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私人美术馆/龙现代艺术研究丛书
内容
目录
总序:感性与理性——艺术创造的两翼 孙颙
序 俞利强
第一章 美术馆理论
乌托邦与美术馆
美术馆为何被视为艺术“圣殿”
何为经验,何为场域:哲学的应用及现代城市高阶艺术
美术馆社会属性回归
美术馆如何在后殖民主义时代展现“艺术”
第二章 家族影响力与城市形象: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1581)
第三章 收藏国家的私人美术馆
公民的国家意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870)
异域文明政治化的私人性:吉美博物馆(1879)
不是帝国的帝国史:泰特美术馆(1897)
第四章 镀金时代催生的财富家族与他们的社会回馈
弗里克收藏(1935):真人“盖茨比”的最炫土豪风
摩根图书馆与博物馆(1924):银行家的私人图书馆与独家收藏
第五章 东方狂热:中国艺术品的海外收藏家与他们的博物馆
波士顿美术馆(1876):“波士顿婆罗门”向全美介绍东亚艺术
弗利尔美术馆(1923):君子收藏家与北美亚洲艺术第一馆
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1933):抗战时期“空降”美国的中国文物
第六章 仰慕汉文化的东洋财阀:日本巨贾世家的中国文物收藏
静嘉堂文库——一项逆“脱亚入欧”而行的收藏工程(1892)
根津美术馆(1941):日式庭院与茶室环抱中的东亚艺术“爱藏”
关于现代性:新大陆的新女性与她们的美术馆
现代艺术博物馆(1929):从“那些女士们”精英品位到文化创意经营模式
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1931):上流世家小姐开收藏美国艺术之先河
第八章 古根海姆(1959):奠基康定斯基地位的全球连锁美术馆
定义抽象艺术:古根海姆收藏康定斯基
全球性连锁:建筑入主美术馆品牌
中国艺术基金会:没有中国的全球化不完整
第九章 小众与民族性:只关注特定艺术史的美术馆
山种美术馆(1966):将日本画发展为一种整合美学方案
新艺廊(2001):还原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德国与维也纳文化语境
第十章 西方主义:“东方”视角中的西方
日本国立西洋美术馆——“非欧美圈唯一国立西方艺术馆
三菱一号美术馆——日本“脱亚入欧”的典范
第十一章 当代私人美术馆的公众参与:科技与教育
弗利尔与赛克勒美术馆:3D 大日如来与中国古代玉器在线图录
盖蒂基金会:复制敦煌三洞,馆藏全球共享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社区相关性
菲利普斯收藏:学术交流与公众参与
鲁宾美术馆:亚洲宗教的美国艺术化诠释
第十二章 中国私人美术馆的发展借鉴
宣传战略:明确收藏特点,突出镇馆之宝
收藏战略:发现艺术史中的“蓝海”
展览教育战略:提升社会性
学术研究:艺术与社会历史
后记
内容推荐
魏莱、罗兰舟著的《私人美术馆》以美术馆为话题,探讨美术馆与近现代国家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的功能性作用,同时简要追溯国外美术馆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美术馆在欧洲社会思想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全书选取国外著名的私人美术馆为例,图文并茂,介绍的同时梳理近代以来美术馆的不同发展方向。从理论层面解读各大私人美术馆的策展策略、公众策略等,在社会历史语境中重新梳理美术馆之于艺术的功能价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私人美术馆/龙现代艺术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魏莱//罗兰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54834
开本 16开
页数 1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9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358
CIP核字 2018233267
中图分类号 J-28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0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