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独立是最好的教养
内容
作者简介
韦岱思,中国台湾“中山大学”企管系助理教授,台湾大学社会系博士。在荷兰出生长大,读大学时到中国台湾学习中文。
2010年同中国台湾人共组家庭,2014年成为“荷兰爸爸”。很享受观察儿女成长的过程,但过程中发现荷兰与中国的育儿文化大大不同,于是开始反思自己的文化,也在思索中国的教养方式。通过写作记录儿女的成长故事并分享两种文化之间的教养经验和差异,深入探讨关于“独立”对孩子的重要性,为中国父母提供了简单实用的家教方法。
目录
Part1 0~6岁幼儿期 建立规矩,爸妈是孩子的裁判
“清楚”“有道理”“少而美”的荷兰式规矩教育
Case 1 咖啡厅里不守规矩的小男孩
规矩是原则,不是选择!
——问孩子“好不好?”会让必须遵守的规矩降级成可以自选的建议
荷兰父母这样想 家庭规矩是教养的基础,能提供给孩子一套可依循的框架与准则
荷兰父母这样做 “禁止性规矩”的目的是确保孩子的安全
——建立规矩三原则:“清楚”“有道理”“少而美
荷兰父母这样做 “鼓励性规矩”协助孩子建立好行为、好习惯
——夸奖孩子在过程中的努力与学习,好习惯建立了,便不用再强调
恐吓式教育的反思
恐吓无法教会孩子何谓“好”的行为
Case 2 餐厅里遇到一位爸爸用外国人来恐吓孩子
荷兰父母这样想 没讲清楚规矩的恐吓式教育,只是失败的“禁止性规矩
——不跟孩子沟通清楚规矩,会导致孩子无所适从,产生挫折感
荷兰父母这样做 孩子哭闹不休时,先将他带离现场,等情绪稳定后再沟通
——清楚的规矩与良好的沟通,比起空虚的威胁有用多了!
比较式教育的省思
教育的目的不是模仿他人,是内化正确的价值观
Case 3 隔壁桌的哥哥都乖乖地吃饭,你怎么一直都不乖呢?
荷兰父母这样想 找到正确的价值观比找到模仿对象更重要
荷兰父母这样做 比较式教育让父母错失与孩子沟通的好机会
比较式教育会让孩子觉得“人格”被否定,变得没自信
比较式教育背后的用意其实是“鼓励性规矩
荷兰父母是孩子的裁判
孩子做错事时,惩罚要有原则、有态度、有方法
Case 4 惩罚孩子吃肥皂的荷兰妈妈
荷兰父母这样做 可以惩罚孩子,但必须有一套SOP
——事先警告、违反规则马上惩罚、不在公共场合惩罚孩子
荷兰父母这样想 亲子沟通才是惩罚的重点,当下跟孩子说明被惩罚的理由
荷兰父母这样做 惩罚过后的亲子沟通3原则
荷兰父母这样想 这4种情况下,动用惩罚是没有意义的
父母应该体罚孩子吗?一生只应该动用数次的大绝招
Case 5 捷运上的妈妈用“爱的拍拍”惩罚孩子
荷兰父母这样做 体罚是父母一生只用几次的大绝招
——重点在体罚前后的沟通,让孩子了解他的错误严重到父母只能用绝招来惩罚
惩罚孩子时,家长常犯的3个错误
你不准当我家的裁判
荷兰父母自有一套坚定的家庭教育原则
Case 6 外孙女的教育,就算亲外婆也不能插嘴
荷兰父母这样做 “不当别人家的裁判”,尊重每个家庭对教养的不同看法与理念
荷兰父母这样想 接受这个社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存在,是自由与开明的基础
卡通偶像是所有孩子的共同裁判?
Case 7 教导孩子“生活自律”的巧虎大神在中国台湾地区,巧虎大神是每个家庭的偶像!
荷兰父母这样想 故事书不是教养孩子的工具,而是让他享受阅读乐趣的途径
裁判应该何时出手?
让孩子“学到教训”的放手艺术
Case 8 让孩子在0摄氏度穿背心体验寒风刺骨
荷兰父母这样做 适当让孩子体验错误选择的后果,从经验中学习
荷兰父母这样做 从“比利时背心”事件,看荷兰父母管教拿捏的两大重点
荷兰父母这样做 放手让孩子尝试错误时,应注意的两个条件
【专栏】旅行中,孩子不是对手,而是“队友
在荷兰,大人带两个小孩出门不是“一打二”,而是“一配二
爸妈事先沟通好期待和要求,孩子的表现可以超乎预期
Part2 小学~初中 “家庭教育”让孩子实习如何当大人
从洗碗、打扫、煮饭开始实习当大人
Case 9 大学毕业了还不会煮饭
荷兰父母这样做 教出不依赖父母、能独立面对生活挑战的成人
荷兰父母这样做 让孩子从做家务的过程中,实习当大人
荷兰父母这样做 通过各种家务,让孩子逐步掌握“当家”与“持家”的本领
教育孩子养成正确的金钱价值观
Case 10 孩子高中毕业环游世界,父母不出任何一毛钱
荷兰父母这样做 孩子的堂理财课:学习规划零用钱
——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想要”的东西都得买,必须做出取舍
荷兰父母这样做 自己想花的钱自己赚:通过打工了解赚钱不容易
荷兰父母这样做 进阶版的理财学习:让孩子自己规划旅游
——了解金钱“真正”的意义,明白为达目标必须放弃一些其他事
渐进式的放手教育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主动性
Case 11 初中生想和朋友去跨年,父母该允许吗?
荷兰父母这样做 家有追求自由的青少年, 父母原则上会允许孩子去探险
——让孩子放胆去试,父母从旁辅导,确认孩子是否做好准备
荷兰父母这样做 培养孩子独立的秘诀:放手不放任,让他在父母可掌控的范围内探险
人际关系(一)兄弟姐妹之间的平等关系
“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吗?
Case 12 为什么荷兰人不鼓励妹妹听姐姐的话?
荷兰父母这样想 兄弟姐妹的关系是平等的,自己的决定自己负责
为何越来越
内容推荐
韦岱思著的《独立是最好的教养》一书,是同时经历荷兰、中国两地教育体制的《商业周刊》专栏作家荷兰爸爸韦岱思,揭密荷兰优质人才的全方位能力养成之道。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关于规矩的建立、独立能力的培养、兴趣和行动力的培养。
书中包含25则真实案例分享、65个不同教养观念的对比、教养观念实践SOP图和0~18岁3阶段教育实践MEMO表。作者在不同的文化碰撞下,通过细致的分析,总结出实用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培养懂得思考、充满创意、行动力强的孩子的方法,更让读者明白,教养的目的应该是把对大人完全依赖的孩子培养成社会独立的成员,打开眼界,勇敢地面对社会中的各项挑战,创造自己的价值,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人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独立是最好的教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荷兰)韦岱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8264488
开本 16开
页数 1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10
CIP核字 2018253469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3
165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