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棘龙生存记/袁博动物小说新经典
内容
内容推荐
袁博著的《棘龙生存记》讲述:棘龙原本生活在红树林的沼泽地带,只在水中狩猎,以鱼为食,从不到陆地平原上去狩猎。可是,随着全球海平面的下降,气候一年比一年干旱,红树林沼泽地带和河流渐渐消失了,鱼类不见了。棘龙不得不勇敢地走出红树林,进入陆地大平原,寻找生存的机会。棘龙能够适应陆上的生活,成功捕获猎物吗?
作者简介
袁博,1991年生于深圳。动物小说作家,复旦大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福克斯国际学者,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访问学者。修读过生命科学、人类学、文学三个专业,与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科教合作。袁博童年时生活在野生动物养殖基地,从8岁开始创作动物小说,在动物小说中展示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理解,书写动物种群在自然变迁中的生命际遇,被誉为“动物小说王子”。
出版了《霸王龙兄弟》《剑龙不流泪》《三角龙之阵》《梁龙的家园》《特暴龙生死录》等动物小说。作品先后获得五项冰心儿童文学奖:《火烈马》和《狼群的覆灭》获2014年冰心儿童图书奖,《狮子的心》和《野牛的故事》获2015年冰心儿童图书奖,《星宿海上的野牦牛》获2014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狮子的心》获2015年月度“中国好书”。《鸵鸟家族》获深圳青年文学奖。
目录
楔子
第一辑 棘龙四兄弟
第二辑 打跑褶皱龙
第三辑 追逐无畏龙
第四辑 鲨齿龙的领地
第五辑 翼龙群出现
作者后记:我与动物小说一起成长
导语
袁博著的《棘龙生存记》是适合8-14岁儿童阅读的动物小说。人类有人类的历史,自然也有自然的历史,自然的历史远比人类的历史更为漫长。地球并不总是现在这个样子,自从我们这个行星形成以来,它就在不断变化,不断孕育出新的生命。自然的历史,是一条由无数生灵的命运轨迹交织而成的滔滔洪流,上演了数不清的可歌可泣的故事。而恐龙的故事,是自然历史中最为壮丽的篇章。作为一个类群,恐龙以非凡的适应能力主宰地球长达一亿多年的时间,形形色色的恐龙物种遍布中生代时期的世界各地。这部恐龙动物小说选集,在对生命野性和英雄豪气的呼唤中,体现了作者对盛极一时的恐龙时代的敬意。
后记
我与动物小说一起成长

八岁时,我写了我的第一篇小说,是一篇动物小
说。
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已经连续创作动物小说十六
年了。可以说,我与动物小说一起成长,跨过了我的
童年与少年时代。之所以对动物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产
生如此浓厚的兴趣,与我的一段童年经历有关。
上小学时,我在一座被群山环抱的养殖基地里生
活了三年。养殖基地占地面积巨大,由数座连绵的山
丘组成,四周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养殖基地中的
围栏依山而建,相当宽敞,给成群的梅花鹿、鸵鸟、
孔雀等动物留下足够的活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保持
了动物在野生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进入不同的野生动
物养殖区域,就如同进入了不同的世界。
在特种野生动物养殖基地的三年生活,是我童年
记忆里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我喜欢静静地观察梅花鹿
在围栏中散步,喜欢追逐在丛林中出没的野兔,喜欢
寻觅在地下奔跑如飞的鼹鼠。傍晚时候,夕阳留下的
残霞染红了西方明净的天空,远方黛青色的山峦吹来
新鲜而潮湿的晚风。黯然的暮色蒸起浅蓝色的夕露,
新生的露珠沾结在斑驳的草叶上。喜鹊从眼前扑翅而
过,回到林间的巢穴;雁群穿过苍蓝色的天空,飞往
未知的远方。我穿过林中草丛,聆听着断断续续的虫
声,呼吸着大自然甜美的气息。
养殖基地的东北角位于地势平坦的山脚下,是黄
沙连绵的鸵鸟养殖区,被围栏隔开的鸵鸟群踏起滚滚
黄尘。负责饲养鸵鸟的,是一个饲养员爷爷。他是一
名很有经验的野生动物饲养员,曾经在南非、坦桑尼
亚等非洲国家的野生动物农场和私人动物园工作过。
他养过非洲野水牛、养过斑马、养过鸵鸟……甚至还
养过一头非洲象!
那时,我最喜欢看科普书籍。从书上,我知道野
生的麻雀可以驯养为宠物。于是我想,鸵鸟应该也可
以驯化的。在我的一再央求下,饲养员爷爷开始和我
一起驯服一只两三个月大的小鸵鸟。没多久,我便在
饲养员爷爷的带领下,骑着鸵鸟到附近的山村小学上
学了,所到之处,我们都赢来一片赞叹声。那时的我
,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我想:我应该是中国第一个
骑着鸵鸟上学的孩子吧。
在野生动物养殖基地,饲养员爷爷是我最好的朋
友,常常给我讲一些来自非洲热带草原和牧场的动物
故事。饲养员爷爷说,花豹和狒狒群是非洲草原上的
世仇,在非洲的旷野中时常能看到狒狒群与花豹争夺
领土的场面;非洲野犬是非洲草原最聪明的动物,在
一只受伤的非洲野犬最困难的时候,饲养员爷爷曾经
把肉块喂给它;在非洲时,饲养员爷爷曾经参与过捕
捉野生鸵鸟的行动,以便得到优良品种;繁殖季的雄
性非洲野水牛脾气非常暴躁,饲养非洲野水牛需要十
分小心……
在辽阔无边的星空下,我依偎在饲养员爷爷身旁
,听着雄鸵鸟雄浑的吼声,想象着那片遥远而神秘的
大陆……我以饲养员爷爷口中的故事为原型,写下了
许多关于非洲动物的故事,这是我最早创作的一批动
物小说。
……
自然史动物小说——这是我给自己的动物小说的
一个全新定位。这些作品既不同于以往的动物小说,
也不同于以往的历史小说。我试图去书写一段生命的
历史,写下一个种群在自然变迁的历史背景中的生命
际遇。历史带给我们的感受,总是苍凉而空阔的。不
断变迁中的历史,可以评判一切功过得失,可以告诉
我们最深刻的生命哲理。
我的动物小说中,特定的自然史背景是必不可少
的组成部分,但我更关注的是沧桑变迁的时代背景中
个体的处境,是不同物种在它们的生存环境中回光乍
现的辉煌瞬间。
比如:在《霸王龙兄弟》中,一起长大的霸王龙
兄弟在刚刚成年的时候彼此相互离弃,各自历经一生
的波折之后,在迟暮之年温暖地相逢,又为了年轻一
代霸王龙的逃牛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在《剑龙不流泪》中,由于侏罗纪末期气候变迁
,剑龙家族面临的是一个种群日渐衰微的时代,所有
剑龙的后代都必须坚强,使自己的族群生存下来,并
且生生不息。
在《鸵鸟家族》中,从非洲到亚洲,截然不同的
背景,演绎了一代代鸵鸟不同的命运,不变的是它们
灵魂深处一脉相承的刚毅与勇气。
其中,包括了执着的坚守、拼搏的勇气、难得的
温情、群体的良知。这种生命的辉煌不仅仅属于人类
,而可能属于所有在自然历史上出现过的物种。正如
著名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所说:“这是群星闪耀的时刻
,是生命真正的尊严所在。”
每天,我都在和动物小说一起成长,希望自己能
够成为一个自然精神的体验者。
书评(媒体评论)
袁博写动物小说,有他自己的优势。他修读过生
命科学、人类学、文学三个专业,知识储备在同行里
首屈一指,可以说是学者型动物小说作家。
——著名动物小说作家 沈石溪
人类有人类的历史,自然也有自然的历史,自然
的历史远比人类的历史更为漫长。文学不仅用于书写
人类社会,也用来书写自然和生命最本质的哲理。
——袁博
精彩页
第一章 棘龙四兄弟
九千五百万年以前,今天的撒哈拉大沙漠西部是由潮水和红树林构成的一大片沼泽地带。炎热的气候使这里的植物生长茂盛,动物多种多样。
棘龙妈妈和棘龙爸爸就生活在这里。
两个月以前,棘龙妈妈在河流入海口的沙滩上产下了四枚恐龙蛋。
四枚蛋安静地躺在孵卵巢里,蛋壳里的棘龙宝宝在睡梦中慢慢长出脑袋、长出嘴巴、长出鼻子、长出耳洞、长出四条腿、长出尾巴……
破壳的时间到了,它们开始用肺呼吸,用嘴去啄击蛋壳的内壁,发出有节奏的“咚咚”声。
通常情况下,破壳前两天,蛋壳内的恐龙宝宝就开始用肺进行呼吸。这时,它们的活动能力显著增强。最先用肺呼吸的恐龙宝宝便用嘴去啄蛋壳的内壁,发出有节奏的“咚咚”声。其他蛋壳内的弟弟妹妹们听到这“咚咚”声后,呼吸、心跳及新陈代谢过程都加快起来,这样,它们成熟的速度也就大大加快了。到了一定程度,它们也用嘴去啄蛋壳,传递出自身的信息。成熟度差一些的小恐龙发出的“嘟嘟”声微弱而且参差不齐,好像在说:“等一等,等一等吧,让我们一起呼唤妈妈,一齐出壳吧!”大哥哥大姐姐听到这种声音,就会放慢自己新陈代谢的速度,等着弟弟妹妹们。等到所有蛋内发出的“咚咚”声节奏差不多相同,向度差不多相等的时候,大伙儿在蛋内一齐发出“咚咚”的声音。
四枚蛋一齐发出“咚咚”的啄壳声,并且音量越来越大,这是棘龙宝宝在呼唤它们的妈妈快来扒开孵卵巢,它们要出壳。
此时,太阳刚刚升起,地面气温达到了38摄氏度。
棘龙爸爸外出觅食了,棘龙妈妈听到“咚咚”的啄壳声后,迅速扒开了孵卵巢。它趴在地上,用自己的背帆为巢穴中的宝宝蛋遮挡阳光,等待蛋壳内的小棘龙破壳。
棘龙妈妈的背帆有一个成年人那么高。背帆有着庞大的表面积,体积却不大。它就像船帆的结构一样,又薄又轻。
很快,第一头小棘龙啄破蛋壳,晃晃悠悠地出现在棘龙妈妈的嘴边。它身长一米,身高半米,和一只鸭子差不多大。它的嘴特别长,占据了身体的一半。棘龙妈妈第一眼看到的是它的长嘴,所以,棘龙妈妈叫它长嘴。
长嘴在妈妈嘴边,“呜呜”地叫着,催促妈妈快带它到水里抓鱼吃。
过了一会儿,第二头小棘龙抓破蛋壳,四肢着地,爬到棘龙妈妈的嘴边。它前肢上的三根镰刀状指爪特别长,棘龙妈妈叫它长爪。
长爪的身上沾满蛋壳里的黏液,湿漉漉的。它在妈妈的嘴边呜咽着,催促妈妈快带它到水里洗澡。 棘龙妈妈紧紧地闭着嘴,用嘴角小心地碰碰两头小棘龙,让它们趴在妈妈的脖颈儿下乘凉。两头小棘龙贴着妈妈的脖颈儿站着,暂时安静下来。它们耐心地等着弟弟妹妹们出壳,一起到大河里洗澡,到沼泽地里抓鱼吃。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头小棘龙踢开蛋壳。由于用力过猛,它的一个脚趾受伤了。它一瘸一拐地走到妈妈的脖颈儿下,挤在长嘴和长爪的身边。它的两条腿又粗又短,两只长蹼的脚特别大。棘龙妈妈叫它大脚。
长嘴和长爪很友好地向里面挤了挤,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大脚也在妈妈的脖颈儿下乘凉。三头小棘龙依偎在妈妈的脖颈儿下,等啊等,等到太阳升到天空中央,地面温度高达40摄氏度,第四头小棘龙还不出壳。
三头小棘龙又饥又渴,不停地“呱呱”叫着,催促妈妈带它们到水里洗澡、喝水、抓鱼吃。
天气炎热,水分蒸发得很快。棘龙妈妈很担心三头小棘龙会脱水,它想尽快带它们到水边喝水,但它更担心还没出壳的第四头小棘龙的安全问题。
在不远处的灌木丛里,一群小鲨齿龙在嬉戏。
一头长着红眼睛的小鲨齿龙精力特别充沛,露出一副骄傲自大的神情。
它躲在一丛灌木后,看起来是在咀嚼树枝,实则是在策划恶作剧。当一头比它高大的小鲨齿龙经过灌木丛时,它跳起来一下咬住对方的后背下部。被袭击的小鲨齿龙转过身,朝红眼睛的小鲨齿龙的脑袋抓了一巴掌,然后就走开了。
P6-1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棘龙生存记/袁博动物小说新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8522970
开本 16开
页数 1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8-06-01
首版时间 2018-06-01
印刷时间 201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38
CIP核字 2018098616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0
160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