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山水有相逢(典藏纪念版)(精)/程乃珊小说系列
内容
作者简介
程乃珊,1946年出生于上海。1949年全家迁居香港,50年代中期,又举家返回上海。父母亲都是4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有很好的文学、音乐修养和外语造诣,对她影响颇深。1965年程乃珊从上海教育学院英语专科毕业,任中学教师20年之久。1979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妈妈教唱的歌》,1982年开始从事专业文学创作。主要代表作有《蓝屋》《穷街》《女儿经》《金融家》等。1991年始穿梭于沪港两地,涉足传媒和纪实写作,着重关注沪港两地文化、经济、民生的差异和渊源,代表作有《双城之恋》《老香港》《上海街情话》等。她还关注上海文化的研究和纪实,先后出版了《上海探戈》《上海LADY》《上海FASHION》《上海罗曼史》《上海先生》等上海系列纪实散文集。
后记
乃珊,我爱你
乃珊走得太匆忙,她有许多构思想要付诸文字,但没
能如愿。她太热爱写作了,太热爱生活了,她感到写作是
她的最大享受,一支笔一张纸为她开拓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任她自由翱翔,所以她说:“一天不写几个字,这一天
就白活了。”在她生命的最后十六个月中,手写与口述相
结合共写了十一万字。她太敬业了。
她太热爱上海,太热爱静安区了。她出生在静安区,
老宅在静安区,嫁到静安区,最后归宿仍在静安区。她写
老上海没有做作,没有虚构,没有凭想象,就是像流水荡
漾一样从她笔端潺潺流到纸上。看她写的文章就像在听她
讲故事一样流畅。她写她的家庭几代人的崛起,在家庭环
境的熏陶与感染下,她具备了一个从中产家庭走出来的女
性所具有的宽容、率直、善良、睿智、孝顺的品质。因此
,她有广大的读者群,她的作品无须刻意的吹捧,读者是
最有发言权的。
她从香港回上海定居后不再是专业作家了,但她毫不
在乎。一个好心人对刚回上海的乃珊说:“你可以申请专
业作家了呀,你原来不就是专业作家吗?”乃珊说:“专
业作家是少数人认可,而作品是靠大多数读者认可的。优
越的条件会使我变懒。”好心人说:“那么你是为了稿费
吧?”乃珊说:“谁不要稿费?我不会装清高,但我要是
为生活而写作的话,早就饿死了,稿费要隔两三个月甚至
半年一年才付,且稿酬标准又低,你认为我是为糊口而写
作吗?我现在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比你低吧!作家是
用作品说话的,我不是街边卖伪劣商品的小贩,要一群撬
边模子撬边。”这也是激励她努力写作的动力。她自嘲地
说:“我自认是专业作家,是我‘爸爸’(丈夫)批准的,
是我‘爸爸’发工资给我的。我生活得很舒心,我有稳定
的家庭,这足够了。我想的不是趋炎附势,而是抓紧有限
时间把心里要说的话一一流淌在笔端。上海要写的东西写
不完,单单静安区还有许多老故事可挖掘,一条老弄堂,
一幢老房子,一位老人都有他们的故事。”她观察极为仔
细,认真做笔记,收集资料,她从香港回上海后基本上每
年出一本书,都能上排行榜。她对自己的作品珍爱有加,
每出版一本书,拿到样书后就一直拿在手中反复阅读,疼
爱至极。她会在书中看出哪里被改过了,哪里被删了,哪
位责编是尽责的,她可以非常准确地指出。在电子通讯不
太发达的时期,她的稿子基本上都由我送到出版社,再从
责任编辑手中拿回来需修改或修改好的稿子(包括拿稿酬)
,这些额外的琐事都不需要她操心,她只要安心写作。
夏天,乃珊早上五点左右起来梳洗后即开始写作,我
为她准备早餐,待她可告一小段落时即进早餐,用毕后继
续写作,直到吃午饭;下午和晚上是访友、采访、娱乐、
应酬;晚上是从不写东西的,保证休息。冬天起床稍迟,
但写作规律一如既往。她坐到书桌前就会思潮涌动,不容
别人打扰,这时如果我要她去吃早饭她就会大发脾气,我
只能悄悄地走开,自己识相,等着她来吃早饭。等到她来
吃时就会气呼呼地对我说:“谢谢侬,我在写东西时你不
要来打岔好哦?!”我只好不响,闷头吃早饭,过一会儿
她会主动说:“爸爸,对不起,我不欢喜在写得起劲的辰
光有人来干扰……”然后她会说:“爸爸你抱抱我。”我
们的气氛很和谐。她说:“你抱我一下,就像大地母亲给
安泰俄斯力量一样,也给了我力量。”
自从乃珊走上写作道路后,她是全身心地投入,一心
扑到写作上,生活的料理自然是由我担当。她生活的自理
能力较差,她讨厌进厨房,讨厌做繁杂的工作,所以她的
鞋带永远系不好。她在香港生活工作的十来年中,很少在
家吃饭,与朋友相约聚会为多数,既可采访又可聊天解闷
。凡在家里,我不在时,她就只吃水果。每天去中环上班
需坐一小时的渡轮,在港外浅码头上岸,走过一条近千米
的能避风雨的长廊即到中环,不会经过太阳暴晒和雨淋,
但这就需要多多走路。当时她才一百斤多一点,确实很辛
苦。但香港的这段生活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补上了插队的
一课,这为她回沪后写就了一本对比香港与上海的《双城
之恋》打下了基础。当时她就提出了社会的稳定要像橄榄
一样,中间部分是中产阶级,这部分多了,社会就稳定了
。这观点因在当时提出过早,被删除了,而日本的报纸《
朝日新闻》上却发表了她的这个观点。
乃珊从香港返回上海后,开始用纪实的笔法来抒发她
的感受,首先她用大量图片充实她的文字,既能说明问题
,印证文字的真实性,又可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
她感到老上海是个写不完的题材,她开始从老上海传承下
的许多优秀建筑、历史人物等着手开始她的纪实写作。曾
有人说她“写老上海是没有出路的”,但乃珊却认准了这
条路,一直走下去。表演艺术家秦怡老师曾说:“乃珊是
八十年代后小资情调的开拓者。”
乃珊的写作完全是爱好,她曾说:“我写的东西只要
读者喜欢,我就满足了,我不奢望流芳百世。”但她写的
《蓝屋》、《穷街》、《女儿经》对一些六十岁上下的读
者来说却
目录
签证
山水有相逢
后记/严尔纯
精彩页

“星座,天蝎座。误会会无缘无故产生,在处理好感情上的事宜之际,把爱与关怀给予最需要它的人。已有爱侣的人士,不要让第三者介入,以免破坏一段刚撮合的情谊……不要冒险投资……此际宜远行,即便如此,也要寸步小心……”
一只涂着珠光蔻丹、指甲修剪得很漂亮的手指,迅速地滑过这一行行字,在“此际宜远行”上顿了一顿,用指甲尖连划了几下,再缓缓滑过去。到“也要寸步小心”时,冷笑了一下:“废话,这还用说。”那粉红色的指甲又继续往下滑,“因为你很容易……”
“莲姨,我这就要走了,蛋糕好了吗?”
外面客厅里传来小菊那咋呼呼的、冲耳的声音。
“这就好了。”刘莲柔声说。
粉红色的带着珠光光泽的手指甲迅速地从书中抽了出来,“噗”的一下把书合拢。这是一本包罗时装、烹饪、育儿法、性知识、星相学和心理自测的外文杂志,真是“杂”得可以了。刘莲抓起一块毛巾,把手伸进还在散发着逼人的灼热的烘箱去取那烙缸,伸进去立刻缩了回来。这大伏天的,守在烘箱边上已是一身大汗了,再把手伸进去,真是灼人呀。她把中指和拇指习惯地往耳垂上一按,烫得直咧嘴。
“好了帔?”外面又催起来了,同时随着一阵咚咚的脚步,身高有一米七一的小菊,已挺着个运动员般的身子进厨房了。小菊留着一头短短的头发,五官长得倒端正,可就是那又高又大的运动员式的身材,却缺乏运动员式的敏捷,所以显得有点愣。这种愣相,掩盖了女性天生的那种柔和与妩媚,也掩盖住小菊那过人的精明与狡黠,给人造成一种假象,似乎这女孩子挺憨、挺老实的嘛!这也正是刘莲有苦难诉之处。
小菊是丈夫的末拖女儿,也是这个家里最难侍候的一位。有啥办法?她是继母,继母嘛,像她这般的孤女,做了填房,做了继母,等于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得受多少冤枉,受两面的气!
刘莲把毛巾用水冲冲湿,咬咬牙,重又伸进那灼热的烘箱中,取出那烙缸,“砰”一下摔在桌子上。
小菊不满地皱皱眉,挑衅地说:“轻点嘛!老清大早的,咣当咣当做啥!”
“太烫了,”刘莲把烫出泡的手指送到她跟前,“喏,泡都烫出来了。”
自知理亏,但小菊却没有道歉的意思,只顾把鼻子凑到烙缸前,对着那黄灿灿、香喷喷的蛋糕猛吸一口气:“好香!”
蛋糕确实焙得不错,很松,比上次做得成功。刘莲自己也挺满意。
“这怎么带去呀?”小菊缩着手,对着那个还是滚烫的烙缸说。
自然又是刘莲的事。她找出一只干净的纸袋,小心地把烙缸翻过来,让蛋糕倒出来,不让它碎了,然后装入纸袋,外面再套上个食品袋,递给小菊。小菊一把接过放在挎包里,也没说声“谢谢”,就转身“噔噔噔”走了。
年已二十九岁、身高一米七一的小菊,找对象好不容易!最近刚找到一个挺满意的男朋友:大学生,一米八的身材,还是个名门之后。父亲是沪上一位颇有声望的实业家,现在爱建公司任职。男朋友自己,又在某外资公司驻沪办事处工作,拿的是外币工资!最近,男朋友的母亲小疾住院,小菊就急急地准备尽一下未过门媳妇的孝心,昨天送鱼生粥,今天又送家制的白脱蛋糕,明天据说要送熏蛋。只是苦了刘莲!(P5-6)
导语
《山水有相逢(典藏纪念版)(精)/程乃珊小说系列》以“上海题材”为着眼点,全方位书写老上海风花雪月、风云变幻,描绘上海滩的世态人情与弄堂生活,细腻笔墨耐人寻味。《山水有相逢(典藏纪念版)(精)/程乃珊小说系列》收录其两部中篇代表作《签证》、《山水有相逢》。
序言
你在草地上行走过吗?远远望去,你总会感到远方的
草簇更为翠绿,更为茂盛,而你脚下的一片,却是斑斑驳
驳,其中还夹着不少莠芨,于是,我们就向那块更为翠绿
的草皮走去,可到了那里,又会失望地发现,它并不如你
原先估量的那般美好。但是,更前方,又有一片碧绿在向
你呼唤!
有的羊羔安于一泓清水,一簇嫩草,悠闲地在牧主给
他们圈定的那片草地上享足天年。但也有的羊羔生性喜爱
寻觅和冒险,他们极想看看远方的草地,远方的同类,他
们想测度一下自己的体魄和智力,究竟可以承受多少……
或者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迷途的羔羊”之说?其实假如
在一开始,上帝不变乱世人的口音,让天下操同一宗语言
,天下为一家,何来“迷途”之说呢?
那片青青的、肥沃的、茂盛的芳草地,它究竟在哪里
?似乎远在天涯海角之外的某处……它持有那么强的吸引
力,使人们只消一听到它的名字,就已经感受到这种吸引
力,感受到一种燥热的呼唤。
这真就是那片青青的、肥沃的、茂盛的芳草地吗?
但是,诺亚当时放出的一只鸽子,何以至今还没回来
?它还在疲倦地、恐慌地寻觅着……寻觅着……
那片无忧无虑的、茂盛的、平和的芳草地,它究竟在
哪儿?
内容推荐
上海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城市,传奇的上海孕育了不少传奇的女性。作为一位“眷怀洋场氤氲、咀嚼海上风华的上海小资情调的先河女性”,程乃珊用她手中的一支笔,留下了许许多多关于上海的文字。《山水有相逢》收录其两部中篇代表作《签证》、《山水有相逢》。《山水有相逢》一书将《签证》与《山水有相逢》两部小说收录其中,每部10万字左右。《签证》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小说,通过不同种类寻求签证人的生活和心态,反映了一个时代上海人的出国梦,让人感慨万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山水有相逢(典藏纪念版)(精)/程乃珊小说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程乃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71248
开本 32开
页数 27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9-07-01
首版时间 2019-07-01
印刷时间 201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24
CIP核字 2019095934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8.6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6
151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12:22