉奇科特的王公,父亲当即挺身而出维护他的长官,对那监督官加以斥责。监督官因此动怒,责令父亲道歉。他自然不依,因此被拘留了好几个钟头。但是因为父亲态度坚决,毫不屈服,监督官只好把他放了。
我的父亲向来没有敛财致富的心意,所以也没给我们留下多少产业。
他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却有非常多的实际经验。父亲充其量只有古遮拉特文五年级的水平,更没有学过历史、地理,然而他那丰富的实际经验却使得他在解决最烦琐复杂的问题和管理成千上万的人时得心应手。他没有受过专门的宗教训练,却有本宗教文化的习惯,这个习惯是在经常参拜寺庙和听人讲解经文中养成的。父亲到了晚年,由于家里一位博学广识的婆罗门朋友的引导,他开始念起纪达经来,每天祷告时总要高声诵读几段。
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宗教信徒,她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便是她的圣洁。她坚持每餐祷告,一餐未做祷告便绝不进食。每日到哈维立—一座毗湿奴(Vishnu)神庙去参拜,从未间断过。我印象中,她从未错过“查土摩”(Chaturmas)禁食期。母亲有时甚至会许下最不易奉行的誓愿,并始终信守不渝。即使身患重病,也不借故失愿。记得一次,她在履行“昌德罗衍那”(Chandrayna)誓言时突然病倒,但她依旧不进食。对她而言,连续禁食两三次都不算什么。在长达四个月的禁食期内,她也早已习以为常地每日只吃一顿饭。母亲还不满足于此,在某次“查土摩”禁食期间,她竟隔日便绝食一天。在另一次“查土摩”禁食期间,她立誓不见太阳则不进食。那段日子里,我们几个孩子总是翘首等候,太阳一出现便报告母亲。人所共知,在雨季顶峰期,太阳是不会轻易露面的。记得那时只要太阳一露面,我们就忙去告诉她。她总要跑出来亲自证实,然而等母亲出来时,那捉摸不定的太阳又转瞬隐没了,于是又剥夺了她进食的权利。她却高高兴兴地、心安理得地说:“不要紧,这是神的旨意,今天不能进食。”她便又回屋做家务了。
母亲有丰富的常识,熟悉本邦的各种事务,连宫廷里的贵妇人也颇为赞赏她的才智。我年幼时有幸常伴随她出去,至今我仍记得她与本邦王公的寡母所作的那些生动的交谈。
这就是我的父亲母亲。1869年10月2日,我在一个叫波尔班达也称苏达玛普里的地方出生。在那里我度过了童年,记得我也是在那儿入学的。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学会了乘法口诀。除了与其他孩子一起戏弄过我们的老师这件事以外,我几乎想不起当时发生的那些事了。这充分地证明了我的智力迟钝,记性也不好。
P1-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甘地自传(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印)甘地
译者 译者:钟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58921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2
装订 精装
字数 172
出版时间 2018-09-01
首版时间 2018-09-01
印刷时间 201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426
CIP核字 2015191546
中图分类号 K833.517=5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7
152
2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9: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