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精)
内容
内容推荐
当今世界,人们又重新珍视中医学,乃因现代生命科学遇到发展的瓶颈及当代医疗卫生出现供需矛盾难解的困境,更是人们对生命健康维护的追求进步到融合、自然、绿色的需求轨道上。正是这样的需求,让人们再也无法不被中医学的健康理念和它所蕴藏的丰富的来自实践打磨的宝藏所吸引。
中医药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时至今日,其在重大疾病防治与建设健康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仍具有现实意义和重大价值。中医药之所以历久弥新,根本在于其具有系统的理论和独特的方法。中医药理论一直在传承与创新中,推动着中医药学术不断地进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医药理论也在不断进步,非常有必要对此进行系统的总结,时机业已成熟。张伯礼、李振吉主编的《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精)》一书系统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医药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理论传承创新核心成果。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的中医药研究重大成果汇编,依其研究的时间分列27章。这些成果的确定是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咨询与论证等方式征集的,共识度较高。每章包括历史沿革、研究内容与标志性成果,学术影响和转化应用,结语和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等内容,都是由成果的参与者亲笔撰写。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他们取得的成果,希冀总结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下篇是3批90名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损英,是组织专家在国医大师们公开发表文献的基础上,对他们的学术思想进行横向抽提梳理,共分为“‘生生医学’理论及其意义”“脾胃学说新论及其应用”等16章内容进行归纳提炼,其间再组织专家论证,修改审定,几易其稿而
主编张伯礼教授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一直工作在科研、临床、管理、教学一线,既具有战略意识,又有很强的科研、管理和教学能力,中医药理论学术积淀深厚,临证经验丰富,为中医药界的领军人物;李振吉教授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中医理论专项专家组组长,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司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具有很强的科研管理能力。执行主编胡镜清教授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973首席科学家,在中医药理论传承创新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科研、管理和临床实践能力强。整个编写队伍由我国该领域权威顶级的研究团队成员组成,实力雄厚,认真、严谨。该书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原创性、实用性。
该书的出版可谓对进一步传承与创新中医药理论具有里程碑意义,填补了该领域的出版空白,具有重大出版价值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目录
绪论
一、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二、中医药学理论基础及特点
(一)中医药学理论内涵
(二)中医药学理论特点
三、中医药理论传承创新的实践
(一)伟大的实践必将产生创新的理论
(二)中医药理论传承创新案例
(三)国医大师学术思想
四、文化自信与标准自立
(一)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当自信
(二)将文化自信转化为自觉、自立,以国际标准引领世界
上篇 重大理论传承创新成果
第一章 青蒿素研究
一、历史沿革
(一)疟疾——自古以来的全球重大寄生虫病
(二)中外对疟疾的防治
(三)越南战争与“523”任务
二、主要内容和标志性成果
(一)青蒿抗疟活性化学部位提取的突破
(二)青蒿素的发现
(三)青蒿素抗疟的临床验证
(四)青蒿素化学结构的确定
(五)青蒿素衍生物的开发
(六)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制剂研发
(七)青蒿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安全性
(八)青蒿素的其他功效研究
(九)青蒿的资源培育、青蒿素的细胞工程和人工合成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一)我国原创的划时代的新型抗疟药
(二)学术影响力和产品走向世界
(三)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四)国内外大奖激励创新正能量
四、结语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第二章 针麻镇痛研究
一、历史沿革
(一)古代论述
(二)研究背景
(三)存在的问题和科研思路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确认针刺具有镇痛作用
(二)针麻镇痛机制探讨
(三)针麻镇痛临床应用
三、学术影响与转化应用
(一)学术影响
(二)转化应用
四、结语
(一)针麻的优势
(二)针麻的不足之处和克服之道
(三)展望
五、获奖、代表性论文及著作
(一)获奖
(二)代表性论文
(三)代表性著作
第三章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
一、历史沿革
二、主要内容与标志性成果
(一)丰富发展血瘀理论
(二)创新冠心病中医病因病机
(三)规范血瘀证临床诊断
(四)创建多种血瘀证模型及实验方法
(五)深化血瘀证实质
(六)创新发展活血化瘀治法
第四章 中医肾的研究
第五章 脾虚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第六章 中西医治疗骨折研究
第七章 中风病证治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第八章 砷剂治疗白血病的分子机制及临床转化研究
第九章 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第十章 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
第十一章 中医体质学说
第十二章 扶正培本治疗肿瘤应用研究
第十三章 糖尿病中医药防治
第十四章 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研究
第十五章 醒脑开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第十六章 脏器纤维化的中医药防治理论与实践
第十七章 方剂配伍与组分中药
第十八章 分子生药学
第十九章 中药安全性关键技术研究
第二十章 道地药材传承创新研究
下篇 国医大师学术思想撷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伯礼//李振吉
译者
编者 张伯礼//李振吉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250818
开本 16开
页数 58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067
出版时间 2018-08-01
首版时间 2018-08-01
印刷时间 201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1544
CIP核字 2018144519
中图分类号 R2
丛书名
印张 3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90
215
3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