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恐惧本身(罗斯福新政与当今世界格局的起源)(精) |
内容 | 作者简介 艾拉·卡茨尼尔森(Ira Katznelson),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和历史学“拉格尔斯”教授、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主席,曾任剑桥大学历史与经济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现任美国政治学研究会会长。 目录 前言 悲喜交加的年代 第一部分:战胜恐惧 1.没有海图的航行 2.飞行员、法官和议员 3.猛药 第二部分:南方的牢笼 4.美国的“另类 5.黑人国会 6.士兵投票 第三部分:紧急状态 7.激进时刻 8.第一次考验 9.无限战争 第四部分:民主的代价 10.公共程序与私人利益 11.“最强烈的愿望 12.“军事武装与忠于国家 后记 1953年1月 致谢 导语 “新政”时期,美国各方政治势力在国内外政策制定方面进行了哪些错综复杂的角逐?南方议员如何拯救又扭曲了美国民主?当群体性恐慌到处蔓延时,整个国家将如何治理?公民权利又如何保障? 从即刻起,每一位想了解罗斯福“新政”和当今世界起源的人,均可从艾拉·卡茨尼尔森著的这本《恐惧本身(罗斯福新政与当今世界格局的起源)》中找到答案。 内容推荐 1933年,当意大利法西斯领导人伊塔洛·巴尔博率领飞行队抵达芝加哥时,这位黑衫党的成员、墨索里尼的下属,竟然受到了美国本土民众与官方最热情的欢迎:芝加哥用其名命名了一条大街以示纪念;为了欢迎这位意大利人,芝加哥民众甚至全体起立示以纳粹举手礼。纽约民众(尤其是许多意大利裔移民)继而在市中心集会欢迎他的到来,就连富兰克林·罗斯福也请他共进午餐。 这就是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暴力在全国各地变得稀松平常、集权势力威胁自由民主、政治局势充满了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反犹主义重新抬头、民众情绪极易被煽动蛊惑…… 《恐惧本身(罗斯福新政与当今世界格局的起源)》中,艾拉·卡茨尼尔森试图全面地理解罗斯福“新政”时期及其后至今的美国历史,多个层面的“恐惧”在本书中交叠出现:美国国会的政客们深惧所倚重的南方利益格局被破坏,故全力维持种族隔离政策,不容许任何挑战黑白种族等级的举措,并将他们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带到华盛顿的政治舞台上。黑人为自己的生命安全感到深深的恐惧,私刑被到处滥用,而为了获取政策的支持,罗斯福总统不得不向这些保守的政治势力妥协而牺牲有色人种的权利。进入冷战后,为了遏制核战的爆发,美国反而制造了大批核武器,因怕机密泄露,很多核武器专家被跟踪监听……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恐惧本身(罗斯福新政与当今世界格局的起源)(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艾拉·卡茨尼尔森 |
译者 | 译者:彭海涛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书海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710021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73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570 |
出版时间 | 2018-09-01 |
首版时间 | 2018-09-01 |
印刷时间 | 2018-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176 |
CIP核字 | 2018184117 |
中图分类号 | F171.295.1 |
丛书名 | |
印张 | 4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西 |
长 | 236 |
宽 | 168 |
高 | 4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04-2017-026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